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下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减负增效”下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程庆万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实验小学花桥路校区 231300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遵循“减负”和“提质”的原则。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作业量过大、内容重复性高、缺乏个性化等。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影响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对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形成清晰认知,并基于“双减”教育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提升作业有效性,促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减负增效”;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引言

作业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同时提升作业的质量,以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外作业中收获成长。如何以作业设计为中心实现减负增效,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1减负增效的基本概述

作业是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传统的数学教育而言,在每节课程结束之后,教师都会布置大量的作业,以巩固课堂学习的成果,这也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步增大。在课堂中要学习丰富的知识,课后又要在各类题目中徘徊,导致学生身心俱疲,毫无学习的兴趣以及生活的热情。“双减”政策提出之后,要求各个阶段的教师都应该从学生出发,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学习心理的压力以及学习的负担,这其实就是减负。增效则是要求教师转变传统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如杜绝将同质化、单调的题目直接抛给学生,应注重优化作业设计,逐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以及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扩大教学的效果,实现教学的目标。

2“减负增效”下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2.1完善顶层设计,协同作业管理

从学校层面来看,应当完善顶层设计,多学科协同布置作业。要以班主任为中枢,了解和监督各科作业设计的数量,弹性调控。同时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和监督,培训教师作业设计的能力,监督教师作业设计情况,落实双减政策。比如监督教师在延时服务阶段不得讲新课,比如监督若当天无课则不允许布置作业,比如在寒暑假期间,监督数学作业设计总量,监督数学作业形式等。

2.2定明确目标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提高他们全面发展能力。这意味着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小学数学作业,并从根本上调整其设计方式。而在布置数学作业之前,教师应该明确制定目标,并清楚地告诉学生完成任务时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任务要求。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目标也发生了一定转变,教师应意识到这点,并重新制定作业目标,保证作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认识人民币”课时的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应基于“双减”教育指导思想,将作业目标设定为:(1)培养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情境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在认识人民币作业中,可以设置购物场景或计算零钱等实践任务;(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到100元人民币的兑换方式。该作业有着较强的开放性,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2.3基础性作业———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想及时巩固基础知识技能,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就需要设计基础性的检测作业。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后,笔者进行如下单元基础性作业设计:有一张长方形纸,它的长是宽的2倍,你能只测量一条边就求出它的周长吗?动手试一试。有一只小蚂蚁绕着这张长方形纸的边沿走了3圈,小蚂蚁一共走了多少厘米?如果要利用这张长方形纸沿着其中一条边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该怎么剪呢?把要剪的痕迹画在图中,并计算一下得到的正方形的周长和余下的长方形的周长,再算一下两个新图形的周长和,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相比,你能发现什么?基础性作业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由基础到变式的层次设计,既可以起到复习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知识的作用,又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4优化作业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评价机制,让作业评价更具有意义。首先,作业评价具有反馈性,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作业表现,指出错题所在,促使学生改掉问题,教师批改作业应当对错题备注问题所在;其次,作业评价具有激励性,可采取弹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步的表现提出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收获更多幸福感和成就感,通过汇报、展览、比赛等形式,让作业评价机制更完善,从而提升学生的作业兴趣。

2.5布置趣味性的作业,让作业成为一件乐事

小学生年龄较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于一些比较枯燥、单调的作业毫无兴趣。尤其是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本中的作业以及练习册作业为主时,学生抄袭以及不完成情况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布置的实际成效。因此,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之下,教师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比如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布置一些具有游戏特点、开放性特点的作业,保证作业形式的新颖性。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节课程为例,该节课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物体或者是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相关内容,并能够在纸上画出平移之后的图形。该节课程对学生的空间理念要求比较高,在学习完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趣味性的、开放性的作业,如请同学们在课后根据课堂中学习的知识点,绘画出自己擅长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以完成作业为目标,而是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利用自己的绘画技术进行图形的绘画,这就是一种寓教于乐、趣味性作业的体现,也让作业成为一种乐事。

2.6设计分层作业

通过分层作业设计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小学生对于数学作业的需求。因而在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并通过差异化作业的设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的作业难度逐渐增加,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层次,选择一定数量的题目进行设计,确保题目类型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等,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层次,渐进式地设置难度。从简单到复杂、从熟悉到陌生,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点,并通过练习提高运算技巧。

2.7整合策略提高学习效能

教材具有普适性,以课时形式用静态方式呈现,每新习得知识内容配套对应的课时作业,并在一定的新课后再辅以练习课进行巩固提升。教师如果只跟着教材按部就班展开教学,那么就会常常看到单调机械的重复练习,学生一看就会,一做就对,对作业甚是无感。教师根据学情对作业进行压缩、整合,让作业更有灵气,富有挑战性,尤为重要。例如学习小数乘法这一单元,笔者设计了一组作业。

结语

作业的布置应该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学校和教师应当明确减负增质目标,完善顶层设计,正视传统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融入双减政策以及其他先进的作业设计内涵,在严格控制数学作业量的基础上,从改进作业多样化、提升学生完成作业主动性、探究“以生为本”作业设计等角度出发,力争实现实践性作业、层次性作业、生活化作业等。

参考文献

[1]李亚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3(16):71-75.

[2]陈闽.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方法[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2(10):23-25.

[3]张爱金.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8):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