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龙海娟

广东省廉江市第九小学  5244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标准和要求都有所改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更加重视小学生的综合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形成,从而为小学生日后的发展进步夯实基础。小学语文作为传统文化发展传承的主要载体,具备显著的教育优势,将小学语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关注和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融合策略

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与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文化的载体却是可见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古诗文等板块中发掘传统文化因素。在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要努力做传统文化的摆渡人,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田。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在历史的演变中传统文化也经过了复杂的创新、继承、批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留存,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陈旧思想被摒弃,以此能够使传统文化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文化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发展模式,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助于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学生构筑牢固的思想防线,避免错误的言论和文化对学生造成危害。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通常是在其亲身经历中,受其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影响,而逐渐理解并应用的过程。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众多关联性,对于友善、诚信等传统美德尤为重视,在这一思想的渗透下,学生通过教育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通过思想品德约束自身行为,对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落实均具有深远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使教学内容的覆盖面更广,更符合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正面影响。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1巧用多种方法,领悟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大部分教师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要教学方法。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会让课堂氛围变得沉闷,难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而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能够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更加积极地探索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在新课改以及教育技术水平不断的发展下,涌现出了诸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如情感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戏剧教学法等,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为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提供助力。

以信息化教学法的运用为例。信息化教学法是借助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展的一种集动画、音频、图像于一体的教学方法。相较于常规的讲授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打造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学习环境,借助视频与音频等技术,给学生创设出更为直观的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深入领悟到其中的内涵。

2.2推动协作互助,共享学习经验

教师应在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积极推动学生间的协作互助,确保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学习并提升自己。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形式的古诗文背诵接力等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学生可以在此类活动中学习古诗文,并通过小组间的竞争和合作加深自身对诗文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贡献个人力量。由此,教师可以开展“成语接龙”“诗词大会”等各种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或角色扮演活动,从而在帮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分享及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戏曲、民间故事等传统文化内容探索文化内涵,此种教学方式能够在提高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尊重他人意见、如何有效进行沟通协作。

以古诗词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准备诗歌原文、诗人简介及其创作背景,以及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在课堂开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随后,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组轮流朗读诗歌,感受其节奏和韵律。在朗读完毕后,教师可要求每个小组讨论诗歌的内容和意象,共同探讨其象征意义。讨论结束后,教师可在小组内部分配任务,请一部分同学负责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另一部分同学讨论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讨论如何将诗中表达的坚韧不拔、追求纯洁高尚的品质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在讨论完毕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创作相关的绘画、书法作品以表现古诗词的主题和情感,每个小组需在创作完毕后轮流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创作,分享成员对诗歌的理解。在展示环节,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或提供反馈,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并强调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

2.3)开展实践活动,增加文化积淀

语文教学不应该停留于课本之中,还可以开展各种文化主题活动,在实际行动中体会传统文化,更有利于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比如,在学校可以根据年级安排不同的传统文化课程,组织阅读节、诗歌朗诵比赛、汉服表演等活动,举行丝绸之路、茶文化等主题文化节。凡是和语文课文相关的传统文化,教师经过精心安排统筹,都可以举办相应活动。这样,对小学生来说,传统文化不再遥不可及,而可通过沉浸式的师生体验活动来感受、欣赏。比如,教师在教授端午节主题课时,可以在学生学习了解课本知识和课外拓展知识后,开展端午知识大竞赛,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端午节主题展演活动,学生以自己对端午的了解在班级表演小故事,表演服饰和班级布置也可以包含端午元素,让端午文化深入学生心中,还可以开展端午节绘画比赛,运用多种端午元素组织画面,进行创意端午节画作竞赛,选择典型作品进行校园展示,为学校文化氛围增添一丝端午传统元素,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向年轻一代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文化传承创新、践行核心价值观以及实施立德树人任务至关重要。通过扎根传统文化,教师能够使学生传承民族记忆,启迪智慧,培养创新人才,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吴英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7):106-108.

[2]田斌.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J].智力,2023(34):68-71.

[3]马春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3(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