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情景—问题”的基本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5
/ 2

新教材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情景—问题”的基本策略

邢晓娟

四川省高县中学校

摘要:随着新教材、新课改的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能力,以学生发展为前提,积极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实施的效果。因此,本人对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分析,并提出层次型、悬疑型、趣味型、矛盾型的问题情境设计策略,以此来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构建,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教材背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设计;创新能力

前言:新教材实施以来,课本内容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全面。因此,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也是当前新课改,新教材标准的要求。因此,在这一话题下,以问题为教学的核心,通过探究、提问、解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实现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新教材背景下创设“层次型”的问题情境

从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分析解决问题这一话题,应从四个阶段实施(微解、短解、长解、新解),这四个阶段对问题的整个解决过程进行分层,也就是说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结合这四方面展开课堂设计,由问题的简单程度向难一步一步进行设计,形成一种“层次型”的问题创设方法,以这种方法来打开学生的思路,最终让学生的思路紧随教学的实施进度[1]。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其中有一个是求解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节引入问题,在很早以前,有个王子为公主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宫殿,这个建筑以三角形图案为主,一共100层,并且镶嵌了很多玻璃制品,首先设置由浅到难的问题,1.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用了多少玻璃制品吗?这个问题是最简单的列式计算即1+2+3...+100来计算;2.图案中第一层到99层一共有多少玻璃制品?这个问题也比较简单之间按照1+2+3...+99来计算;3.图案中第一层到n层一共有多少玻璃制品,涉及到以上两个问题,就是1+2+3...+n,此时引出公式(1+n)×n+2;4.开始引入今天要讲解的内容,等差数列的计算方法,通过层次型的问题情境创设,让学生自然的进入到该知识的学习中,并将学生的思维通过牵引方式,直接进入老师设计的场景中,紧跟教师的教学脚步,这种层次型的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用非常大。因此,适当的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能够帮助教师正确的引领学生课堂中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到探究的“角色”中,通过这种探究问题的方式,实现学生知识的构建。

二、新教材背景下创设“悬疑型”问题情境

在新教材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问题情境创设,创设一个悬疑型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该种方法无论运用在哪个学科,实现的学习效果都非常明显,这是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而“悬疑型”教学方法正是抓住这一特点来刺激学生心理,让学生带着超强的好奇心来探索知识,从而激发他们思维的灵敏度,让学生顺其自然的进入到设定的情境中[2]。例如:在学习“函数”这一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留下一个小小的悬念,让学生拿出一张纸,然后对折十次,此时可以告诉学生这张纸在没有对折之前是0.1mm,如果继续对折,折到27次以后,它的厚度将会比世界第一峰还要高,世纪第一峰的高度(8848m),此时设下一个非常想去验证的问题,进而引出要讲解的数学知识。关于函数对该的论述是y=b×an,也就是说y=0.0001×27得出13442的结果,从数字上看是在第一峰的高度之上,此时学生心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认为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从而不知不觉的进入到函数的学习中,这种悬疑型的问题情境设计,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不再单调,从而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心理更加强烈。

三、新教材背景下创设“趣味型”的问题情境

在新教材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中设置问题情境时,创设一个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3]。但在实际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问题”,至于情境只是一种辅助,这种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想通过改变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通过“趣味性”的问题创设,让学生改变对学习枯燥的看法,以问题的创设增加知识的趣味度和新鲜度。例如:在学习“函数”时候,老师可以引入一个趣味性的故事,在一个巨大的草地上,草地长度为190米,活动内容是由草坪的一端走向另一端,谁先到达终点方可成为赢家,期间参赛者眼睛要被蒙上,听起来这个游戏非常有趣。可是同学们很难想到所有的参赛者都不会走到终点,这是由于蒙眼走路的时候和正常走路是不一样的,由于人们习惯走路的时候一只脚走出的距离与另一只脚走的距离有偏差,正式这一点的偏差导致人们走出的道路形成一个大圆圈,这是学生们很难想到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进入函数知识,设某个参赛者两脚踏线间相隔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当人在打圈时,圆圈的半径y与步差x为如下的关系:y =0.14/x (0

四、新教材背景下创设“矛盾型”问题情境

在新教材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中创设-个矛盾性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和解决矛盾,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孔子曾说过矛盾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矛盾为起点,有矛盾才有思维,经过思考才能解疑[4]。探索知识的思想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是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这也说明创设“矛盾型”教学情境,可以改变以往的机械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并运用知识,这也是新教材的实施宗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根据教学的特点,适当的设置合理的障碍,让学生去寻找答案,从而形成对疑难问题积极思索的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对看似矛盾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引导学生发生质疑,以此来提高学生看待事物、接受事物的个性创造。例如:在学习“等式与不等式”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进行讲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不等关系,以天气预报说明,明天早晨最低温度为7℃,明天白天最高温度是13℃,此时可以用7℃≤t≤13℃,在设计理解等式与不等式过程中寻找矛盾存在之处,通过设计等式与不等式之间的矛盾,吸引学生进行思考,并从矛盾中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5]。另外,对以上两种概念进行对比,对比相关概念、知识点、性质等方面的关联,并找出他们之间存在的矛盾,通过建立矛盾关系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且记忆更深刻,在相关内容的对比中,知识能够越研究越通彻,越学习掌握知识的深度就越简单。

结束语:在新教材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合理科学的数学问题情境对教学的实施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让学生进入问题探究的“角色”,而且还有利于提升整节课的实施效果,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创设问题的时候,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构建知识架构,不断思索,进而实现自我的良性发展。总之,在新教育形式以及新教材实施的推动下,高中数学老师对教学材料进行深入挖掘,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转变能力为主,积极营造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另外,高中数学教师通过不同的故事引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在这种形式下展开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贤萍萍.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23.

[2]王桂芹.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数学,2023,(05):32-34+48.

[3]林芬芳.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数学课堂如何巧妙设计问题探析[J].高考,2022,(25):23-26.

[4]梁长春.打造数学课堂文化味挖掘立德树人切入点——以《导数的概念》教学情境设计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20):29-34.

[5]韩国铉.探讨“问题伴学”下的高中数学情境设计模式[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