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互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新时代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互动

刘丽华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17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思政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素质教育理念在为法治素养教育带来创新发展助力、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对高校法治素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法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耦合互动

引言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期间,愈加关注法治思想内容,通过采取恰当的方法融入法治思想,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法治观,产生协同效应,达到“让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信仰者”的目的,培养更多新时代优质人才,还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1高校思政教育领域法治素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结合目前形势而言,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仍然以最基础的理论灌输方式为主,这也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势与作用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充分发挥,无法有效激发高校学生的权利意识。不仅无法充分彰显高校学生的权利,而且无法引导高校学生行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对后续更深层次的法律与教育工作以及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不仅如此,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无法得到法规教育的补充,课堂教学主要结合法律条文进行讲解,无法针对学生的真实案例展开深度分析与综合性考量,更加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法律思维。法律教育基本常识与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缺乏紧密联系,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顺利完成知识内化。面对枯燥乏味的法治教育活动,学生缺乏探索欲望与学习兴趣,难以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不仅如此。高校大学生需要面临文化课学习压力,缺乏时间与精力接触法律知识法律素养低下。为此,需要结合高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法律教育难度展开科学控制,结合当代高校学生家庭方面、能力素养方面以及法律需求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具体而言,高校思政教育领域法治素养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高校大学生对法治素养教育缺乏重视,并未意识到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价值与作用,更加无法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不法侵害时,高校学生会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次,目前国内思政教育教材及高校法律,对学生所面临的法律问题缺乏重视,并未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以及学生就业现状开展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工作。多数高等院校并未结合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开展一系列法律教育工作,因此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学习兴趣。最后,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刻,无法将抽象性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现代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2应用型本科院校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互动

2.1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教育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需深度挖掘潜在法治教育资源,再逐步融入法治思想,经系统化整合后变成课堂素材。为进一步提高法治思想的教育效果,应分别梳理各个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确定侧重点,以实现有序融入法治思想,加强高校学生的法治教育。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包含自觉尊法守法和用法、维护宪法权威等相关法治内容,属于最为直接的法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完善学生关于法律知识的基础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挖掘法治教育资源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大纲进行宪法教育,系统化向学生介绍并宣传宪法知识。宪法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为此法治教育期间也应以宪法为基础,通过播放视频或图文结合形式,向学生介绍宪法发展历程和基础原则等。再对比资本主义宪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综合优势。其次,详细普及基础性的法律知识。法治思想的融入离不开宪法内容,其中基础性法律知识属于关键内容,通过普及民法典、劳动法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违反宪法将承担的后果,养成法治思维模式。最后,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讲解生活中关于宪法的内容,使其学会依法办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2深入宣传法治思想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积极宣传法治思想,有利高校学生充分理解法治内容,在提升法治思想融入效果的同时,使其渗透至大学生日常生活。实践教学期间,教师需深度解读法治思想的内涵和本质,结合教学经验,凝练精华内容,持续优化课堂教学方案,将不易理解的词语转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学生由于理解难度高而抵触学习。为实现学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内容,需构建相对应的语境,才能精准阐述和表达,学生也能接受和理解,增加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次数。故此宣传法治思想时,应了解高校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习惯和方法等,选择最佳的宣传方式,同时考虑到学生对新理论、新思想的了解程度,灵活调整法治思想宣传方式和手段。从本质上来看,法治思想的宣传,是学生认识和了解相关理论体系的过程,教师需正确解读法治思想加深学生理解,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如学习“法律的权利与义务”知识点时,可引入社会实际案例,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介绍整个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结果和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再引导学生深度剖析,多个层面入手研究法治案例,从中感受到法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影响,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

2.3创新法治文化途径

法治文化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在高等院校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有所体现。因此,高等院校需要确保在校园内形成更加完善的法治氛围,方可为学生树立信法意识、守法意识以及用法意识。高等院校师生教育领域法制素养熏陶,需要秉承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各项要求,注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优势,激发学生自觉意识,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校学生教育工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高校学生服务工作,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自主意愿,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与合法义务。为此,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与高校服务工作应当呈现规范化目标看齐,深度落实法治理念。首先,构建规范制度与标准化制度,对学生管理工作机制作出优化与创新,借助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制度考核标准。对学生开展管理。有效培养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与能力,激发学生民主意识。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教育任务,顺利达成言传身教这一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在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思想关系到未来发展,为此需高校加强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法治思想内容,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成为一名守法公民,并能通过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马小华,李海明,郑丽波.“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的根本理路[J].理论观察,2023(4):81-84.

[2]刘亚国,刘晓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3,9(S01):185-188.

[3]胡见前,朱剑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3(22):45-48.

[4]肖望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23(4):55-62.

[5]方蒽.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工科慕课建设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在线开发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22,17(10):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