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家国情怀的渗透——省级课题“家国情怀在高中语文教刘永森 李明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试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家国情怀的渗透——省级课题“家国情怀在高中语文教刘永森 李明亮

学中的培养研究”课题组

内容摘要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培养是高中语文学科素养的要求。语文和历史学科相比,语文隐性,需渗透和感悟。爱国、责任、爱民、奉献、思家念亲、传承传统文化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范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和途径有:诵读培养学生气质,积累运用素材内化提升其素养,开发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在阅读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在作文“参与”和升华中增强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和意志。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家国情怀    渗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其实,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培养也是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十分切合语文教学内容,操作性、实践性、可行性强。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部分内容就是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落实及细化。普通高中的课程目标就有“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的内容我们指导学生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坚持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这个指向其实就是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当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推行实施,让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意识到学科思政一体化,语文教学亦担当重任。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是语文学科思政的重要部分。

语文与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区别何在?

“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的核心素养之一,现行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

相对于历史学科,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并没有在字面上提出家国情怀,但其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部分内容就是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落实及细化。普通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就有“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的内容我们指导学生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坚持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比较得知,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历史显得更为直接、显性,语文大多是隐性的,需要指导学生去感悟、领会。

语文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概念如何界定?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对自己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那么,高中语文教学中哪些主题或者资源属于家国情怀范畴呢?第一,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国家的最纯朴最原始的热爱。文学史上古代那些忧国忧民的诗文,现当代文学史上那些爱国的作品。如:《苏武传》、《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无衣》。第二,责任担当。责任和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培育其责任担当的使命感是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如:《沁园春﹒长沙》、《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三,热爱人民、为民族奉献。如:《长征胜利万岁》、《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等等。第四,热爱家乡、爱亲人、思家念亲。生于斯、长于斯,对自己的家乡、家人最为熟悉。在家乡的滋养下、亲人的关爱呵护中成长,一个人热爱家乡、思家念亲是本能,也应培养、激发。如:《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故都的秋》、《陈情表》、《项脊轩志》等等。第五,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言古诗词的过程就是在学习、传承传统文化。这样的文章很多,如《论语》、《孟子》等等,不一一列举。“文以载道”,学文就在学“道”。语文课程中,通过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学习以及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

1.在指导诵读中培养学生气质。指导诵读让学生在朗诵中升腾起对祖国名川大山瑰丽景色的热爱,让学生在美读中感悟作者或者主人公那拳拳的爱国之心,让学生在诵读中领会主人公的爱岗敬业、责任担当,让学生在诵读中升腾起对人民当家作主后的自豪和欢喜。

2.指导学生在对作文素材的积累运用中内化提升其素养。目前,时值两个百年接续的关键阶段,青年是时代的生力军,是国家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指导学生在对家国情怀、责任担当、青年奋斗等作文素材的积累运用中提升学生素养,让学生在写作中内化素养、储备知识。用爱国、担当、奋斗的素材去激励青年学生,指导他们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3.从教材文本中开发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在阅读教学的推进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课文是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的统一,其中就有相当多的阅读资源值得开发。课堂上要么从导入起步,要么从走近作者生发,要么直接从对课文文本内容的探究中开展,要么兼而有之,因课因文本制宜地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

4.在作文的“参与”和作文升华中增强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和意志。

国家要求青年学生关注时代,融入现实生活,作文时要有当代青年学生的身份意识。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对考生的参与意识、身份意识要求高。高中生的作文以议论文居多,几乎所有的作文都可以联系当代青年,为了提升学生作文的格局,作文在结尾深化阶段最好都要融入家国情怀。

总之,我们要明白家国情怀的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因地制宜”地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历史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 [2] 《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22日第3版

课题项目】该文为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 2022年度课题“家国情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研究”(SGH22Y0973)的研究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