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习惯养成育人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农村中小学生习惯养成育人策略

王玉娟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镇中心小学  山东淄博  256100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育主要目的,习惯养成育人本就是教育活动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主张将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培养渗透于教学活动中,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建构学科知识的同时,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兼具良好的道德品质,以此来助力于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农村中小学生习惯养成育人近年来也深受关注,而本文也是就其策略展开了实践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生;习惯养成;育人

引言

    叶圣陶先生有提到过:“教育本就是习惯的培养。”中小学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奠基阶段,也是学生生理、心理发育变化重要阶段,是学生接受习惯养成、道德品质育人的黄金时期。可是,就当下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来看,还是有不少教师存在重智轻育的现象,学生习惯养成育人工作尚未有效落,直接对学生后续学习及成长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笔者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榜样示范,注重言传身教

列宁层提到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也有提到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榜样对于人的影响是较大的。中小学生本就年龄尚小,更容易被他人所影响,所以要想做好农村中小学生习惯养成育人工作,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榜样的作用,借助自身良好行为习惯、言行举止来对学生展开潜移默化的熏陶及教育,这样才能起到较为良好的育人效果。在此期间,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严于律己、以身立教,借助自身榜样力量来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这样才能有较大的说服力及感染力,无形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要想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师自然不能只是嘴去说服、教育学生,反而应当以身作则以自身实际行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校园内发现垃圾主动弯腰捡起,这样学生在看到后自然会无意识养成爱护卫生环境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考虑到中小学生好胜心、竞争意识较强等特点,教师还可以在习惯养成育人期间,在学生身边发现“榜样”,通过树立学习之星、礼仪之星等典范来有效提升习惯养成育人效果。

二、宽严相济,以爱感化学生

    农村中小学生习惯养成育人工作要想高质量推进,还需教师在工作期间宽严相济,以爱来对学生进行感化[1]。正所谓德高为师,宽容不仅仅是一种仁慈及关爱,同时也是一种信任及激励,很多学生在犯错之后会出现自责、恐慌等情绪,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教师的宽容,这个时候教师若直接对其进行指责,学生自然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更甚至还会走向教师对立面、抵触教师教育及指导。因此,有效的育人策略要求教师在工作期间以宽容的心态来加强对犯错学生的引导,这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改过自新的重要方法。例如,对于班级学困生,为了能够促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即可另辟蹊径,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可以是卫生、劳动、集体活动等方面的优点,然后再基于此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及肯定,并且说出自己的期待“希望他能在学习上也这么努力”,这样学生上进心自然能够得到有效激励,有效助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养成,从而切实提升习惯养成育人效果。

三、强化训练,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现如今农村学生分布面较为广泛,而学生家长文化素质相较于城市而言较低,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采用的方法较为滞后,过分关注孩子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习惯养成,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不少中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为此,农村中小学生习惯养成育人工作要想有序推进,教师还需强化对中小学生的训练,让其在训练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推进:首先,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小培养、从细节着手,所以对于农村中小学生习惯养成育人工作,教师可以先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及规范训练,借助校规、班规来对学生习惯进行规范,这样也能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例如,可以制定集体不拥挤、不喧哗、待人要有礼貌、做人要讲卫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一系列行为规范,这样就能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约束,真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次,农村中小学生习惯养成离不开班级、队会这一主阵地,所以班主任可以积极开展班会、队会等一系列活动,同时将习惯养成渗透到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这样就能提升习惯养成效果。最后,还需从点滴细节中抓习惯养成,如不随地乱丢垃圾、回到家不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珍惜食物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因此,教师可以在习惯养成育人过程中指导学生从小事着手、从生活点滴着手[2]

四、开展多样化活动,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对于农村中小学生而言,习惯养成较为重要的方法就是训练,而丰富多样的活动则能有效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以此来达到较为理想的育人效果。为此,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想真正做好习惯养成育人工作,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贴近学生生活、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3]。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纪律、安全、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活动,这能有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安全及卫生习惯;亦或者是积极开展“学雷锋标兵”评选活动、“和谐校园诚信你我”故事会比赛活动、“家庭垃圾分类”比赛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在其感兴趣的活动参与中真正践行这些良好习惯,从而有效提升习惯养成育人效果。

五、家校结合,保障学生习惯养成

   农村中小学,大多数生源均是源自于周边农村或者是外来打工的流动人口,这些家长大多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忽视了习惯养成,而家庭教育又对学生习惯养成起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为此,农村中小学生习惯养成育人效果要想得以提升,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这也是确保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通过家校有效沟通来真正引导学生家长意识到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以此来及时纠正学生家长唯分数论错误理念,并且将家庭教育在习惯养成中的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从而提升育人实效。例如,农村中小学可以积极开展家长听专题讲座,借由这一方式来及时解答家长在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疑惑,以此来获得家长对于习惯养成育人工作的支持及配合。此外,还可以借助社交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网络渠道来为学生家长传输正确的习惯养成教育方法,借此来提高学生家长习惯养成教育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将习惯养成教育从学校延伸拓展到学生家庭,以此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习惯养成育人效果,有效助力于学生成长及进步[4]

六、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生行管养成是育人工作中的重点,也是一项长期、系统化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其艰巨性,在工作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等原则来创新教育理念及策略,真正关注学生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发展,并且将其渗透于整个教学全过程中,这样才能促使农村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及品质,有效提升养成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葛正花.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与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2020,(20):201.

[2]陈明周.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界,2020,(04):78-79.

[3]温永光.论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89-190.

[4]陈发良.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及对策[J].学周刊,2017,(3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