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1
/ 2

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杨丽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成都市   610017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在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间,共收治ICU重症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配,形成两个各含30人的组别,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接受了标准的护理流程,而后者则接受了预见性护理的干预。通过对比研究,我们评估了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应护理措施后的临床心理学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提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方面显示出明显的效果,并且显著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这种护理策略极具潜力在更广泛的临床环境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ICU重症患者;心理指标;并发症

面对ICU重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其病情的严峻性以及治疗和护理过程的高度复杂性与风险性,使得护理方法的精心挑选成为影响患者恢复进程和控制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预见性护理这一创新的护理方式应运而生,其核心在于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旨在减缓并发症的出现并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本项研究致力于评估并对比预见性护理与传统常规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实际成效,目的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照,促进患者护理质量的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研究中,我们精心挑选了本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期间接收的60名符合ICU重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他们的年龄跨度从25至75岁,平均年龄为50岁(标准差5.5岁),且均未患有其他严重并发症。为了确保研究的有效性,这些患者经过随机分配,形成了人数相等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人。经过初步分析,确认这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等基线特征上匹配良好,确保了研究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病情监测、药物管理、基础护理等。研究组则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风险评估作为预见性护理的起始步骤,对于保障ICU重症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在此阶段,护理团队运用精湛的评估技巧及工具集,深入剖析患者的医疗状况、心理状态与生理反应,综合体征观察、病史梳理和实验室数据分析,借助于他们的临床智慧,进行精准的健康评估,以便捕捉患者目前所处的健康层面并洞察潜在的危险。

(2)心理干预是预见性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病情的严峻性、治疗的艰辛与不熟悉的环境等因素,ICU的重症患者可能会遭遇如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这些负面心态有可能不仅妨碍治疗成效,还可能加剧其健康状况的恶化。鉴于此,护理团队采取心理疏导和认知行为疗法等策略,旨在缓和患者的情绪困扰,并激发他们克服疾病的决心与希望。

(3)并发症预防是预见性护理的重点之一。面对ICU中因病程复杂、疗程延长和免疫能力衰减等因素而增加的多种并发症风险,护理专业人员针对个体患者的独特状况,制定并实施细致的预防策略。举例来说,他们会周期性地帮助长期卧床的病人进行翻身和肌肉按摩,以此预防压疮;对于那些呼吸不畅的病人,则会强化呼吸道的管理措施,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可能。

(4)营养支持是预见性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受到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的影响,ICU的重症患者常常面临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障碍等问题,这可能导致他们的营养摄入量不足,影响恢复进程。为此,护理工作人员会综合考量每位患者的营养现状及其特定需求,精心设计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在这一方案中,会精选那些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吸收的食材,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必需的热量和关键性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护理人员还会持续监测患者的饮食反应,并适时调整其饮食方案,从而确保营养的充分供应,支持患者的康复之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临床心理学指标(SAS、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SAS和SDS评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心理学指标情况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 1两组临床心理学指标情况 ( x±s ,分 )

组别

例数(n )

阶段

SA

SD

研究组

30

护理前

65.02±10.14

65.21±10.42

护理后

43.21±5.44

42.12±5.33

对照组

30

护理前

65.78±10.58

65.77±10.12

护理后

31.23±8.55

30.66±8.33

t

6.4750

6.3472

P

<0.05

<0.05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情况

研究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1例,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8例,总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6.405,P<0.05)。

2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情况[n(%)]

组别

例数(n

感染

导管脱落

压疮

总并发症率

研究组

30

0(0)

0(0)

1(8.11)

1(3.33)#

对照组

30

3(10.00)

3(10.00)

2(6.67)

8(26.67)

2

1.4035

1.4035

0.0000

4.7059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ICU中,重症患者的病情往往是一段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旅程,似乎每个患者都像是一艘在暴风雨中努力航行的小船,而护理工作便是在这场风暴中进行精密导航的过程,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判断力与迅速的应变能力[1]。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预见性护理成为了那盏照亮患者前行道路的灯塔,带给他们希望与安全感[2]

“预见”是预见性护理的核心概念,它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仔细观察患者当前的状况,还要能够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这种方式涉及到通过周密的观察和评估,提前侦察患者在身体和心理层面上的细微变动,并据此制订出更为精确的护理方案,旨在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并为其康复铺平道路[3]

在心理护理方面,预见性护理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应严峻的病情和非日常的环境压力,ICU重症患者可能会经历剧烈的焦虑和抑郁,而预见性护理通过实施如心理辅导和认知行为疗法等专业干预措施,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决心,这一点从SAS和SDS评分结果的显著改善中便可见一斑[4]

在预防并发症的过程中,预见性护理再次证明了它的独特价值。护理人员通过周全的风险评估,能够精确地识别患者面临的并发症风险,并据此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这种前瞻性的护理措施不仅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疗开支。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等。

参考文献:

[1]李豆敏,韩静.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对比[J].贵州医药,2023,47(12):1983-1984.

[2]郭彦军,王海播.集束化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3):1911-1915.

[3]徐萌萌,王婷婷.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08):988-991.

[4]宋莹.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ICU重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9):119-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