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音乐剧作品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3
/ 2

新课标背景下音乐剧作品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价值

张振东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将音乐剧作品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当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湘艺版的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分析,结合新课标探究音乐剧作品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价值,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为国家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剧作品;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价值 

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了艺术课程将以音乐与美术作为两大主要课程,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作为“小三门”,进而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音乐剧作为一类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不但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舞美等多种艺术元素,还因其别具一格的叙事性艺术特点,能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音乐剧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之间的互相融合以及音乐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将音乐剧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对音乐剧作品的分析与整体感知——以湘艺版为例

(一)分析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关音乐剧的作品十分稀少,在湘艺版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只在二年级上册第五课出现了音乐剧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歌曲《Do Re Me》,且仅仅做为听赏片段,并没有进行关于音乐剧知识的普及。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出现了音乐剧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歌曲《雪绒花》,也只是单纯作为一个演唱的环节进行教学。而在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出现的音乐剧《猫》中的《回忆》,下方有一小部分音乐剧《猫》的剧情介绍。另外,五年级上册第九课和六年级下册第八课分别加入了《乌鸦与狐狸》《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两部音乐童话剧,有表演,台词,音乐等多种音乐剧元素。以上便是湘艺版中小学音乐教材当中所出现的所有音乐剧作品。

(二)整体感知

以上这些作品远远不够学生们充分了解到音乐剧的相关知识,也无法完全体现音乐剧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价值。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教材当中的音乐知识板块,额外补充介绍了京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等这些艺术表演形式。其中,音乐剧的音乐知识板块出现在《回忆》这首作品的下方,介绍中提到了音乐剧最突出的一大特点:“集‘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音乐舞台戏剧。”可见,作为舶来品的音乐剧在我国的音乐教育行业也有其一定的发展空间,其教学价值也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二、基于以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探究音乐剧作品的教学价值

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我们从三维目标成功跨越到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核心素养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四个方面。而利用音乐剧的特性进行音乐剧作品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审美感知 

由于音乐剧其本身是一门拥有多种音乐元素并且不断与时俱进的艺术种类,所以学生们可以在听赏音乐剧作品的过程当中,通过观察去发现当下最令自己耳目一新的特征,可能是某一片段中的音乐,也可能是某一片段中的舞蹈、戏剧、舞美等等,例如在听赏音乐剧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歌曲片段《Do Re Me》时,有充满音乐启蒙色彩的声乐,也有简单活泼的舞蹈,更有音乐剧电影独特的影视技术,将萨尔兹堡的美丽风景作为整个片段的背景等等。通过不断挖掘音乐剧中的各个元素,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美、感知美,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这也正是核心素养当中对学生们审美感知的培养。

(二)艺术表现

在音乐剧作品当中,如果要完成整个表演,学生不仅要掌握“唱”这一方面,还需要掌握舞蹈、台词以及表演时的情感等等,并将这些技能充分结合。学生们可以先通过观赏再进行模仿来尽可能地完成表演,在观赏与模仿的过程当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表现出丰富的表演形式,促使学生多方面展现自己的音乐天赋,而经过多次反复练习这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学生们不但能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也能使学生们的想象力与艺术表现力得到提升。

(三)创意实践

戏剧是音乐剧的主要元素之一,有戏剧那么就一定会有剧本,在音乐剧当中也是如此,通过剧本中的“戏”从而进入到舞台上的“演”,其戏剧的作用可以为音乐剧营造氛围以及增添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让音乐剧所表达的内容更直白地传达给观众,提高观众们对音乐剧的理解,感受更多的音乐情感。而简单的剧本创编,也可以带到教学当中来,例如在湘艺版中小学教材中,六年级下册第八课中的音乐童话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就要求学生们大胆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去进行简单的剧本填词。在学习了解音乐剧的基本知识后,学生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编写属于自己的童话剧本,这不仅能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也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四)文化理解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音乐剧的形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多,其艺术内涵的丰富性也不断增加,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反映了人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多种具有时代色彩的独特内涵。例如湘艺版中小学教材中的《雪绒花》,该曲目是奥地利的一首民歌,同时也是当地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该曲目贯穿了整个音乐剧《音乐之声》,体现了剧中不愿向纳粹所屈服的奥地利人民的爱国情怀,这也是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独特内涵。像这种具有独特内涵的音乐剧数不胜数,将这类音乐剧作品纳入教材当中也能反映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

三、如何提升音乐剧作品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价值

(一)纳入更多国内外经典音乐剧作品作为教学基础

目前为止,音乐剧作品在中小学音乐教材当中的数量屈指可数,因此,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收集更多欧美国家优秀的音乐剧作品,比如:《悲惨世界》、《怪物史莱克》、《歌剧魅影》、《小王子》、《俄克拉荷马》、《芝加哥》等等。另外,自音乐剧这类艺术形式传入我国后,我们国家的音乐剧事业也不断发展,优秀的原创音乐剧作品也逐渐增加,比如:《蝶》、《金沙》、《钢的琴》、《虎门销烟》等等。尽可能多地将这些作品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当中,让学生们在学习了解音乐剧的时候,有更多的材料进行听赏学习,满足学生们对不同音乐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空间,在教学空间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展现音乐剧应有的教学价值。

(二)合理运用各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师需要合理地将各学科的知识运用在教学当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解性学习。首先,在教学前应该掺入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分析音乐剧当中的人物形象,促使学生感受人物情感、在表演中代入人物情感。也可以分析人物处境,在不同环境下,人物应该是怎样的情绪,引导学生在感受身临其境的同时再结合自身日常生活的经验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次,将音乐剧中的“表演”、“舞蹈”、“舞美”等和“声乐”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将特长发挥出来,展现每个学生都不一样的独特魅力。

总之,音乐剧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剧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不同音乐剧所展现的时代特点,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音乐剧,教师应该不断发掘音乐剧的教学价值,为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庆梅.音乐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戏剧之家,2020(31):85-86.

[2]余丹红,刘沛,杜宏斌.分合中的义务教育艺术新课标——核心素养与目标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05):145-148.

[3]郭宇.我国音乐剧教学的本土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3(01):63-67.

[4]赖景琼.中学音乐课堂音乐剧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3(0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