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的工程计价方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EPC模式下的工程计价方式探讨

吴学成

身份证号:320902198110041093

摘要:EPC模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承包方式,它将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整合在一个合同中,由承包商负责项目的整体执行。在EPC模式下,工程计价方法包括固定总价合同、成本加成合同和目标成本合同。固定总价合同提供明确的项目成本,但风险较高;成本加成合同则根据实际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风险相对较低;目标成本合同则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寻求平衡。EPC模式下工程计价的关键因素包括项目范围与规模、设计阶段的准确性、市场价格波动和风险管理与分配。这些因素对工程成本和项目成功至关重要。

关键词:EPC模式;工程计价;固定总价合同

引言

EPC模式是项目交付的集成化模式,对全球工程项目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通过将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整合到一个合同中,简化了项目管理流程,提高了效率,同时降低了业主的风险。EPC模式中工程计价方法选择对于工程的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起着决定作用。固定总价合同,成本加成合同与目标成本合同各具特点与适用场景,承包商与业主需结合工程具体情况与风险偏好选择恰当计价方法。另外项目范围及规模,设计阶段精度,市场价格波动以及风险管理及分配都对EPC模式工程计价有显着影响。

1. EPC模式概述

EPC模式即项目,采购,施工等方式,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工程项目交付方式。它将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环节整合到一个合同中,由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EPC模式的核心优势是高度的集成性和对项目的风险控制能力。从而使业主能够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转移给承包商,从而降低承包商的管理负担和风险。通过优化设计,采购及施工流程,承包商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EPC模式下承包商通常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成本加成合同或目标成本合同3种不同的计价方法,以适应不同项目的需求和风险偏好。这种模式特别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工业项目等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EPC模式能否顺利实施,既取决于承包商是否具备优秀的项目管理与资源整合能力,又要求业主与承包商建立并完善沟通与合作机制才能保证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并顺利完成。

2. EPC模式下的工程计价方法

2.1 固定总价合同

在 EPC 模式下,固定总价合同是一种常见的工程计价方式。它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合同前深入了解项目需求和工程内容,并据此提出一个固定的总价格。承包商需要承担工程实施的全部风险,如材料价格上涨、工期延误等。相比其他计价方式,固定总价合同更有利于项目管理和控制,减少了双方的纠纷,提高了工程质量。不过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承包商为谋求利润可能存在降低工程质量的风险。因此,合理确定初始总价,并制定灵活的变更机制非常重要。发包人需要仔细审核承包商的报价构成,确保其合理可行。同时,双方还应就变更条件、违约责任等进行充分协商,达成共识,签订恰当的合同条款。

2.2 成本加成合同

在 EPC 模式下,成本加成合同是另一种常见的工程计价方式。与固定总价合同不同,这种模式由发包人承担工程实施的全部风险,承包商只需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率进行结算。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承包商的积极性,降低其风险,同时也有利于项目质量的控制。不过,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承包商可能存在提高实际成本的动机,发包人需要加强对成本的审核和控制。因此,合同中需要明确成本构成的范围和标准,利润率的确定方式,并建立有效的成本审核机制。同时,双方还需就变更条件、违约责任等进行协商,制定合适的合同条款,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2.3 目标成本合同

在EPC模型中,目标成本合同结合了固定总价合同与成本加成合同的各自优势,成为一种独特的计价策略。它需要承包商制定项目前期的目标成本作为定价依据。当实际成本小于目标成本时,承包商可以得到节约成本中的某一部分作为回报;相反,当实际成本大于目标成本时,承包商就需要负担超支部分。该模型有助于调动承包商成本控制积极性和项目效率。但与此同时,还需要当事人就合同签订前的目标成本,分成比例等作了充分的磋商与商定。合同也需要对目标成本调整机制加以澄清,以便对工程期间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反应。另外,需要制定科学成本审核体系以保证成本控制公开透明。

3. EPC模式下工程计价的关键因素

3.1 项目范围与规模

EPC模式中,工程范围与规模是影响工程计价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项目范围是否明确,完整,直接关系着承包商报价水平高低。如果对项目范围的定义模糊不清,承包商就难以精确地估计出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就会使承包商出价过高以避险,或者出价过低以便随后经常更改索赔。为此,发包人有必要对项目前期工作进行充分的调查与论证,确定工程的建设内容,设备参数,工艺流程等主要内容,并形成周密的技术规范与设计文件。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和劳动力市场,以便向承包商提供完整而准确的数据。工程的规模对计价亦有显着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工程规模越大、单位投资成本越高,承包商报价相对越有利。但是过于庞大也会导致管理难度加大,所以双方在这方面也需要深入交流和磋商。

3.2 设计阶段的准确性

EPC模式下承包商需要在合同签订之前完成绝大部分设计工作并承担很大设计风险。所以设计文件是否完整、准确,直接决定承包商报价水平。若设计有偏差或者有瑕疵,承包商很难准确地预测工程量,材料消耗等情况,只有提高报价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进而增加项目的成本。与此同时,设计阶段存在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设计变更频发,从而进一步影响工程进度与造价。所以,发包人应加强前期设计管理以保证设计文件专业性强,内容细致,内部协调。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并完善设计变更管理机制、明确变更程序及责任划分等,将设计风险在工程计价中的作用降至最低。另外,合适的设计冗余与预留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增加设计灵活性并给后续更改留出余地。简单地说,精准的设计为EPC模式工程计价提供了关键依据。

 3.3 市场价格波动

作为一种长周期的建设过程,EPC 项目易受材料、设备、人工成本等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如果在签约时没有充分考虑未来价格波动的可能性,就容易出现实际成本超出预算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承包商的利润,也可能导致发包人支付超出预期的费用。因此,在进行工程计价时,双方需要密切关注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等主要成本要素的市场行情,合理预测未来可能的价格走势。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价格调整机制,明确合同中的价格变更条件和调整方法,以应对实际施工中的价格波动。此外,双方还可以考虑采用适当的金融工具,如远期合同、期货等,锁定关键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进一步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3.4 风险管理与分配

EPC模式中的工程计价也应充分考虑到各种潜在风险的存在和分布。作为担负整体工程执行任务的承包商通常面临着比传统模式中更复杂、更宽泛的风险。其中主要有设计变更,工期延误和不可抗力事件。一旦出现上述风险,均会造成实际成本的超预算。所以在工程计价中承包商有必要综合评估上述风险,据以制定对策及预算预留。与此同时,当事人之间也有必要对自己所承担风险责任进行明确约定,从而保证风险能够得到合理分担。通常情况下,发包人要负责工程场地的提供和审批手续的办理等前期准备工作,而承包商要承担建设中绝大部分的风险。对某些难以查明责任归属问题,当事人也可采取共担方式分担。另外,在合同中还要对各种风险事件进行界定并进行处理,以便于当事人操作。

结束语

EPC模式下的工程计价方法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项目的成本控制,还影响到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固定总价合同、成本加成合同和目标成本合同各有其优缺点,承包商和业主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风险偏好来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同时,项目范围与规模、设计阶段的准确性、市场价格波动和风险管理与分配等因素,也对EPC模式下的工程计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项目团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出合理的计价策略,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随着EPC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EPC模式下工程计价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也将不断深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项目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瑞云. EPC模式下的工程计价方式探讨[J]. 房地产世界, 2024, (05): 86-88.

[2]武秀萍.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下计价方式选择的研究[J]. 房地产世界, 2022, (16): 136-139.

[3]姚卓宏. 基于EPC模式的工程合同计价方式合理性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 44 (11): 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