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与技术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排水工程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与技术创新

张才正刘睿琳

身份证号码:371402199412120616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身份证号码:371402198711150327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排水工程通过增加城市排水能力明显降低水灾风险,使基础设施不受洪水破坏,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此同时,排水工程也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降低洪水对于生态系统的危害。在技术创新上,排水工程导入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新型排水材料与装备、结合自然生态恢复原则进行防洪排水系统设计等,提升防洪减灾效率与成效。

关键词:排水工程;城市规划;防洪减灾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水灾害风险越来越大。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防洪减灾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排水工程既关系城市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又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此探讨排水工程防洪减灾功能及技术创新对增强城市防洪能力,减少灾害损失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排水工程在城市规划和灾害管理中的地位

排水工程既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又直接影响着城市可持续发展与防灾减灾能力。一个好的排水系统可以对雨水、污水进行有效地治理,避免洪水泛滥、降低城市内涝、确保城市基础设施正常运转。在城市灾害管理领域,排水工程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有能力减缓如暴雨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城市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升城市对灾害的抵抗力。

2. 排水工程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

2.1 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减少水灾风险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洪涝风险越来越大。排水工程最关键的作用是增加城市排水能力来降低暴雨和其他极端天气事件给城市地区造成的损失。通过建设排水管网和雨水花园并建立雨水收集系统,使城市能够更加有效地消除降雨造成的积水并减少洪水的概率。该体系的构建既能降低城市内部水患又能降低城市排水不畅而造成交通拥堵及生活质量降低。另外,完善城市排水系统还能产生环境效益。通过对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减少污水排放等措施,既能增强城市自洁能力又能促进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

2.2 保护基础设施,减少洪水灾害对建筑物的损害

洪水造成建筑物,基础设施等损坏,常常对城市发展,居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城市通过排水系统的合理规划与施工,能够有效缓解洪水对于建筑物的影响,减少洪水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城市规划与施工时,兼顾排水系统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例如,实施合理的排水系统和建设防洪墙等策略,能够有力地守护城市的基本设施,如道路、桥梁和电力设备,从而降低其遭受灾害的风险。这既能维持城市正常运行,又能降低灾后恢复重建费用,增强城市抗灾能力及应急响应效率。

2.3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轻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影响

干旱地区排水工程可通过雨水收集与贮存以及灌溉系统的完善来增加土壤中含水量及增加农田灌溉水源,从而缓解了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同时在洪涝多发区,排水工程通过排水系统规划与施工可有效排除暴雨造成的积水,降低洪涝灾害给农田及城市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水资源进行合理使用,排水工程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再利用、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城市水资源。

2.4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洪水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常导致洪水灾害加重。通过排水系统的合理规划与建设,能够降低城市内部水体污染与沉积、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维护城市中湿地与水生态系统。排水工程也可通过修建雨水花园,湿地公园及其他绿地设施来推进城市绿化与生态修复工作,增强城市生态承载力与自然景观价值。这些绿地设施既能增大城市绿色空间,又能吸纳雨水,净化水质,降低洪水给城市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3. 排水工程在防洪减灾中的技术创新策略

3.1 引入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

通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算法,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位、降雨量、水流速度等关键数据,有效预测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和规模。这类系统有助于有关部门对突发洪灾做出更加迅速和准确的反应,并提前做出应对措施以降低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智能监测系统具有高效,及时等优点。传统排水工程通常依靠人工巡查与手动监控,易产生盲区与延迟等问题,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做到全天候,全方位监控,显着提升监控精准度与覆盖范围。同时该系统能够结合实时预警功能将预警信息及时下发到有关部门及居民手中,协助其采取防范措施以减少洪灾造成的危害。为解决智能监测系统推广应用问题,需加强技术研发及设施建设。有关部门可联合科研机构及企业开发适合不同区域的智能监测设备及数据采集分析平台。

3.2 推广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传统排水系统通常使用混凝土管道,人工渠道和其他硬质设施,易导致城市中水流速度过快和城市热岛效应。并将绿色基础设施应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以植被覆盖和透水铺装为原则,延缓雨水流速和提高土壤渗透来实现洪灾风险降低。倡导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需兼顾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和其他诸多因素。比如将雨水花园和湿地公园作为绿色空间引入城市规划,能够有效地吸收雨水和净化水质;将透水铺装应用于道路建设以增加路面的透水性和减小雨水径流。这些绿色基础设施在减少城市洪涝风险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倡导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大政策支持与社会宣传力度。有关部门可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居民在施工中使用绿色技术、设施;在宣传和教育活动中,增强公众意识、引导公众重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意义。

3.3 采用新型排水材料和设备

以往排水系统通常采用混凝土,钢铁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易生锈,易老化,施工周期长等缺点,制约排水系统高效可靠运行。因此,采用新型的排水材料,如聚合物、复合材料等,以及先进的排水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排水系统的性能,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系统的可持续性。新型排水材料耐腐蚀,抗老化,寿命长,能有效降低由于材料老化造成排水系统故障。同时这些材料自洁性能更好、抗压能力更强、有利于降低污物堆积、管道损坏等危险、提高排水效率。在排水设备中,引进了自动化控制技术,远程监控等先进装备,可实现排水系统智能管理与实时监控,增强了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

3.4 结合自然生态恢复原则设计防洪排水系统

传统排水系统通常过分依赖于硬质工程设施而损害自然生态系统并制约水资源自然循环。并与自然生态恢复原则相结合,将植被覆盖,湿地保护等要素纳入排水系统设计,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机理,达到水资源自然调蓄与净化。利用自然生态恢复原则进行防洪排水系统设计,可有效延缓雨水径流速度、提高土壤水文容量、降低洪水概率。如城市规划时预留绿地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可吸纳雨水,减少径流并对洪水有延缓作用。另外,采用透水性较强的铺装材料及绿色屋顶的设计等举措还有利于提高城市透水性及降低城市内部积水。

结束语:排水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对城市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持续优化排水系统设计、引进先进监测预警技术、使用环保材料与装备、融入自然生态原则等措施可有效增强城市防洪能力、降低水灾害造成的危害。今后,排水工程在城市规划与灾害管理方面仍将扮演核心角色,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安全,更健康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艳菊.基于排水工程穿越堤防的防洪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2,50(11):40-42+59.

[2]韦珍娟.泵闸工程在排水除涝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陕西水利,2021,(11):81-83.

[3]张正楼,郭天翔,汤建明,陶征.核电站弃土场防洪排水工程设计研究[J].给水排水,2020,56(S1):138-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