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学生文化自信——统编小学语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阅读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学生文化自信——统编小学语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阅读教学实践

翁美玲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永湖镇新民小学

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统编小学语文大量教材反映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语文课程在建立文化自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优势——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热爱汉语,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积淀丰厚文化底蕴。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线教师通过阅读去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其蕴藏的思想和价值,对提升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去感受、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教学;文化自信;教学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是课程内容主题。主要载体为汉字、书法,成语、格言警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古代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阅读教学中引导热爱汉语,感受其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汲取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一、以声传情、以读促悟

古代诗词和文言文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编版教材选择的诗词名篇和名言名句脍炙人口,既有文化内涵,又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因此诵读优秀诗文时要求注重节奏感,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诗词三首》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七言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是宋词,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词的节奏与韵律,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员齐读、个人朗读等各种形式,感受诗文趣味和韵味,体验节奏和情感。在指导朗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文章眼睛,抓富有表现的词语,渗透技巧,用关键字词中引导学生以小见大,理解古诗词的意蕴和情感,两首诗词共有的“忽”字表现所见情境变化之快,朗读的技巧(重音)就在这品析词句中自然而入。

发挥想象,带着画面去读。通过借助生活的积累,想象“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场面:夏天经常出现乌云密布,疾风骤雨转瞬晴空万里的情况;“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和“路转溪桥忽见”展现的清幽愉悦,令人神往的旅途。教师还能借用借助视频、动图巧设情境,课件出示相应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音乐响起时引导学生一一诵读,以此领悟诗文大意。

二、形式多变、激发情感

在课堂上,教师以文本分析为主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统编教材学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历史人物故事,哲人故事、中国古今寓言故事、中国神话传说、成语故事等,都具有美好的情境。《伯牙鼓琴》赞扬了伟大的友谊,《书戴嵩画牛》感受并学习其中蕴含的古人智慧,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立足学生实际,课后鼓励学生将故事讲给他人听,注重语文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在课堂上,可采用各种小游戏、创设情境表演、分角色讲故事、情景对话、现场报道等学生喜爱的形式,激发学生情感。如《回乡偶书》可采用双人表演方式,前期以小组为单位写剧本,可展现光阴荏在,久客他乡的伤感或重回家乡的喜悦亲切;要求有具体动作和语言,剧本完成后选两人表演。一人演“少小离家老大回的”的“老大”,一人演“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儿童,两组相互映衬,趣味十足。

阅读解决生活问题的故事,尤其是中华智慧故事,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古人的思考的方法,尝试运用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表达故事中的道理。阅读《纸的发明》,用画思维导图等方式,简洁清楚地画出蔡恒改良造纸术的过程,学习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体会联系生活大胆猜想、小心验证、严谨推理等思维方法。不同类型的的文章灵活运用不同的情境、任务群和方法,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兼顾“教材”、“学生”和“设计教学方法”三点,让课堂教学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三、拓展内容、丰富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古诗文核心内涵和精神,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课外资料去丰富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师教授《古诗词三首》时,介绍两位词人苏轼和辛弃疾,感受他们高洁的情操,让学生自发喜爱、学习优秀历史人物的品质;可再深入展示宋朝繁荣的文化教育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建立文化自信。

课堂教学中,推荐给学生与课文配套的书籍,注重遴选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着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如学习《故宫》中穿插播放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后推荐阅读《故宫文物之美》;《京剧趣谈》可选取最有趣片段让学生欣赏,再推荐对应书目《京剧趣谈》,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文化的丰富多彩,能主动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

在阅读课中,教师借助经典著作开展阅读活动,指导学生了解并吸收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把图书进行归类,分为文学历史和百科类,能更高效地指导学生,并及时做好阅读记录,每星期安排一名同学分享自己的“文化之旅”,相信在长期熏陶下,能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

教师要考虑立足学情,因地制宜,从学生实践或兴趣出发,把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把家乡文化探究做为主题。笔者在周五安排一堂课,挑选了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以引导者身份跟学生们一起阅读,将有关资料制成 课件,让学生更好了解,安排几个大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如书法课问题:你知道哪些书法家?他们有哪些趣事?你认为成为书法家需要什么条件?主动扩大阅读的文化领域。以单元和学期为界,充分利用图书角、图书馆、互联网、乡村生活场景、文化场馆等,参观物质文化遗产,在课堂上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传统节日节气、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和传说等;积极挖掘戏曲、书法、古代篆刻、绘画、刺绣、泥塑、民乐等文化活动;探寻日常生活中龙凤、松竹梅兰等中华文化意象,体验、感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积累运用,感受魅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学生阅读可以积累成语典故、格言警句、俗语等,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师生在日常交流中融入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用起来是对传承文化的有效贯彻。如六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是十二个艺术类成语,中国许多成语有专门的小故事,要求学生分主题梳理并尝试运用到日常读说写活动中,增强表达效果。在《家乡风俗》这活动里,引导学生引用古诗文,讲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阅读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短论、简评,结合校园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学习有理有据地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班级内根据实际情况特意设计一些活动。如诗词墙、成语墙、春天读诗会、古诗词方言专场、诗配画、树叶书签制作、专场主题故事会、课本剧、看图猜成语、年度十大热词、书法鉴赏等活动,可以在班级教室里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小结

在语文实践中,教师作为教学的“摆渡人”,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帮助学生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积累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 自信。

参考文献

[1]孟艳.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 品位经典,2020( 09) .

[2]马轶男,罗璇,周莲斐.“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J].课外语 文,2020(2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