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途径与功能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3

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途径与功能分析研究

肖福俊1 刘冬通讯作者

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元智大学人文社会学院

摘要: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现阶段,在体教融合政策背景下,通过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着重发挥学校体育工作日常性功能,通过体育课程改革、体育竞赛完善设置、体育活动有效组织等途径,创造更多运动空间与锻炼机会,培养青少年运动意识,监督和督促其积极参与运动实践,提高身体素质。针对目前青少年体质监测现状及出现的弊端进行解析,然后针对学校各项体育监测途径具体说明,了解多种监测途径的功能,帮助青少年提升体质,从而更好地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质;监测途径;功能

引言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健康不仅关系到成年期的健康发展水平,更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基本保障。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虽然政府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开展了多种形式活动,如“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行动计划等,但仍然无法改变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趋势。为应对青少年健康问题,学者开始将体质健康促进的视角转向范围更为广阔的身体活动研究领域。

1青少年体质健康大数据信息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为了更科学地干预青少年体质健康长远发展,青少年体质健康大数据信息技术管理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需求应运而生。通过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数据价值的不断深入挖掘,不断健全和完善数据检测机制。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构建科学化的管理保障体系,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进行科学和宏观的检测,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能够推进智慧体育的转型和落实,注重当前体育教育的理念创新,拓展青少年体质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优化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性,营造健康的体育教学氛围,优化教学环境,督促家庭和社会关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以根据青少年体质健康大数据采集的相关信息,科学对照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态,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手段及时做出理性判断。近10年来,由于网络科技的发达和普及,网络电子产品获取信息的成本低,获取休闲娱乐的效果较快,青少年对网络和电子产品的依赖逐渐呈现出难以控制的局面,他们对网络电子产品的依赖究其主要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需要通过网络游戏和电子产品来缓解压力、放松精神。另一类青少年对网络游戏呈现出沉迷的状态,最终导致逃避学习和逃避现实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青少年的碎片休息时间都被电子产品所占据,很少有学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而拥有良好的健康的体魄需要良好的环境氛围,此时,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氛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青少年体质健康大数据信息技术可以采集不同年龄和学段的日常时间安排表,对青少年的运动量和生活规律进行摸底。

2青少年体质监测面临的现状及种种弊端

目前,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服务形式较为单一,都是官方开展的大范围测试活动。测试采取每个学生每学年评价一次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进行,并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定学生测试等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作为青少年学生身体活动状况监测与体质评价的工具,对于了解和诊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身体素质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四。目前,青少年体质监测存在种种弊端,测试工作存在诸多形式化问题。组织测试不严谨,流程不规范,不严格,测试人员执行力度差,器材设施没有保障.测试成绩差异较大,测试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且学生对于测试数据结果不够重视,体质监测很难发挥其本质作用。此外,缺乏行之有效和强有力的检查制度、监督机制及干预手段,缺失相应保障机制,仅作为工作程序和内容,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体质健康测试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导致国家制定的标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从当前体质健康评价体系来看,大部分停留在测试与数据上报,忽略了数据背后的深层含义,最主要、最关键的运动干预、引导锻炼等成效反馈环节基本处于缺失状态.也正是缺乏这些重要环节,导致青少年体质提升缓慢。

3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途径与功能分析

3.1以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为目标,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

学校是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主阵地,要加强对健康知识的渗透与宣传。学校要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来设计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育人目标效果如何?是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是否完善和合理的判断标准之一。体育课程教学要深挖提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促进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提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主性,牢牢抓住学生体育锻炼,拓宽学生体育健康视野。在日常体育教学实践中,融入体育促进健康理念,提升体育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健康教育质量,加快课程的开发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健康文化活动,及时对国家制定颁发的政策进行及时跟进学习,从根本上认识到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对整个国家的重要性。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建立体育学医学融合教学机制,加强学习以外的健康干预,加强“健康第一”的理念教育,鼓励学生课外参与体育锻炼,学习医学知识,完善学校体育健康卫生评价机制,建立青少年体育健康卫生教育学习方案和教师工作评价措施,丰富评价机制,多元化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鼓励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3.2青少年体质健康大数据信息技术管理实践策略

青少年体质健康大数据信息技术管理不仅仅是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还要根据采集的相关数据切实地帮助青少年提升健康指数,改善他们的生活作息,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改善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信息技术平台对搜集整理的数据进行科学配比,设计出更科学的提升青少年身体健康素质的作息时间表,对当前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学习氛围的改善作出积极的贡献,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信息技术平台要对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作息规律做出一个模拟模型,通过输入真实的相关数据,对青少年的真实生活状态进行模拟,对青少年未来身心健康发展做出科学预判,如果青少年在这种长期缺乏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的环境下生活,未来的1-3年或3-5年,体质健康的走向趋势能够呈现出何种状态,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中,不能够提供人体必备营养素的学校饮食是否能够给疲惫的学子提供动力?在长期不健康饮食和生活作息不规律的双重影响下,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后果又由谁来负责。

3.3学校层面

(1)重新评估和调整体育优先级。学校需将体育课程的优先级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出,体现新时代体育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不仅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唯分数论的观念,通过课程安排和资源分配的优化,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和学生兴趣作为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2)重视学生身体活动参与度及其兴趣。《体育与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是激发其自主参与体育活动并长期保持锻炼习惯的关键。”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体育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提升体育设施,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这要求教师采取更具吸引力的教学策略,如游戏化学习和个性化训练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锻炼习惯,从而促进他们体质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3)调整人才培养理念。减轻课业压力,转向强调学生在体育与健康领域的实践能力培养。达到“教会、勤练、常赛”的目的,从而逐步形成核心素养。这包括调整课时设置,从以成绩为导向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转变,同时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互动环境和安全愉悦的体育活动空间。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已经强调了增加体育课时对促进体质健康的重要性。研究也表明,规律的体育锻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和注意力。通过这些方式,学校能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有效应对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

3.4完善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挖掘、输送体育人才

体教融合深化发展,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必须完善,并且要作为重要支撑。体教融合政策的实施和发展使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实现了高度融合,两大系统的有机融合加大了教育系统对体育竞技人才的重视和选拔力度。提高教育系统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完善的青少年竞赛体系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着力点。新时期体教融合赋予了青少年体育竞赛融合新的功能定位,努力实现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增强的基础上,推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体育竞赛的综合价值应该是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注重人才培养,使体育竞赛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充分结合,深化体教融合改革日标,为国家输送高质量优秀体育人才。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校内竞赛活动,建立健全各类体育项目社团、校队和各类体育项目联赛制度与体系。体育竞赛能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和锻炼热情,由内至外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并能充分挖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竞技人才培养在体教融合政策指导下不再是孤立存在,而是融合到教育系统之中,学校体育作为全体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为国家输送大量体育后备人才。协调好体育竞赛与表演参与健身、后备人才培养之间发展的相互关系,让青少年在竞赛中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提高体质健康水平、锤炼意志、健全人格。

3.5以健康成长为导向,重塑家庭教育文化

家庭体育是连接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纽扣,“双减”政策能否落实到位,关键在于家长能否正确认识到家庭体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家长要纠正“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重塑家庭教育文化,提高对家庭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进一步配合学校体育工作,加强与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孩子实时成长动态;协同学校共同减轻青少年学业压力和负担,制定有效的家校合作方案。其次,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帮助青少年激发参与运动的兴趣,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参与其中,通过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在释放孩子学习压力的同时也缓解了自身的工作压力,以身作则,用行动影响孩子。随着生活物质条件的改善,青少年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久坐、熬夜、大量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不爱运动等。因此,要注意青少年健康生活意识的培养,普及健康生活的常识,使青少年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家长要监督学生坚持每天规律作息,保持营养摄入均衡,减少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以此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结语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过程性、发展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途径及其功能是促进学生体质发展的重要手段,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教育职能,基于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通过学校体育课程、体育竞赛、体育活动等体育工作,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实时监测督促、科学反馈运动干预等。体教融合背景下,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工作职能是提升学生体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同时更要清楚地认识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提升是一项完整的、长期的系统化工程,逐渐形成学校体育工作体制机制的评价体系,系统论角度形成测试、评价、反馈、干预、实施的完整闭环。除此之外,还需要政府、家庭、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挖掘其他各主体的自身优势与促进作用。同时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手段等应用方式,为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陶春洪.学校、家庭、社区联动模式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研究[C]//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第一届湖北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第二册),2023.

[2]穆国刚.功能性训练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提升效果的实验研究[C]//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第一届湖北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第二册),2023.

[3]姜桂萍,李良,吴雪萍.我国体卫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困境及其疏解策略[J].体育学刊,2023,30(1):47-53.

[4]姜庆丹,张艳,赵忠伟.体卫融合视域下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的障碍及破解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2,41(6):85-89+130.

[5]刘莹,苑廷刚,敬龙军,等,侯金宝.“双减”政策下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机遇、挑战与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2(4):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