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在三新背景下的创新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在三新背景下的创新与实践

朱祥艳

云南省文山州体育职业学校  66300

摘要:阅读是高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项目,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素养的关键路径。“三新”是新高考、新课程与新教材的统称,指向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与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贯彻。在“三新”背景下,以语文阅读为抓手,以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增强学生思辨能力、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探讨群文阅读模式的实践策略具有积极意义。文章简要探讨“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意义,促进其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三新”背景

引言

当前,高中语文教师要立足新高考、新课标、新要求,强调专业知识学习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摆脱单篇阅读、碎片阅读的不足,积极实施群文阅读,进而通过广泛阅读、系统阅读来实现高质量的阅读成效。同时,教师要采取针对性的阅读措施,保证群文阅读能落到实处,能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成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抓手。

一、“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育价值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新要求,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立足学生学习和成长需要,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的关键。教师尤其要发挥好阅读的作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无限精彩,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深层次学习,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群文阅读模式中,学生可以对自己喜爱类型的作品进行广泛持续的阅读,可以在作品中收获精彩到阅读的乐趣,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于是就能在群文阅读中激发更高的参与热情。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与学的关键,是学生整个语文知识大厦构建的基础。语文新高考对高中生的阅读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实现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在过去,学生的阅读范围被局限在教材中和试卷里,一方面难以有机会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另一方面阅读对象被限定,导致学生的阅读量难以提高。但是在群文阅读模式中,学生不仅要阅读教材中的作品,还要阅读与教材作品有关的文章,这样阅读的数量就会大增。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课后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展开群文阅读,逐步拓宽阅读范围,实现阅读量的大幅提高。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等素养。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都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尤其是通过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大量的、自己感兴趣的作品的过程中掌握一类题材的语言运用技巧,可以在广泛阅读中领悟到作者思维的闪光点,可以在深入阅读中发现文化、传承文化,并且实现审美素养的培养和鉴赏能力的增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说明了阅读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而更科学高效的群文阅读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之举。

二、“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把握群文阅读立足点,保障精研细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几乎在每个单元中都设置了“单元导语”与“单元学习任务”。单元导语中包含了语文要素与单元学习内容的简述;单元学习任务对单元导语与单元学习内容进行了回扣。如此环环相扣、内外呼应的教材设计将高中语文的教学张力毫无保留地彰显了出来。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时,要以各单元“语文要素”为组织群文阅读的立足点,整合文本内容,促使学生精研细读。以人教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杜甫《登高》一诗为例,本单元为古诗词单元,汇集了八篇风格迥异、内涵深远的古代诗词名作。从分析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出发,便可精准把握到杜甫《登高》一诗的群文阅读立足点,即阅读古代诗歌作品,感悟诗歌价值,感受诗歌意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的群文阅读,让学生在关注文本特性的基础上,发现文本的共性,通过感受、品味与体验得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从学习任务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对一些文本进行泛读,在学生完成泛读后,教师再引入课堂内容,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那么强,他们在进行泛读的时候很难即刻抓住文本的重难点,有的学生甚至在泛读过程中会读了这一部分忘了那一部分,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阅读信心,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力求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建立在现实社会场景中。因此,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阅读,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分析,使阅读效果事半功倍。例如,教学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时,教师可以引入作者的另一部作品《萧萧》,引导学生对两篇文章展开群文阅读,让学生思考两篇文章中的女主人公“少女翠翠”和“童养媳萧萧”的共性和差异性。学生带着任务展开阅读,能快速抓住文章的重点,有所侧重地快速阅读文本。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梳理文章的整体脉络,节省课堂时间,提高群文阅读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思辨性阅读,助力素养提升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在“三新”背景下展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宗旨与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决不可将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仅局限在学生阅读视野的扩大上,而是要综合思想的深度与阅读的广度引领学生展开思辨性的群文阅读,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一系列思维活动的作用下实现更为稳健的发展与持续性的提升。如在以鲁迅《祝福》一文为“1”引导学生展开“1+X”群文阅读时,教师便可以作者“鲁迅”为群文阅读的立足点,以“认识鲁迅先生”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对鲁迅文学作品的思辨性深度阅读。首先,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所学的《孔乙己》《故乡》等作品,分析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所说的“小说要‘为人生’,要能‘揭出病苦,引起疗救’”一句的深意;其次,阅读鲁迅《狂人日记》《药》等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话里有话”,领会鲁迅语言的丰富内涵与深厚韵味;最后,探究鲁迅“弃医从文”“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思想行为的内涵,走进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感悟鲁迅辛辣讽刺语言背后的“批判”。如此,学生便可通过群文阅读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学会知人论世,掌握关注社会批判性的小说阅读方法,并在鲁迅先生思想意识的感染下生成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写作的欲望,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实现呼应,得到双重促进。

三、结语

总之,在“三新”背景下展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并非是一种颠覆传统的全新阅读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在延续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为高中语文教育的长足发展开辟前景、创造更多可能的阅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陈雪梅.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2):142-145.

[2]杨玉霞.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探析[J]. 语文建设,2020(11):37-4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