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朱爱民

身份证号码:3212021982XXXX2411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采取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基础结构强度,保障后续施工有序展开。本文从前期准备、泥浆池开挖及泥浆制备、护筒埋设、钻孔及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浆液灌注角度出发,阐述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要点。旨在提高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稳定及安全,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1前期准备

1.1勘察及设计

在勘察阶段,应充分掌握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及水文特征,结合各项参数及信息,综合工程建设要求及行业规范,明确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深度、直径、数量及位置等,提高设计科学性及可行性。

1.2设备准备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环节涉及多种设备。在施工环节展开前,需做好设备性能检查,确保设备功能完善,接线良好,性能达标。此外,还应展开设备试运行,记录设备试运行信息。如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检修措施,故障解决后再投入使用。

1.3材料准备

材料因素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应做好材料质量检查,确保材料性能及参数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当材料进场后,应统一存放在指定位置,避免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出现变质,确保材料码放有序,便如及时投入使用,提高施工效率,营造有序施工现场环境。

2泥浆开挖及泥浆制备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钻孔环节涉及泥浆,泥浆由粘土、膨润土、水及添加剂共同组成,具有清洁功能、冷却功能、润滑功能及护壁功能。施工人员应在施工现场开挖泥浆池及泥浆浆沟,保障泥浆高效利用。在泥浆制备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条件、工艺技术与机械设备等多项要素,科学调整泥浆配合比,提高泥浆循环过程及净化过程的排渣能力,为后续混凝土浆液灌注工作的展开打下坚实基础。在泥浆循环过程中,泥浆可借助泵送系统注入桩孔内,再由桩孔底部抽出,钻渣可由泥浆排出。泥浆稠度是一项重要控制对象,如泥浆稠度过低,就会影响钻渣清理能力,钻渣无法及时带出,孔底沉渣过多影响后续施工质量,孔壁保护作用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导致孔壁坍塌。如泥浆稠度过高,钻孔过程中将会面临较大的阻力,钻孔速度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会损坏钻具。施工人员应确保泥浆稠度适宜,保障钻孔环节有序展开[1]

3护筒埋设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孔深较高,受地下水因素影响及孔壁土体因素影响,孔壁易出现坍塌现象,导致施工环节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为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应做好护筒埋设工作,借助护筒进一步降低孔壁坍塌问题发生几率,保障施工环节更加安全。除此之外,借助护筒还可降低地表水对孔壁造成的影响,使桩体更加稳定,保护孔口部位,避免钻孔过程受到外界干扰或污染,引导钻头保障钻孔过程更加稳定连续。在护筒埋设过程中,顶部应高出地表30cm。

4钻孔及清孔

4.1钻孔

在钻孔环节展开前,施工人员需移动钻机,将钻机与护筒中心保持一致,确保钻机结构平衡稳定,利用全站仪等设备展开位置校准。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应展开砂石泵调试,确保砂石泵功能正常,泥浆及钻渣及时排出,避免钻孔阶段出现堵塞现象。在调试过程中,还应检查砂石泵水流及压力等各项参数是否达标,如出现异常现象需及时处理。第二,在钻孔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保障钻孔过程的稳定性,缓慢提升钻头转速及钻头压力。在钻头初期下放过程中,应缓慢转动,轻轻按压,随后不断提升转速及压力。针对钻孔过程中出现的淤泥及淤泥质土而言,应将钻孔速度控制在1m/min以下,避免出现塌孔等问题。针对钻孔过程中出现的粘土层而言,应科学调整泥浆比重,提高孔壁整体稳定性。如钻孔过程中出现塌孔、斜孔、卡钻等问题,需暂停钻孔作业,再采取相应的补救手段,修复完成后再展开后续钻孔作业[2]

4.2清孔

在钻孔过程中,应及时展开钻渣清理,提高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质量与整体稳定性。当清孔完成后,需做好沉渣厚度检测。针对端承桩,沉渣厚度应保持在0.1m以下。针对摩擦桩,沉渣厚度应保持在0.3m以下。此外,在清孔过程中,泥浆密度、含砂率及粘度等各项参数也应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也应加强清孔阶段安全管理,清孔完成后再移动钻机。

5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5.1钢筋笼制作

在钢筋笼制作环节中,施工人员应结合设计图纸内容,提高制作环节的规范性。例如,针对钢筋表面出现的锈蚀问题,需借助专业设备展开锈迹部位清理,随后再实施钢筋笼制作。针对钢筋笼主筋,如长度未满足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要求,则应借助焊接及机械连接的方式增加主筋长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应强化连接部位质量控制,确保接口相互错开,避免连接不合理引起质量缺陷。此外,还应尽可能的降低钢筋笼制作环节受到的外界压力,避免外界压力过大导致钢筋笼损坏。

5.2钢筋笼安装

在钢筋笼安装工作展开前,施工人员需借助专业的检测装置判断桩孔各项参数是否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在检测过程中,检测对象主要包括孔径、孔倾斜度等。在钢筋笼下放阶段,应确保垂直稳定避免钢筋笼与孔壁发生碰撞。如钢筋笼卡在孔壁上方,则应通过旋转的方式脱离,再垂直下放,不可施加外力,避免出现孔壁坍塌等问题。

6混凝土浆液灌注

6.1混凝土浆液配置

当钢筋笼下放后,需展开混凝土浆液灌注。为提高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应科学配置混凝土浆液,结合各项实验结果与设计要求,保障混凝土浆液性能达标,加强各项参数控制。例如,混凝土浆液塌落度应保持在0.18m至0.22m间。

6.2导管位置调整

导管埋设深度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成装质量联系密切。在首次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埋设置混凝土灌注面1m以下。在后续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埋设在混凝土液面2m至6m以下,以保障混凝土灌注过程连续稳定,避免钻渣及其他垃圾进入混凝土中[3]

6.3首批混凝土浆液灌注

在首批混凝土浆液灌注工作展开前,为避免泥浆及钻渣进入导管中,可将隔水栓放置在导管内堵住料斗,将导管放置在距孔底0.3m至0.5m的距离,保障首批灌注的混凝土浆液能够全面覆盖导管,避免泥浆渗入。当料斗装满混凝土后,再移出堵口,随后实施首批混凝土浆液灌注。

6.4混凝土浆液连续灌注

在混凝土浆液连续灌注过程中,应避免暂停时间超过30min,保障灌注过程稳定持续,降低断桩问题发生几率。当首批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借助专业测量装置掌握混凝土浆液上升高度,随后向上提升导管,但导管不可提升至混凝土液面以上。在导管提升前,还应做好相应的探测工作,以提升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成装质量。在混凝土浆液灌注过程中,灌注高度应超出设计高度的0.5m至1m,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顶部位结构强度。

结语:综上所述,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至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可提高建筑工程基础结构稳定性及强度,为后续主体施工环节展开打下坚实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优势显著,施工涉及多道工序,施工人员应立足整体,充分掌握各道工序施工要求和施工要点,结合各项工艺技术应用要求,保障施工环节高效展开。同时,要积极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按期完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黄修山.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探析——以某地下一层停车场项目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4,(01):97-99.

[2]王英.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建材,2023,49(08):112-114.

[3]曲延康.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0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