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支架  讲好故事——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巧借支架 讲好故事——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策略

张韵

上海市宝山区南大实验学校 上海 200436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第一学段的“表达与交流”板块中提出:学生要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从这里可以看出,讲故事是学生口语表达的起步。而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技能,还能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口语表达;巧借支架;讲故事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其现状

(一)“口语表达”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

口语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体现。语文学科不仅是对文字的理解和阅读,还是一门语言交流的学科。此外,良好的口语表达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中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小学生“口语表达”的现状分析

讲故事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自由度很高。但是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1、开头讲完就不知道如何继续了;2、可以继续讲,但容易张冠李戴,语序颠三倒四;3、能讲完,但会遗漏重要的情节。

(三)问题归因分析

1.不知道如何去讲

这一问题的产生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没有老师的引领,他们对于课文的内容把握不清,没有在自己的脑子里理清一条思路,不清楚文章的结构脉络。导致在讲故事的时候,脑袋里空空如也,只对课文开头有一个大概印象。

2.条理不清

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够,分析、整合、处理等思维能力不足,如果没有课上教师恰当的点拨和引导,就容易出现语序混乱,条理不清的现象。

3.遗漏情节

低年级学生整体感知能力不强,词句积累较少,语言表达经验不足,把握故事的重点内容难度较大,导致讲故事想到哪讲到哪,就容易出现在讲述过程中遗漏重要情节或者跑题的现象。

二、发展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与策略

(一)提供思路,读好故事

《蜘蛛开店》是一个充满乐趣的故事,讲述了一只蜘蛛在一个孤独而无聊的环境中,经历了三次挑战,从“顾客”中学到了如何卖口罩、围巾和袜子,并且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又要让他们感受到心灵的滋养。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讲故事。要想达到语言应用的目的,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因此,教师要以“读”为中心,找出故事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并针对教材中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循着自己的思维,梳理、提炼、概括整篇论文的结构,进而在“最接近发展区域”内进行处理和转换,建立起一个阅读框架,并推动“读”的层次发展。

在教学中,通过问问题:1、蜘蛛想卖什么?2、哪些顾客来了?3、最终结果如何?指导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文章,提炼出文章中的重要内容,并将零散的信息串联形成完整的课文学习框架,构成更具体的故事结构:卖口罩→河马→一整天;卖围巾→长颈鹿→一个星期;卖袜子→蜈蚣→吓跑了。然后,根据这些阅读信息梳理出课文的框架。再按照文本结构,仔细阅读剧情,学生会发现这三个剧情都是“反复型”的写作特点,这样在他们的脑海中就理清了一条故事线。

(二)搭建支架,讲好故事

1.依托思维导图,厘清故事顺序

思维导图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能将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又能清晰地划分层次,使学生能够将关键词、图像、颜色等有效地联系起来,使思维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把文章的框架变成一张形象的图表,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根据《蜘蛛开店》课后练习中的第一道题:朗读课文。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在课堂上出示了这张思维导图。

通过观察思维导图,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一级阶梯对应的是开店的类型,比如说“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然后“卖口罩”则对应河马,“卖围巾”对应长颈鹿,“卖袜子”对应蜈蚣,将蜘蛛网和关键字结合起来,直观提示故事结构。教师可以将“一整天”、“一个星期”、“一个月”等关键字组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宏观的框架,然后运用思维导图中的技巧,将这些信息串联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这样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就不会出现颠三倒四的情况。2.情境想象,丰富故事语言

讲故事就是在故事文本的前提下,对故事进行处理和创作的过程。在讲述过程中,不仅要清楚明白,还要将有趣的故事描述得栩栩如生,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言语水平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可以配合图片来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学生能够在想象、重构和表现中,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话语模式和故事编码,并在其内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课文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一个场景中的人物进行设想,其中包含是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思考,怎样互动的。

3.创设情境,增添故事色彩

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当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不断地去探索。讲故事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活动,而且是一种情境性,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因此,在讲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造一个生动、逼真、形象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理解故事。

《蜘蛛开店》是一个充满深意的童话故事,它的语言生动有趣,情节复杂,适合讲述和表演。在“讲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故事大王挑战赛”的情境,让学生在“故事大王挑战赛”中表演,根据内容提示:怎么想的?挂上怎样的招牌?哪位顾客来了?结果如何?把故事讲给在场的“观众”听,让学生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能更好地表现自己。

三、发展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成效与思考

(一)实践的成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基本解决了学生在讲故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有方法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让他们知道故事该讲什么。借助思维导图,厘清故事的结构和脉络,避免学生在讲故事时出现颠三倒四,遗漏情节的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揣摩人物心理,让学生跳出背诵课文的桎梏,使他们能会讲、愿讲、大胆讲故事。当然,授课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遗憾的,对于学生讲故事之后的评价这一块,我没有考虑全面,以至于学生之间的互评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点评别人。

(二)发展的思考

学生“讲故事”的评价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支架,在“讲故事”的教学中必不可少。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故事的特点,优化评价策略,定位好评价要素,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既充分肯定学生讲故事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根据不足,制定相应的策略,渗透指导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愉快的过程中,学会讲故事,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

考文献:

[1]刘珺.深度学习视野下低年级语文“1+3”生本课堂教学策略探究——以《蜘蛛开店》为例[C]//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届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展评活动论文集(学术论文).第三届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展评活动论文集(学术论文),2022:887-892.

[2]俞立芳.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的有效应用[J].学苑教育,2020(15):27.

[3]张情情.在童话阅读教学中寻求童言发展的契机——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