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换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两种换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的疗效观察

王梓同

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卫生院   江苏 无锡    214169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两种不同的换药方法应用于皮肤化脓性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以38例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患者为对象,均为我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在人数一致基础上,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山莨菪碱+胰岛素+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湿敷),观察组则使用碘酊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基于不同的换药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期创面缩小范围比较均有差异,观察组缩小范围在各阶段均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对比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皮肤化脓性感染,使用2%的碘酊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换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感染部位的愈合,缩小伤口面积,提高治疗效率,从而获得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换药方法;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长期处于血糖过高的状态,机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1]。糖尿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组织,由于血液中含葡萄糖较多,容易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2]。而糖尿病患者发生皮肤化脓性感染后,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因此,临床需要探讨针对皮肤化脓性感染的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以促进患者的恢复。本次研究探讨分析不同的换药方法在皮肤化脓性感染中取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21年7月——2023年7月,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患者38例,以19例为一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为52~81岁,均龄为(65.39±3.27)岁;病程为4~9(6.27±0.32)年。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为50~79岁,均龄为(65.52±3.31)岁;病程为4~10(6.30±0.39)年。对比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均未见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比较。

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糖尿病,且合并皮肤化脓性感染;(2)对研究用药无过敏史;(3)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无法配合研究;(2)合并严重感染,引起严重并发症;(3)中途退组。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控糖、抗感染等治疗,并进行清创处理,处理后采取不同的换药方法。对照组患者换药中,取庆大霉素、山莨菪碱、胰岛素与生理盐水,将无菌纱布浸湿后对创面进行湿敷,1次/日。

观察组患者换药中,首先对创面进行常规清洗,然后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再使用棉签蘸取2%的碘酊涂抹于创面,采取由内向外的方式涂抹,1次/日。

1.3观察指标

于治疗后第5、10、15天,观察患者的创面恢复情况,与治疗前相比,评估对比创面缩小范围。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对两组进行比较。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根据创面愈合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具体判定结果为:创面感染化脓部位愈合,肿胀等症状消失,即为显效;有效为创面明显缩小,接近愈合,相关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即创面未获得有效愈合,甚至加重,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00%。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应用SPSS23.0软件展开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表示为(),计数资料表示为(n,%),用t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检验,2检验为计数资料检验标准,当P<0.05,表示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期创面缩小情况、愈合时间比较

治疗后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观察组创面缩小范围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愈合时间对比中,观察组愈合时间较短,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期创面缩小情况、愈合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第5天(%)

治疗第10天(%)

治疗第15天(%)

愈合时间(d)

观察组

19

37.41±3.26

67.48±3.69

94.52±3.17

17.20±2.31

对照组

19

32.39±2.93

51.25±3.20

83.67±3.35

20.56±3.28

t

-

4.992

14.484

10.254

3.65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19

8(42.11)

10(52.63)

1(5.26)

18(94.74)

对照组

19

5(26.31)

8(42.11)

6(31.58)

13(68.42)

2

-

-

-

-

4.378

P

-

-

-

-

0.036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较高状态,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随之降低,增加了细菌感染的发生风险[3]。因此,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皮肤化脓性感染,如不及时干预,可加重感染导致残疾,严重时还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常规临床治疗中,通过胰岛素、山莨菪碱、庆大霉素与生理盐水进行湿敷,能够缓解创面不适症状,实现抗感染、降糖等作用,但长期使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4]。而碘酊属于临床常用的消毒剂,具有较好的细菌、病毒杀灭作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主要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成,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同时激活吞噬细胞,发挥其抗感染能力[5]。因此,将两种药物应用于患者换药治疗中,获得较好的效果,缩短了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

本次研究得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创面缩小范围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第5、10和15天,缩小范围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因此,给予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患者碘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换药,能够促进患者创面的恢复,疗效显著。

基于本次研究,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患者为促进创面的愈合,在换药中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与2%碘酊进行喷洒涂抹,以促进创面的缩小,加快创口愈合,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窦怀娟. 2型糖尿病合并足部感染患者运用湿性换药护理的效果分析 [J]. 糖尿病新世界, 2023, 26 (08): 129-132.

[2]姚莲惠. 伤口评估及湿性换药护理在糖尿病足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黑龙江中医药, 2023, 52 (01): 306-308.

[3]叶桂花. 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化脓性感染伤口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 17 (18): 138-139.

[4]邵永,朱孝成,李超,等.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严重腹部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7 (11): 757-759.

[5]杨波. 采用Bates-Jensen伤口评估与效果评价量表评估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糖尿病伴创面感染患者术后伤口治疗中的应用[D]. 安徽医科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