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重型脑出血的多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重型脑出血的多因素分析

于淼 孙连秋 吴冰

瓦房店市中心医院    辽宁大连     116300

摘要:目的:评估在颅内压监测引导下进行的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手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潜在效益。方法:选取了自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某医疗机构接诊的100例急性脑出血病例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患者或家属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意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含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则应用颅内压监测辅助下的神经内镜技术进行血肿精准清除。过程中详细记录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效果,包括总体疗效、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窗尺寸以及手术时长。此外,通过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术后7天及14天时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了评估,并追踪记录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比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窗大小以及手术时间上均体现出更优的微创性,数值均少于对照组(P<0.05)。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和2周时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意味着神经功能恢复更好(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呈现下降趋势,但统计学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辅助下的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手术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展现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影响较小,并且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并发症风险较低,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与预后。

关键词: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颅内压监测;脑出血

急性脑出血作为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突发性严重状态,通常由高血压等因素触发,其特点是发病急骤、出血迅猛且出血量大,易于形成脑内血肿,造成颅内压升高,严重时可造成极高致残率和死亡率[1]。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凭借恢复迅速、并发症较少、手术创口小等特点在脑出血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2]。然而,该技术在临床应用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尚存局限,主要是由于经验积累和技术普及不足[3]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纳入本研究的是自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某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依据所接受的不同手术策略,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由男性25例和女性25例组成,年龄范围为48至72岁,平均年龄约为(61.34 ± 3.6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跨度为5至14小时,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0.15 ± 0.71)小时;实验组则包含男性27例和女性23例,年龄区间相同,平均年龄为(61.62 ± 3.5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集中于6至14小时,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略短,为(10.08 ± 0.69)小时。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初次出现症状,且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均与急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相符;患者及其家属在彻底了解手术潜在的益处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所有纳入对象均为急性脑出血病例,且由急诊科直接接收并处理。

排除标准:从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超过12小时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伴有消化系统出血的问题;同时患有恶性肿瘤或已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不完整,不足以满足研究要求的案例。

1.3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接受了标准化的基础治疗措施,包括呼吸支持以维持正常呼吸模式、血压调控、确保营养供给、合理吸氧以及静脉补液等对症处理。手术前,通过断层扫描(CT)精准定位颅内血肿的具体位置,为手术规划提供依据,并对患者实行全身麻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对照组:采用经典的去骨瓣减压术式:手术切口位于发际线下方大约2厘米处,沿着中线展开,随后制作一个约10厘米直径的骨窗。翻开硬脑膜后,利用穿刺技术精确定位并抽取血肿。血肿清除完毕,立即执行止血措施,安装引流导管,并仔细缝合伤口。

实验组:采用颅内压监测联合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术前根据血肿的特定位置和体积,设计了5至7厘米的小范围骨窗开口,暴露硬脑膜后,植入基本型颅内压力传感器于硬膜下,该传感器与颅内压监护仪相连,实现了手术全程的实时颅内压监控。借助神经内镜清除血肿,清创后利用电凝技术有效止血。随后移除传感器,置入引流管,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封闭手术创面。

1.4观察指标

(1)对患者进行短期及中期神经功能恢复评估,具体操作为:治疗后7天及14天时,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全面评价,满分为45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重。

(2)评估并记录两组的治疗有效性,定义标准如下:显著有效是指患者脑内血肿完全消除,且神经功能显著恢复,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至少5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版本作为数据分析的主要工具。对于分类变量所获得的数据(即计数资料)以 n 或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

2 检验 ;计量资料首先 进行正态性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手术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n(%),具体见表1。

表1 手术后总有效率对比

组别

n

显著改善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0

18

24

8

42(84%)

实验组

50

24

23

3

47(94%)

χ2

4.536

P值

<0.05

2.2手术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具体见表2。

表2 手术后的NIHSS评分对比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

对照组

50

29.36±2.16

23.36±3.18

16.53±2.66

实验组

50

30.12±2.05

17.59±2.47

11.32±2.43

t

0.187

6.359

4.987

P

>0.05

<0.05

<0.05

2.3手术时的相关参数对比,具体见表3。

表3 手术时相关参数对比

组别

n

切口尺寸cm

出血量mL

骨窗尺寸cm

手术时间min

对照组

50

11.21±2.16

103.56±22.45

10.14±1.56

130.46±24.33

实验组

50

7.89±1.54

69.46±20.18

7.36±1.85

94.39±20.57

t

8.756

8.112

7.469

6.987

P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与84%,证实了在颅内压监测辅助下的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体现在更小的手术创口、更少的术中出血、更小的骨窗和更短的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4]。颅内压监测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于实时反映颅内压力变化,便于精确判断出血状况,而神经内镜技术通过微小骨窗即可实现精确操作,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提升手术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出血,有效改善脑压迫状况,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此外,研究观察到治疗后7天和14天时,实验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显示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保护神经功能方面具有更小的负面影响,这归因于颅内压监测指导下的快速精准血肿清除,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综合来看,颅内压监测辅助下的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有一定优异性。

参考文献:

[1]张敏敏,吴涛,吴雄枫,等. 神经内镜手术对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J].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 45 (04): 421-426.

[2]刘展飞,安代富,陈冰清,等. 神经内镜下清除脑内血肿术后再出血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 21 (02): 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