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问题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问题设计研究

潘鑫

溧阳市埭头中学 江苏 常州 213300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那么在当前历史教学中,如何既能提高课堂效率,设计核心问题,培育核心素养,这是历史教学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学科素养   核心问题设计    历史教学研究

一、实践困惑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我们从接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至今,仍处于初步理解宏观概念阶段。

叶小兵教授说:“核心素养是个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和跨学科的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是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和关键能力”。

历史课堂中的核心问题的设置是教学中学生深入了解所学知识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本核心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以及思考,好的问题的设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但现实教学中的课堂问题存在一些短板:一是课堂设计问题多而琐碎。二是问题杂而随意。三是问题设置不当。四是太多无价值的判断性问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一线历史教师急需思考:在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最终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性品质和关键能力?所以,笔者综合以上因素,围绕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问题设计进行实践研究,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想法。

二、实践设想

叶小兵教授曾经说到,好的课堂问题应该具备一些特征:第一,围绕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第二,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第三,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第四,问题有一定的疑难性,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第五,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又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经过努力是可以回答的。

“教学设计时,要仔细分析每个学习专题的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选择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采取多种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通过对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带动对整个学习专题的探讨和认识。”因此,教师在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基础上,要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核心问题设计上有以下实践想法:

(一)重视主题教学,围绕主题设计核心问题。

问题设计应紧扣课程标准,围绕一课的主题设计核心问题。问题应选在课堂教学知识的重点处、难点处、新旧知识的转化处,以及学生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能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

以纲要上册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为例,以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时代性为主题,培育学生时空观和家国情怀,设计核心问题如下:

核心问题1:历家国之痛——分析他们生活时代,反思时弊;

核心问题2:怀家国之忧——探寻“经世”之良方,梳理不同思想主张、归纳共性的思想内容,找出主要的思想指向;

核心问题3:观家国之运——他们的经世致用思想有没有发挥作用?为什么?

通过核心问题设计,结合教材和史料,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育学生达成家国情怀目标: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二)重核心问题的内在逻辑性。

核心问题设计从提问内容看,要能激活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体会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从提问对象看,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情趣、认知能力等有所差异,我们需要设计出适应其需要的问题和问题链,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设问技术层面看,问题要有逻辑性、层次性,做到表述清晰,循序渐进,能分层逐步提高设问的难度、深度。

如在学习纲要下册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这课时,探讨启蒙思想的内在逻辑,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1)“启蒙运动”的助推器是什么?(2)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是什么?(3)谁破坏了自然权利?  (4)怎样重建自然权利?(5)怎样保障自然权利?

展示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后一一揭示:自然科学发展——自然权利——人性本恶——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分权制衡、法治。

笔者从时空观念入手,利用唯物史观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设计内在关联紧密问题,展示史料,提高逻辑思辨性,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认同历史。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素养

(三)重情境创设,重史料的对比与甄别。

课堂提问要能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注意,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主要方法:通过生动规范的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利用视频、录音、多媒体设计等途径,预设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也可选用经典的文字材料或纪实照片、图片等营造历史现场,构建问题场景。创设合理情境,选取恰当史料,让学生通过史料了解历史,理解时代特征。通过史料的甄别、解读,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史料实证素养,达成正确历史解释的素养高度。

三、实践感悟。

魏勇老师在《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中写到好的核心问题的特征:第一,好的问题具有挑战性;第二,好的问题自然地包含基础知识;第三,好的问题具有延续性。通过笔者的实践研究,大致思考并归纳了设计“历史核心问题”的四步备课流程:第一,研读课标、教材、学生,确立主题;第二,清晰目标,设问题链;第三,分析学情,设置情境;第四,展示史料,感悟升华,达成素养。

鉴于以上实践思考,笔者感觉,历史课是需要精心打造的,教学设计是可以有章法可循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贯彻课标,以核心问题为依托去培育学生的素养。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我们的历史课堂有更多可追求的目标,会有更多的好想法可付诸实践,也会有更多的培养素养途径等我们去探索,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拓展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我们未来的历史课堂也必定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月版

2、《开明国语课本》,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叶圣陶,2005.1月版

3、《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教与学——理解、应用、发展维果斯基的观点》,黄都,《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9期

4、《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

5、《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魏勇,2016.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