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养正·地方文化融入思政一体化教学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6
/ 2

童蒙养正·地方文化融入思政一体化教学路径研究

汤柳霞

绍兴市上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摘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结合地方文化,将思政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日常生活、特色活动是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立场、品德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的根本遵循。分析当下品格教育中“系统缺乏、方式单一”的问题出发,我园从系统规划入手,在实践创新中践行,在环境、课程、活动和日常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充分汲取地方资源的鲜活养分,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开展符合幼儿学习方式的教育教学,最终实现“童蒙养正”的目标。

〖关键词〗思政育人  品格塑造  实践 

“童蒙养正”源于儒家儿童教育思想,意为在儿童阶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园方向,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幼儿“品德启蒙”指标纳入其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教育者要帮助幼儿“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寻根究源,重思问题

当前思政育人越来越被幼儿园重视,逐渐成为课程和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在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呢?

(一)育人体系不完善,经验获得被动零散

思政教育大多数依附教师的个人素养,源自教师自身生活经验的零散认知。这样的随机教育模式一方面并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经验,是孩子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随机的内容选择,使思政课程的内容窄化,缺乏广度和深度,幼儿经验的习得零散。

(二)育人形式单一化,品格塑造流于表面

教师对思政教育类课程、资源而引发的活动主要实施方式为通过图片、视频等给儿童讲一些有关的传统文化、社会功德的内容,如历史典故、英雄事迹;或者走马观花式参观文化古迹、红色基地等。这样的内容显然与儿童认知特点、学习特点不相符,忽视了儿童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学习方式,致使儿童对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品格塑造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思政育人对儿童发展和品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和“思政育人问题凸显”之间的矛盾,赋予了“童蒙养正·创新思政育人新模式”新的探索价值。那么,我园是如何基于儿童经验、利用上虞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儿童品格塑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呢?我们将从顶层设计开始,借助上虞地方环境、文化、历史,探寻符合幼儿的思政育人新模式。

二、推陈出新,重塑策略

幼儿园阶段是儿童品格塑造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面对问题,我们重新审视思政育人课程目标、资源、课程、活动,尝试一体化协同育人探究,将育人目标内化,将育人资源转化为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实践、操作、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达成爱身边的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理解尊重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则,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体现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理的精神,为培养幼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1]

    (一)在系统规划中全方位育人

1.阶梯化制定思政育人目标体系

幼儿园阶段的到底可以塑造幼儿哪些品格?如何让教师零散的教育点成为幼儿品德教育中有体系的生长点?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链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园教课部、教育教学部、保教部三部门协同,制定我园思政育人目标体系,从社会品德和个性品德两方面,分年龄段阶梯化的呈现,如结合地方文化进行的“爱家乡”目标进行不同年龄段的分解。

3-4岁:

1能说出自己家的街道、小区等信息,爱生活的地方。

2.喜欢家乡的景、物、对家乡的大事件感兴趣。

3.热爱身边的动、植物,喜欢家乡的特产、美食。

4-5岁:

1.能说出自己家乡的名称,知道有代表性的物产和景观。

2.爱家乡人、事、物、景,为家乡发展感到高兴。

3.欣赏家乡美的事物,关心家乡热点事件,了解家乡简单的民俗文化。

5-6岁:

1.愿为集体做事,取得集体荣誉而感到自豪,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

2.知道的家乡的环境特色,了解环境与人们的关系。

3.解自己家乡独特的物产、风土人情。

4.对家乡的孝德文化、青瓷文化、梁祝文化、民俗文化有初步的认知。

2.全面化梳理思政课程资源地图

无论是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验,还是良好行为品格的塑造,都与幼儿的生活和身边的资源息息相关,幼儿通过与身边的资源的互动,在发现、探究、解惑的课程探究中获取经验生长。那么身边到底有哪些资源能为幼儿品格塑造提供帮助呢?幼儿园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从社会公共资源、文化节日资源、自然资源三方面将上虞地方资源进行了梳理。(如表一)

表一:地方文化思政课程资源地图(节选)

资源类别

具体资源列举

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

社会

公共

资源

中华孝德园、曹娥庙

1.通过孝德园各个场馆,了解上虞各镇的特色与特产,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

2.观赏特色建筑、和石碉群了解景区的文化特色。(如:雕刻、图案、虞舜故事)

3.感受家乡的孝德文化,践行日行一孝活动,开展孝德课程。

4.体验家乡的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十八里景观带

1.了解曹娥江的地理位置、曹娥江中丰富的水生植物,开展保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教育。

2.了解江边的设施、设备以及曹娥江上桥的发展,为家乡的建设感到自豪。

3.利用地域资源设计并开展各类活动(如:马拉松、徒步、研学……),培养幼儿勇气、坚毅等品质。

    3.分层次实施思政育人课程内容

思政教育内涵丰富,道德品质、家国情怀、人文历史等,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有机整体。幼儿品格塑造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课程的实施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形象的体验,这不仅是一个品格形成的过程,也是不断满足儿童需求的过程,需要将课程资源转会为儿童经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架构主题,实施探究。为此,幼儿园高屋建瓴,立足于全过程育人的基础,开展分层次的课程推进,爱身边人——爱家乡——爱祖国的不断扩大,将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在课程探究中得以升华。

如小班年段通过《过新年了》的主题,了解当地过年的简单习俗和文化,知道新年就意味着长大一岁,要更懂事。中班年段通过主题《上虞我的家》了解家乡民俗民风、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对家乡的名人、美景、特色感兴趣,为家乡的发展感到自豪。大班《我的祖国叫中国》,知道我的祖国叫中国,知道祖国的各种特色和代表。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二)在实践创新中全过程育人

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教育实践,是幼儿品格塑造的关键,我将以思政教育和上虞地域文化资源相结合为例,进行阐述。

1.以课程为基,“环境”之力萌生家乡自豪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领域内容与要求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幼儿园的家乡情感教育采用直观教学为主,用走访、参观、体验等方式探究,如中班年段开展的《我的家乡上虞》,目标定位为:

(1)了解上虞的民俗民风(上虞方言等)、名胜古迹、特产及名人,知道上虞是一个美丽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2)能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乡风景、名胜、建筑等的认识和感受。

(3)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体验做上虞人的自豪,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围绕目标幼儿对上虞的一江两岸、上虞的乡镇特色、上虞的旅游鲜果等进行项目化探究,通过海报制作将对家乡的认知、情感外化。活动最后,孩子们还和老师一起集体创作了儿歌,加深对美丽家乡的切身感受,为自己是一个上虞人而感到自豪,进一步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创编儿歌:《上虞娃》

我是上虞娃,上虞是我家,名胜古迹多,风景美如画,二十一世纪,面貌变化大,
新路宽又宽,路边建大厦,信义广场好,四季都有花,曹娥江母亲河,江里有鱼虾,
步行街真热闹,市民大道更繁华,孝德园游人多,风味小吃名声大,
百官广场夜景美,彩色灯光顶呱呱,我是上虞娃,上虞是我家,
爱我上虞做贡献,我们要做好娃娃,好娃娃

2.以研学为要,“红色”之路赓续爱国情怀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为厚植幼儿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除了课程推进以外,我们推出了“红心向党”系列研学活动。

◎大班年段为培养幼儿爱国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能力,组织了为期两天的“军人梦 名族魂”军旅研学活动,孩子们在教官带领下训练军姿动作,学习整理内务。本次活动在孩子们心间种下爱国的种子,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克服苦难的心态,为进入小学阶段获得良好的过渡和支持。

◎中班年段推出了“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研学活动,我们将研学地址选在“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祝温村,孩子们不仅在农事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不易,获得对食物的尊重和珍惜,也增强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在参观祝温村,聆听讲解中的过程中渗透民族精神,根植红色基因。

3.以节庆为展,“民俗”之光传承优秀文化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3]

幼儿园秉承“过好中国节”的理念,通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在看、听、学、做中增加师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传统文化落地生根。如清明活动,篇章一“知来历 话清明”了解清明的清明习俗,篇章二“做艾饺 品清明”在操作体验中感知清明习俗,篇章三“听故事 知历史”听爷爷奶奶讲历史故事,了解上虞的前世今生。篇章四“知感恩 追思忆”制作礼物、缅怀先烈。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了解了清明由来,知道了上虞的红色故事,更学会了感恩,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将地方文化资源纳入幼儿园思政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就地取材,让教学资源可视化、可操作化,丰富了思政教学内容,拓展了思政教学途径,捋顺了思政教学递进,最终实现“童蒙养正”的目标,塑造幼儿良好品格,提高幼儿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1] 《儿童品格塑造幼儿园德育课程指导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虞莉莉主编,2023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摘自《央广网》,2018年8月21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