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郭伟玲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523000

摘要: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大专院校学生面临激烈的学习与就业压力,且目前多数大专院校学生家庭条件良好,没有经历挫折,当进入新的环境后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大专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及时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当前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更好地服务于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大专院校;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大专院校院校也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大专院校院校虽然纷纷开设了心理课程,并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但是教学模式及方法存在滞后性、缺乏实践等问题,所以大专院校院校急需改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健康,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

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从大专院校院校学生反映情况来看,不少学生主观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通过与学生进一步沟通交流可以发现,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多为讲授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讲解知识,而学生全程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缺乏互动、思考和交流分享的机会。这就导致教师无法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问题,无法因需制宜地给出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二)大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大专院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作课程来学习,显示了大专院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但是这种采用公共选修课的方式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并采用考试的方式来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并不能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只是反映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但是更关键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教师来说,虽然自身掌握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但是更多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体现自身价值,并未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服务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依靠自己无法走出时,就会陷入心理误区,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果没有积极的心理干预,很容易进一步发展成心理健康问题。

(三)大专院校心理健康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有待提高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开始安排相应的心理健康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受制于观念及师资力量等限制,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我国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长期忽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家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才开始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但是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师主要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在专业性上存在明显不足,无法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较强,特别是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我国目前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总数较少,而真正能够投入一线教学的心理咨询人员更为稀缺,这就导致大专院校学生虽然按照教学大纲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并未达到最初的目标。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拓宽教学途径

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中解脱出来,将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转化为积极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相比被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果,拓宽学习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理论知识可以适当压缩,取而代之是打造多元化学习途径,营造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工具,将课堂教学转移到线上平台,以短视频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学习到如何以积极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在课堂教学环节,改变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敏感性,可以采用话剧、小品、游戏等方式将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表现出来,并提出具体解决途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心理健康是可以恢复的,当面对心理问题时,可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寻找解决途径,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二)完善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在积极心态视角下,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心理认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看待学习与生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测评,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改变目前心理健康教学宽泛低效的问题。从实践中可以知道,大专院校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对自己认知不清晰,不能正确了解自己,从而在成长中产生各种苦恼,无法以积极心态去面对自己。要客观认识自己,结合教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积极面对自己的缺点,学会扬长避短,利用自己的优点参与到社会竞争中。需要认识到,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以积极的心理去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容面对挑战。

(三)提升专业素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素质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具体到心理健康教育,则对教师教学观念产生了新要求。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开放、包容、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要认识到积极心理学暗示对于学生成长的巨大促进作用。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提高学生成绩,更重要的是发挥育人功能,教导学生成为一个充满责任心与积极心态的人。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被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之中,目前存在着滞后性、片面性、理论难以运用进实践等问题。积极心理学可以有效地进行弥补,将积极心理学运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能够开阔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丰富其内容,并且在心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能够有效地预防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最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戴明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探索——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民办大专院校二级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6):186-188.

[2] 孙巧霞.提升大专院校院校心理健康教学水平的策略简述——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J].环球市场,2015(1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