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青年教师成长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农村初中青年教师成长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胡小江

  桐庐县江南初级中学 浙江 杭州 311507

摘要:教师成长的高度,将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高度。而青年教师培养,始终是学校整体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在现实情境下,却面临着“目标动力培养不足,意识淡薄”“成长服务管理不足,发展滞缓”“展示平台搭建不足,寂寂无闻”等问题。本文通过“三式指引下的目标动力培养”“三型助推下的组织管理服务”“三类亮相下的展示平台搭建”的三维成长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以此,从“无序”到“有序”,助推研修样态打造;从“被动”到“主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从“弱势”到“强势”,助长学校品牌搭建。

关键词:青年教师  成长支持系统  三式指引  三型助推  三类亮相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教育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实情境的倒逼,不断助推着农村初中青年教师培养路径的实化与创新,推动着育师体系的重构。一种与农村初中教师培养相适应的、以师为本的、以教师成长为主要目标的新型培养模式正在实践中得到重建。

但是,教师培养工程知易行难。作为一所县域农村初中,受制于地缘因素,教师流动性历年居高不下,随着教师的持续外流,对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每年都有青年教师补给进入学校教师队伍,这一部分教师亟需专业的引领与指导。所以,我校的现实问题是:不仅面临着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而且需要快速有效的培养,否则学校整体的教学管理将会遭受严重打击。但是,现实情境下,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却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

一、提出问题

1.目标动力培养不足,教师意识淡薄

作为一所农村初中,我校青年教师竞争意识不强,发展意识淡薄。同时,学校缺乏对青年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界定与指导,导致青年教师对于自身专业规划模糊不清。

2.成长服务管理不足,教师发展滞缓

青年教师的成长必然需要学校主体的参与和统筹,但我校青年教师几乎“自生自灭”,没有培养机制、缺少教师成长服务的组织抓手与载体。致使青年教师发展滞缓,对于发展路径全然不清。

3.展示平台搭建不足,教师寂寂无闻

农村地域的闭塞,导致青年教师缺少展示的空间与机会,只能埋头苦干,队伍建设如同死水一潭。学校缺乏完整、系统、多元的平台打造,致使教师缺乏一定的展示平台供给。

二、实践策略

从“三式”指引下的目标动力培养到“三型”助推下的组织管理服务,再到“三类”亮相下的展示平台搭建,整体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不仅指向于农村初中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有效培养,更充分关注了教师的主动成长。以序列化多维实施的形式,实现教师真实有效的发展。

图1:农村初中青年教师成长支持系统操作框架

(一)领航·驱动·激励:三式指引下的目标动力培养支持系统

1.序列式的目标领航

目标是成长的指向标,关注青年教师的个性发展需求,做真实的、面向个体的领航培养。基于教师的发展内需,每月月初聚焦“微心愿主题”,引导每一位教师在开学初制定个人的个性化发展计划,填写个性微心愿单,并推举“微心愿践行督促员”进行跟踪管理,过程中进行反馈总结、成败归因。

开学初,教科室组织青年教师欣赏《感动中国十大美丽教师》短片,开展《我的教育梦》主题沙龙,从多维度去树立个人目标。得益于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人数较少的优势,学校更便于聚焦每一位教师的发展目标与心愿,并通过“画廊漫步”的形式,进行互相学习、比学赶超,帮助青年教师借鉴并修正自身目标。

2.菜单式的任务驱动

农村初中青年教师较少,在个体任务推进上拥有优势。依据教师目标,引导其自主制定“集体订单”,以便任务型的驱动督促,从而帮助青年教师进行有效的任务指引。当然,“走得快”的教师亦可“加餐”,学校科学分析每一位青年教师的发展目标与成长心愿,对“个性加餐”进行引导帮扶。

在11月“集体订单”中,基于科研能力提升微心愿主题,学校引导青年教师开展讨论,制定集体订单与时限,以此助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同时,由于胡老师自身科研经验丰富,在集体订单上,增加了新的成长规划。这不仅提高了胡老师的自身科研素养,更鼓励了其他教师。

3.进阶式的评价激励

评价激励是使人得以走得更远的有效路径,在表彰激励中,青年教师可以得到长足进步。学校把“有意义的激励”在一个学期中遍及所有教师。专门设立“苗苗达人奖”,进行每月表彰,以此激励表现优秀的教师。同时,为了兼顾能力较弱且进步较大的教师,我们专门设立“芽芽新秀奖”,以此激励进步教师。

在“作业设计与优化能力提升”主题中,刘老师等表现最为优异,获得了当月苗苗达人奖,表彰之余进行了分享。而麻老师进步最大,获得了本月芽芽新秀奖,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均受激励。

(二)指导·引领·协助:三型助推下的组织管理服务支持系统

1.双向型的结对指导

朋辈的帮扶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导师的发展,另一方面更能促进徒弟的成长。学校为每一位有教学指导需求的青年教师配备了“教学导师”,并颁发聘任证书以此进行点对点的帮扶。为每一位有班级管理指导需求的青年教师配备了专属的“管理导师”,依靠朋辈的引领,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比如在9月份开学初,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导师聘任”仪式,当中还融入了拜师献花、导师发言、徒弟发言等趣味环节,在整个和谐有趣的氛围中,这批导师在激动之余也立志要在整个学年中好好帮助自己的徒弟,而徒弟也表示会积极服从导师的指导与督促。

2.联动型的成组引领

人的发展是一场社会性的学习。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需要社会性的合作引领。在小组的组建上,遵从“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尽力扩大小组合作的效度与深度。除了教师自身的学习团体建设,学校也为各个小组配备了专门的随组领导,以便进行更为专业的成长发展。

开学初,全校16位青年教师被平均分配到了四个小组,组员为自己小组分别取了个性化的组名,并通过投票竞选的形式,选出了各组的小组长以及随组领导,进行成组的联动引领。

3.集群型的建队协助

集群型建队协助即针对某一阶段一个共性发展目标,以求更加精准的指导与服务,其特点表现为临时性、集群性。对于共性的发展问题,通过临时组建集群化的协助团队进行有效解决。相比于常态性的联动型互助小组,这种临时性的集群型建队协助将更有利于教师个性发展需要。

比如在1月份的“教学复习效率提升”中,部分教师自我感知难以应对学业检测带来的强大挑战。于是临时组建了集群型的协助队伍,进行阶段性突击破难,小队认真学习、互相扶持,终于在学业检测中得到了可喜的成果。

(三)切磋·跟进·互动:三类亮相下的展示平台搭建支持系统

1.常规类的比试切磋

常规的比试与切磋,有助于教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自开学初,学校制定“每周一讲”计划表,轮流开讲。事前通过导师帮扶、小组协助等形式帮助进行演讲筹划,其他小组评价打分。同时,为了促进教师的各项学习能力的提升,学校也会不定期组织微技能大赛,以此促进教师专项技能的发展。

在一学期中,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七场演讲,演讲主题涉及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同时也组织了各类有关教学与管理的“微技能大赛”,比如教学类的说题大赛、教学设计大赛;管理类的班队课评比、教育管理应急处理大赛等。

2.持续类的展墙跟进

基于教师的个性发展背景,学校专门设立表彰墙,以此鼓励优秀,将个人成长突出、发展进步较大的教师通过最美教师评比”“个人科研成果展”进行橱窗展示。将优秀的个人事迹与业绩进行长时性的表彰,以此表扬优秀教师、激励后进教师。

在一学期中,共评选出十位“美丽教师”,事迹各不相同,有的教学业绩持续领先、有的体育训练工作异常突出等。同时,还增设了三位重点事迹优秀教师,他们分别荣获省优质课一等奖、杰出教育工作者、巾帼文明奖。

3.辐射类的论坛互动

优秀需要辐射与启迪,论坛的搭建有助于教师间的思维碰撞与激励联动。农村初中规模较小,论坛组织更为便捷。根据各阶段教师发展需求,开展不定期的“主题分享”。还可以为每位青年教师发放“教育叙事”记录本,鼓励教师撰写学习叙事,不定期开展“叙事分享”。

如读书活动、教学有一招、班级问题巧解决等“主题分享”。教师们在分享中纷纷表达自己的智慧。在“叙事分享”中,教师纷纷表达自己成长中的故事,从故事中纷纷得到了自我启发与感悟,使众人受益良多。

三、研究成效

(一)从意识淡薄积极参与:教师动力培养日趋高效

青年教师渐渐善于规划、乐于规划,自主设立了各种远景与近景目标,并在目标的驱动下不断努力前行,活跃在各类学术评比与一线工作中,在价值彰显的同时,获得了良性的长效循环。

(二)从发展滞缓快速成长:教师服务管理日益完善

青年教师在学校的各类服务管理供给中不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在各类组织活动中不断生发能力、落实素养。最终,实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精准发力,创生了教师发展的服务管理新样态。

(三)从寂寂无闻乐于亮相:教师平台搭建日臻丰富

有效挖掘和整合了农村初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平台搭建资源,从形式到内涵,形成了皆具本校特色的“高辨识度”的展示支持系统,教师在展示平台的长效助推下,收获着成就,实现了进步。

四、总结思考

教师研修模式的建构与创新,是为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与必由之路。通过本文,希望可以为农村初中青年教师研修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与现实意义。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在拓宽研究广度的同时,加深研究深度,使其更上一层楼,以此更好地助力农村初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清堂.教师研修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09.

2.申军红.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01.

3.陈思明.青年教师成长的路径与方法[J].新教育,2022(34):93-94.姓名:胡小江,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浙江杭州,出生年月:1990年10月27日,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

三式.三型.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