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民法案例教学新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3

课程思政视角下民法案例教学新探

高焰民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540

摘要:高校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融入民法案例教学具有重要性、必要性,案例教学、课程思政教育仍存在问题,必须改革。通过全真案例展示教学育人过程,寓价值观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  民法 案例教学 新探

民法是法学专业的必修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高校法学教育、课程思政关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法学专业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寓价值观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民法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一 课程思政融入民法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

1、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铸魂目标,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需要

高校是培养全方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要场所,法律事务专业既要重视法律技能教育,又要关注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学目标之基础,课程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对民法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推动思政教育渗透到民法专业课程始终,促使“法律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教育”有效衔接。

2、是发挥其学科优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需要

法学原本就有育人功能的优势,法学教育蕴含着对意识形态的塑造与完善之意,公平、正义、诚信、爱国等价值原色,具有德育的天然优势。基于民法学科的专业特性与内在价值属性,其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更显突出。案例教学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和交流,师生在共同探讨案例过程中形成了和谐、相互激发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研讨,实现教师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课程思政教育的入脑入心、科学化程度。

3、是有效契合法学专业价值需求、提升学生法治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需要

民法课程思政,应当有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人才培养的指示--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案例教学法倡导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分析研究司法案例,提升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孕育法治精神,塑造人格、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更好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悦丽教授指出,民法典立足中国国情,明確弘扬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1]

二 高职法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以偏概全,对课程思政简单化处理

仅选择部分课程开展课程思政,仅选择蕴含思政元素丰富的课程。缺少专职专家名师,专职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量过大,难以从时间上保证潜心研究课程思政,邀请专家做讲座,重在借知名学者的名人效应,内容缺乏内在逻辑联系,实际上是对课程思政的敷衍,严重影响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2、对课程思政做表面文章,不能实现对学生有针对性、有效的价值引领

民法课程教育重在求真,课程思政教育重在求善、美,应当实现真善美有机统一,课程思政与民法专业知识水乳交融。因未能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规律,有些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将思政内容讲解独立出来,导致整个课程出现教学内容分化,课程思政教育碎片化,牵强附会、肤浅,价值引领生硬、杂乱,做表面文章,形式重于内容。不能实现对学生完整系统的价值引领。

3、没有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需要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同时需要各类专业课程教师通力协作,课程思政的开展,存在各自为战,未形成育人合力。从思想认识上看,过去重专业课教学轻思政课教学,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和专业课教师缺乏对思政课的认同,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缺乏交流、合作。为了开展课程思政,有的院校加强了二者的合作,但大多停留在座谈会等浅层次合作,未能形成协同效应。各专业课程之间由于教授的内容差异性大,各专业课程教师思政素养和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均有待提高。从管理体制上看,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协同育人机制未真正构建起来,协同效应未真正形成。

三 高职民法教学改革内容、目标:

(一)改革内容

1.民法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协调

民法贯穿始终的诚实信用、公平、平等、自愿、公序良俗和绿色原则等民法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法总论部分的转化和表达。

民法分论中的具体制度均是根植于基本国情,以解决中国问题为中心的制度设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融入民事立法、司法。

2.民法研习方法与课程思政研习方法相互融合

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法学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民法将课程思政价值引领、人格塑造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民事法律问题是民法教学的必由之路。让学生在真实社会生活、案例情景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改革目标

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重视过程性评价

教学全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学价值观。重视过程性评价,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公平正义教育思政教育目标,提升法律素养,法律实践技能。

2.树立课程思政观念,完善教学目标

法学教师,应养成课程思政自觉,成为传授专业知识的教书匠,更要立志成为塑造学生品性的“大先生”,法学教育课程思政改革,在于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目标。把家国情怀、法治素养、人格养成等价值引领目标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实现法学课程专业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提升法学专业德法兼修目标的效果,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人才。

3.优化教学模式,深挖教学资源

加强民法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实现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思政嵌入模式。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民法课程深入挖掘民法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构建课程思政改革的联动机制,发挥合力作用。要构建法学实践教学环节与德育知识体系的“结合点”,在润物无声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道德良知与家国情怀。

坚决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进一步推动法学专业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高职民法案例教学

民法典是首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典的法律。其总则编第九条创制极具时代特色的基本原则-“绿色原则”,核心价值包含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融入物权编、合同编和侵权责任编等分则之中--物权行使的绿色限制,合同履行的绿色义务,侵权责任的绿色底线,把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并列为行为人的民事责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用法治手段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王轶教授:民法典总则编第一章郑重写下了绿色原则。在分编中,绿色原则被进一步予以落实和体现,绿色原则已经深深渗透到民法典每一条法律条文中[2]。吕忠梅教授:中国民法典“绿色原则”的创制,“绿色条款”的体系化设计,都是世界首创的“中国方案”,具有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大意义。[3]刘云生教授:“绿色原则”不仅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实现代际公平![4]张璐认为:绿色原则是民法典积极回应现代社会问题的体现[5]

试以绿色原则为例:课程思政实施过程-

1.课前预习:通过超星电脑端发布PPT课件、电子教案、课前准备,推荐徐国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等书籍,引导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2.线下授课:让学生了解、认识绿色原则的含义、确立绿色原则的意义,开展师生互动。

第一:案例导入-提出问题

广东法院网:2023年6月-比特币“挖矿”合同违反绿色原则应认定无效

-某科技公司与某资讯公司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2021年5月,某科技公司与某资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约定资讯公司为科技公司提供比特币“挖矿”的P盘服务,并对服务收费标准、支付方式、违约金等进行约定。后科技公司认为资讯公司未按约定继续提供P盘服务构成违约,向法院起诉要求资讯公司返还已支付的服务费;资讯公司反诉,要求科技公司支付剩余服务费。

裁判结果: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比特币“挖矿”活动耗电量和碳排放量巨大,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挖矿”合同违背《民法典》关于绿色原则和公序良俗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由此涉及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故判决驳回双方的诉讼请求。

典型意义:人民法院对“挖矿”合同效力依法予以否定性评价,彰显法院助力绿色发展,积极稳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鲜明态度,有利于引导企业增强环保意识,摒弃高耗能活动,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引导学生思考: 为何这些年山清澈、水秀美、空气质量提高、天空蔚蓝? (多媒体展示)

第二:组织研讨,小组探究:按照平时合作学习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研讨,由一名主报告人各作主题报告;然后由二名主题评论人对此评论;主报告人对此作出回应;任课教师作总体评论。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第三:教师讲评、理论升华:引导学生对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认同,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养成环境法律义务,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付诸实际行动。

第四:启发提问--思政点睛:1、使学生掌握民法典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绿色至上”的立法理念;2、让学生深刻认识绿色原则与“和谐”价值观的关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坚定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自信,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通过案例理解绿色原则在处理中国本土案件时的价值引领功能!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感,达致“将思想政治之盐融入学校教育之汤”的效果。

第五:课后作业--巩固提升:

要求学生写出一篇1000字的民法绿色原则的读后感

第六:教学反思-培智铸魂:教师能将全真案例与民法典相结合,注重引导启发,注重价值融入,学生在法理中明辨情理,在专业中养成信仰,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 结束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当持之以恒。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思政化”,是根子上的教育,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教学融为一体、协同推进。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上好课程思政,教师是关键,教师应先成为自己的山,再去找心里的海,肩负助推学生从“自然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变的育人使命,要在学与用上下功夫、教与研上下功夫、道与术上下功夫、教育情怀上下功夫。内容为王,育人为本!厚积薄发,把精深民法讲得深入浅出,把宏大思政讲得有滋有味!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让课程思政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为促进新时代法学教育改革,培养造就信念坚定、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民法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法表达:周悦丽解码民法典[N].《光明日報》, 2020-06-06.

[2]王轶:《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N].《光明日报》,2020-10-28.

[3]吕忠梅:《民法典“绿色原则”的纳入意味着什么?》[N].<人民政协报》,2020-06月-04.

[4]刘云生:《民法典为什么尊崇“绿色原则”?》[N].《深圳特区报》,2021-03-09.

[5]张璐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配套案例与解读》[M].北京:法律出版社,第22页.2021年11月第一版.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N].北京日报,2014-01-13.

作者介绍:高焰民,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文系2023年粤高职公安司法与公共管理教指委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项目《课程思政融入民法案例教学实践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3YL38)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