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7
/ 2

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萨仁其力莫格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职业中学

摘要: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农学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通过分析中职农学教育的特点,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服务意识和挖掘思政触点。实践表明,这些策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农学类专业不仅是传授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平台,更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育不仅需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中有效实施思政教育,以期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农业技术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对农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农学类专业作为培养农村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理念和方法亟待更新和改革。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农学类专业课程,是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思政教育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农学类专业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农业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思政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和科研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农学知识和技能,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1]

2.中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中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课程思政需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追求卓越。课程思政还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并具备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的能力[2]

3.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3.1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强化价值引领,明确学习目标。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农业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服务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认识到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塑造自我、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习兴趣。在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如通过讲述农业领域的先进典型、优秀人物事迹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农学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思政建设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通过组织参观农业基地、开展农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品质。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应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观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

3.2提高学生服务意识

通过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的融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农学类专业的社会价值和服务方向。例如,在讲述农业技术时,可以强调这些技术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方面的应用,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服务意识。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科技推广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服务他人的过程和乐趣,从而加深对服务意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思政课堂,通过开展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服务意识。例如,可以讨论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关心农民需求、提供技术支持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服务热情和创新思维。学校可以与企业、社区等合作,建立服务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机会和平台。

3.3挖掘思政触点,形成协同效应

挖掘思政触点需要紧密结合农学类专业的特点。农学作为研究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等方面的科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应注重融入农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形成协同效应是思政建设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融合,使思政元素自然渗透到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要构建多元化的思政实践平台,如组织学生参与农业实践活动、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还应注重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作为思政建设的重要主体,应具备深厚的思政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4.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农学类专业课程中。例如,在植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农业经济学等课程中,通过案例讲解、问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农业生产的生态价值、科技含量以及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激发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兴趣和热情。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也是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一环。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农业实践活动,如参与农作物种植、管理、收割等过程,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农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参与农业政策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农村和农业发展现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结语

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者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并将其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评估反馈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出既懂技术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农业技术人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发展,也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青.中职农学专业课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2,(08):74-75.

[2]何应涛.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34):212-213.

[3]伍咏梅.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农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