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韩琳

                  滨州市技师学院 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立足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简析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背景、现实意义以及现存困境,并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深化改革为目标,从改善宏观环境、加强中观管理与优化微观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可行性建议,希望为优化实践提供辅助。

关键词: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

引言

近年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逐渐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热点,深化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是全部职业院校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此情况下,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以及优化发展路径加以研究十分必要。为高质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职业院校应不断吸纳先进经验,结合高职人才培养需要,打造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创新创业教育

简称“双创”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目标是培养具有“双创”意识、“双创”思维、“双创”能力和“双创”人格的复合型人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不同学者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认识。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双创”教育的内涵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指向,以构建现代教育模式为目的,引导全校师生不断更新和升华教育观念。通过新型的教育模式,开发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从职位的谋求者变成岗位的创造者;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使被教育者拥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体系。

1.2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是指为达成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形式载体和实施体系,通过实践总结所形成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稳定运行机制和方法路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贯彻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通路,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论体系,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流程范式,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模型与样板。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2.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当前双创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思想理念具有很强滞后性和偏差性,通常是按照上级文件的指导,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部署安排与规划设计,并未深刻认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许多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过是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并不会真正投身于创业实践,无需投入大量的教学成本,仅仅作为人才培养的补充和延伸。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未能真正将国家出台的各类创新创业政策落到实处,理念认知的偏差必然会影响教育方法的创新,继而削弱双创教育应有的功能作用。另外,高职院校在实施双创教育时,尚未完全摆脱精英教育理念,即针对正在创业、创业意愿十分强烈的学生,带领其参加各类双创项目,过度注重学生是否能获奖,难以真正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成为只会参加竞赛的机器,创业实践无法取得理想化成果。

2.2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滞后

高职院校需要优化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确保体现前沿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当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仍存在理论分割、教育目标不清晰、教材滞后等问题。教材体系方面,均是按照教育固有的教材和教学模式开展工作,课程体系与高职院校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性不高,一本教材适用于高职院校所有专业背景、学习基础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不足。且课程体系中理论课占比较大,实践课程相对匮乏,而理论灌输很难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亦影响着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与创业实践能力发展。此外,课程体系中理论课过多,实践课程不足,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提高质量,需要整合课程设置,更新真实案例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2.3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不足

高校在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堂,在课堂中为学生剖析大量的真实案例,同样无法真正帮助学生养成实践技能。只有通过实践历练,学生方能将创新意识融入实践,应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开展创业。当前高职院校虽然组织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活动,但通常局限于校园内部,如创新创业产业园、孵化园实操,或组织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缺少真实的创业实践体验。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协同合作,以寻求获得企业的大力支持,但实践教育基地和平台建设并未得到真正提高,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需求严重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较低,而高职院校自身不具备充足的教学经费和完善教学设备设施,缺少政府部门以及行业企业的支持,很难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学生无法前往企业实习实践,无法在实践中学习知识、累积经验,不利于巩固双创教育的实践成果。

3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路径

3.1宏观层面的优化路径

从宏观层面着手推进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应当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切实彰显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领导力,以教育部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效果为重点。在此期间,做好宏观调控是关键,深化政策、资金、舆论支持应成为实践工作的落脚点。

3.2政策资金扶持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序有效开展,既需要获得政策法律保障,又需要获得充足资金支持,所以从宏观层面着手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十分必要。为达到这一目标,不仅要从国家层面着手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统筹协调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供指导,还要从地方政府层面着手,结合地域特色与区域发展需要,出台个性化创新创业鼓励政策与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当然,国家也应从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执法等方面出发加大扶持力度,基于创新创业管理法律法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法律健全,创新创业行政管理与执法规范完善,为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在资金扶持方面,首要目标是依托资金扶持解决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缺钱”问题,以充足经费支撑教育发展。比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置专项资金扶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健全行政资金支持系统,重构创新创业资金申请程序、规范,加强专项资金应用管理保障专款专用。与此同时,还应由政府牵头帮助职业院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基于市场投入壮大资金库。比如,加强校企合作,创办创新创业大赛,以企业冠名的方式筹措资金,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基金项目,依托企业、校友、社会组织捐赠提高资金的丰富性。

3.3舆论宣传引导

从舆论宣传引导方面着手推动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应当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扩大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法规传播广度与深度,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前沿动态更新及时。比如,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优势,为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普及提供有力支持;发挥党建活动优势,基于“党建+教育”整合思路,提高党员干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大创新创业信息推广力度,高质量开展信息普及与法律宣传,发挥政府协调、指导、保障职能,优化创新创业咨询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秉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顺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应对新困境、解决新问题,打造更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多维度培育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心理素质、实践能力,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