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林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郭凤敏

邯郸市漳河林场       河北邯郸    056500

摘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草中的运用价值日益突出,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林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虫害问题,切实保证苗圃内苗木的健康茁壮成长,还可以加大对各种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力度,进一步提高育苗基地的病虫害防治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林草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由于部分育苗基地的病虫害防治意识不强、病虫害防治技术不够先进、病虫害种类较多,直接导致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草中的运用效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关键词:林草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技术;策略

引言

病虫害是影响林草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传统的防治技术逐渐暴露出一定的不足,已经无法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化学防治技术的长期使用,使病虫害产生了耐药性,同时过量的化学试剂还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结合现阶段病虫害的发展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治技术的创新,发展更具综合性的防治管理技术,有效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综合管理技术是将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等防治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提升防治效果的重要方式。林草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该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展。

1林草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在气候因素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林草出现病虫害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复杂。如果不能对病虫害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就会给林草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植物的大面积死亡,不仅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同时还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针对林草出现的病虫害的情况,相关人员也在积极推进各种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综合管理技术是将各种物理、生物以及化学防治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根据病虫害的特点制定的防治方案。综合管理技术融合了单一防治技术的优势,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一方面,可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针对现阶段越来越复杂的病虫害,传统的单一的防治技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已经无法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从而影响了林草的健康生长。综合管理技术集各种技术于一体,可以结合具体的病虫害的特点,采取更科学的防治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病虫害治理的效果,保证防治工作全面开展,有效防治林草出现的各种病虫害。另一方面,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结合病虫害的特点,会选择一些化学类的农药或者试剂,也会给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综合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现状,结合各种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的协同作用,可以减少化学试剂的应用,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2林草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2.1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是诱发林草病虫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病虫害通常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降雨等气候条件下发生和传播。例如,某些病菌在潮湿和温暖的气候下容易繁殖和传播,而某些昆虫则喜欢温暖和干燥的环境。不同类型的植被提供了不同的生境条件,从而影响了病虫害的发生。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抗病虫能力和适应性,一些植物可能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从而促进病虫害发展和传播。土壤的质地、水分和养分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某些病原菌和害虫的生存和繁殖需要特定的土壤环境条件,而某些土壤因素可能对植物的生长和抵抗力产生影响,从而增加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2.2寄主植物因素

不同品种的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性和易感性有所差异。某些植物品种可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虫害具有较高的抗性,而其他品种则可能更易受到侵袭和损害。植物的生长状态也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在植物的新生嫩叶和嫩枝上,由于其组织较为脆弱和富含养分,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攻击。另外,老化、受损或弱势的植物也更容易成为病虫害的侵袭目标。植物健康状况对病虫害的发生至关重要。植物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时,其免疫系统能够更有效地抵御病原体和虫害的侵袭;相反,当植物受到环境胁迫、养分不足或其他生理病害的影响时,其抵抗力降低,更容易遭受病虫害侵害。过高的种植密度可能导致植物之间的竞争加剧,营养供应不均衡,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合理的空间布局和间隔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病虫害传播的机会。

3林草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策略

3.1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手段是最原始和最简单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即利用简单工具和光、热、电、声波等物理因素完成对病虫害的诱杀和清除工作。目前较为常用的物理防治技术为人工捕杀、物理隔离和诱杀法。人工捕杀顾名思义是安排大量人员人工捕捉害虫,防止害虫蔓延。这种方法无疑费时费力,且只适用于部分虫害。物理隔离是指人工设置隔离带来阻止一定区域的病虫害蔓延,但难以起到根本性的治理效果。而诱杀法则是利用害虫的某些倾向性来达到灭杀害虫的目的。例如,部分害虫具有趋光性,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杀虫灯来吸引和灭杀害虫,或在害虫繁殖期播撒干扰素,降低害虫的交配率。

3.2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的优势在于高效控制病虫害,而且应用简单方便,不受地域性和季节性限制。目前我国林草生产十分依赖于杀菌剂、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的使用。但在应用化学防治技术过程中,倘若化学药剂剂量和喷洒方式不当,残留的药剂就可能会对林区的动植物和人产生危害,影响林草产品质量、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必须慎之又慎,尽可能选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影响较小的药剂,在使用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避免污染林区。此外,还应积极采取物理、生物等其他防治技术配合化学药剂的使用,多措并举,健康有序治理林草病虫害。

3.3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以生物制剂为主要手段,通过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它不同于化学防治技术,具有诸多独特的优点。生物防治技术有生物制剂和生物天敌。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环保和生态友好的特点,不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等造成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在大兴地区,生物天敌运用较多的有周氏啮小蜂、肿腿蜂等。周氏啮小蜂寄生率高、繁殖力强,对美国白蛾等鳞翅目有害生物“情有独钟”,能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等害虫蛹内,并在蛹内发育成长,吸尽寄生蛹中全部营养,素有“森林小卫士”之美誉。肿腿蜂是一种以鞘翅目、鳞翅目等多种蛀干害虫(特别是天牛类)的幼虫和蛹为寄主的体外寄生蜂。是天牛等多种蛀干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于控制天牛为害具有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健全林草病虫害防治体系是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加快先进林草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和推广,有助于维系区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区域林草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鉴于林草病虫害防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应树立现代化的病虫害防治理念,明确病虫害防治的目标、方向和内容,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病虫害防治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实时监测区域林草生态状况,加强检疫检查,及时发现林草病虫害隐患,并于第一时间开展病虫害治理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择优选用无污染、绿色化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防治过程对区域生态的负面影响,助力我国林草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珍.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草中的应用探讨[J].新农业,2023(12):31-32.

[2]闫康华.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草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J].南方农业,2023,17(10):90-92.

[3]赵建顺.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草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23(1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