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新生儿PICC置入术后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针对性护理对新生儿PICC置入术后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雷静 王婷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新生儿PICC置入术后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本院进行PICC置入术的新生儿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新生儿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前,两组新生儿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两组新生儿静脉血流速度均慢于置管前(P<0.05),且试验组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新生儿PICC置入术后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血栓发生率,加快其静脉血液流速,对提高新生儿治疗效果和改善疾病预后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新生儿;血栓发生率;血流速度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本院进行PICC植入术的4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年龄(13.17±3.62)d,顺产8例,剖宫产13例;试验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12.26±3.25)d,顺产9例,剖宫产12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出生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患儿入院时,责任护士向监护人阐述患儿的病情及实施PICC置入术的优势、必要性,以及PICC置入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包括室内环境、设施布置、医护人员、规章制度)及患儿的治疗措施。PICC置管前,PICC专科护士充分了解患儿病情,掌握患儿血小板数值及凝血功能,并利用超声检查掌握患儿的血管情况;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全面消毒,穿刺时需要用到的耗材做到即开即用,操作者手部严格消毒。PICC置管后,责任护士每天检查患儿的敷料、纱布情况并适时更换,防止敷料、纱布受到污染引起患儿发生感染;日常密切关注患儿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皮肤颜色变化、体温变化及置管侧有无水肿等现象,发现异常及时汇报;每次用药时都要检查患儿管道畅通状况,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导管维护流程,确保回抽、冲管、封管等操作准确无误;为确保导管尖端位置不变,需要每日进行导管外测量,每日安排双人复核,确保测量准确无误,防止导管异位;每日对导管留置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立即拔除。

1.2.2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2.1针对性护理培训与考核由取得PICC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为本科室具有PICC理论基础的护士制定并实施规范的培训、示教和考核方案,通过讲课、示教和考核的形式强化护士对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认知,规范护士导管维护、脉压式正压冲管、封管等操作,强化护士标准“六步”洗手法和局部消毒法,增强无菌操作观念。

1.2.2.2预防感染的护理在严格无菌操作和每日更换纱布等耗材的前提下静脉输入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也可在置管部位涂抹莫匹罗星软膏以预防感染发生。

1.2.2.3预防静脉炎的护理为确保穿刺的准确性、减少穿刺次数,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行可视性穿刺操作,导管的型号要根据患儿的血管粗细适当选择,插管操作保持匀速缓慢,同时沿静脉走向外涂抹喜辽妥软膏以预防静脉炎发生。在置管完成后,采用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确保导管尖端位置合适。

1.2.2.4预防血栓护理每日监测患儿置管侧上肢静脉血流情况、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同时使用肝素预防血栓形成。定期协助患儿置管侧肢体进行适度活动,如:每日辅助患儿完成手指屈伸活动、握拳和放松动作、旋转手腕和屈肘运动,每个动作每日2次,每次3min,活动时要避免患儿肢体大幅度活动。

1.3评价指标

两组新生儿置管后血栓发生率的比较;两组新生儿置管前后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置管后血栓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新生儿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新生儿置管后血栓发生率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血栓发生率

试验组

21

1(4.76)

对照组

21

7(33.33)

χ2

-

3.371

P值

-

0.007

2.2两组新生儿置管前后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置管前,两组新生儿静脉血流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两组新生儿静脉血流速度均慢于置管前(P<0.05),且试验组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新生儿置管前后静脉血流速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置管前

置管后

t值

P值

试验组

21

12.85±3.26

10.65±2.94

3.257

<0.001

对照组

21

12.69±3.17

8.92±2.81

5.767

<0.001

t值

-

0.213

2.745

-

-

P值

-

0.414

0.003

-

-

3讨论

综上,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新生儿PICC置入术后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血栓发生率,加快其静脉血液流速,对提高新生儿治疗效果和改善疾病预后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丽娟,徐兵,戴明红,等.危险因素评估下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PICC静脉炎预防效果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3,48(9):1278-1281.

[2]刘洋,安琪.针对性护理预防新生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后血栓的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703-704.

[3]许佳佳,赵颖.针对性护理预防新生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后血栓的价值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2,28(13):4-6.

[4]曲宏佳.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和护理效果及措施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