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品质与中学生阅读理解关系之教学案例——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Unit4Reading and Thinking(A successful Failure)

/ 2

思维品质与中学生阅读理解关系之教学案例——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Unit4Reading and Thinking(A successful Failure)

李庆芳  尹传仁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第一中学   435200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Unit4-Adversity and Courage,属于“人与自然”的主题。其中,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主题是 Explore the spirit of adventure,主语篇“A successful failure”包含 3则日记,从 Perce  Blackborow的角度,分别记述了“我”如何加入冒险队、途中遭遇的困难及船员们如何自救。学生通过阅读,体会主人公的经历和感受;并进一步分析人物品质,深入探究主题意义“冒险精神”。同时,通过语篇学习,在语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主题词汇。

二、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通过阅读这次南极探险历程中的几个重要事件,理解 Ernest Shackleton与船员们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分析不同人物的言行,了解主要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性格品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探讨探险家的冒险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以乐观和坚毅的态度面对人生的逆境和挫折。

三、教学过程

(一)Step 1: Warm-up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主题图和主题引言,引出单元话题;

2.激活学生有关冒险、勇气等相关词汇和知识;

3.帮助学生做好单元阅读语言和话题的准备,并形成阅读期待;

4.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Step 2: Lead-in

1.引导学生体会“南极探险”所要求的的条件,初步体会 “探险精神”是什么;

2.进一步激活话题词汇和知识,对文本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三)Step 3:Reading-read for the basic information and details

1.组织学生略读文本,引导学生初步获取文本背景信息,并通过略读提取文本的中心思想。

2.再组织学生细读文本,通过问题链的方式,梳理Perce 加入探险队、途中遇难以及自救过程的相关信息,为下一环节的人物情感和品质分析做铺垫。

3.引导学生基于文本所给的事实性的细节信息,思考少年Perce 在南极探险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4.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特征,并从文本中找出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四)Step 4:Summary

1.引导学生回扣标题,思考标题所隐含的意义;

2.引导学生内化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输出,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思维品质与中学生阅读理解关系

本堂课由词汇引入到问题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学生从故事中explore核心问题,如;what makes a good leader?进而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无论身处什么身份,都应该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同时,本文还对文本进行了表层和深层问题进行了剖析。例如,日记形式更具真实性、选择船员Perce的日记,是因为他的年纪与学生年龄相仿,易引发学生共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发现, 阅读理解作为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考察学生对书面语篇的理解能力,涵盖了对语篇内容和结构的全面把握,以及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阐释和评价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深入剖析阅读文本之后,需要针对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着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因为这两者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思维品质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搭建框架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提升思维水平,使他们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较强思考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引导他们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从而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阅读理解教学,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如何再阅读理解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助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和成长的引路人。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应以问题为引导,以文本为支撑,将阅读教学转变为一场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思维之旅。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分析和推理文本,提出浅层次问题,以帮助他们掌握文本的基本特点和逻辑关系。例如,教师可以提问:“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个观点的?”等。这样的问题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他们的逻辑性思维。

其次,教师应提出深层次问题,引导学生总结信息,构建新知识,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如何进一步拓展这个话题?”、“这个观点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最后,教师甚至应指导学生提出批判性问题与观点,并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是否全面?是否存在局限性?”、“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等。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反思,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可能会设计过多的浅层次问题,使得学生只是忙于寻找信息点,而没有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这无疑是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种阻碍。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兼顾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既要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逻辑结构,又要激发他们的创新和批判思维,从而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郝宏丽.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J].学苑教育,2022,(31):47-48+51.

[2]蔡莹莹.思维品质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抛锚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3]李欣洋.指向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2.

[4]韦继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广西教育,2022,(08):114-11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