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8
/ 2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宋秉霞

  甘肃省靖远县大芦镇庄口初级中学  730618.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大部分学生在数学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畏难心理。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的动力。对于初中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并实行差异化教学,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想要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关键在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否可以发挥有效的价值作用,以合作为主的教学方式是否可以在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这两方面直接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在初中数学课堂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科目的理解,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与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

一、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讲授数学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知识。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教师在讲台上面大声讲,学生在座位上静静听的局面。课堂上的互动是教师简单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大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往往没有参与教学活动机会。如果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都有互动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让课堂氛围变得活泼有趣,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实现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之间提供了交流和探究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加强互动的频次,在按照教师设计的主题进行活动探究时,每位学生还能及时将自己有疑问的问题提出来,由小组其他成员一起互动探究,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很大的多边性特征,例如学生和小组以及教师相互之间的帮助可以更好地实现多边互助。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组织者以及引导者,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探究能力。

(三)活跃数学课堂的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听课状态和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活跃数学课堂的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不断进行交流。这样数学课堂的氛围才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数学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也能充分参与其中。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也不用担心因为讲错话而受到批评,学生的身心处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也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这与学生的思维认知通常会出现一定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集体探究抽象的数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各个小组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同,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路,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以“认识三角形”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设计“生活中的实物形状是三角形”或者“三角形的特征”这类合作探究主题,让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找打答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比如以“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为例,很多学生由于立体空间感差,因此在学习立体几何的内容时往往觉得难度非常大。针对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立体几何图形,同时画出立体几何图形的三视图。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从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发散思维。并且,学生在制作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会时时沟通和交流,不断分享自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营造教学情境,促进小组的协作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营造数学情境进行教学,可以将学生比较陌生的问题放到一个学生熟知的环境中。通过特定的环境作为课堂的媒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营造的教学情境要具备知识性以及趣味性两方面的特征,如果只有趣味性没有知识性,教学情境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如果只有知识性没有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营造教学情境时,要兼顾这两方面的特征,同时考虑小组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例如以“函数”的学习为例,其中有一道关于摩天轮场景的数学问题,这种场景通常对城市的学生来说比较常见,但是农村的学生可能都没有见过。如果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采用与学生格格不入的生活场景,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不利。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学生的函数错题进行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从小组成员做的错题中选择一个作为典型,让学生演示自己做错题目的过程,其他小组对解题过程进行纠错,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函数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科学合理分组,设计差异化教学

受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接受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会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小组成员学习水平不均的情况。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地合理分组,是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遵循同组异质的原则,即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使每个小组不同层次学生的数量相同。小组成员的人数最好保持在五人左右,这样的人数构成比较适当,可以充分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有交流的机会。

比如在开展“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应用为主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可以向学优生请教,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优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优生的学习能力和内容进行拔高。例如在设计分层任务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优生绘制二元一次方程的函数图像,引导学生比较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学优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能获得很大的进步。当学困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基础性的学习内容之后,可以和学优生一起解决难度较高的数学题目。当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根据小组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设计差异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使每一位同学在课堂中都有收获。

三、结语

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学好数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很多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弱,数学基础薄弱,在学习数学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树雷.“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1):32-34.

[2]胡宝琳.浅谈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1):62-64.

[3]黄富英.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J].学周刊,2023,(3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