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常见种类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浅谈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常见种类及防治措施

郜万伟

皋兰县秦川镇人民政府 甘肃省 兰州新区 730311

摘要:在我国,随着猪的量产规模不断扩大,猪舍中种植饲养的密度也在逐渐增加。在猪的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病症即为腹泻。数据显示,在导致腹泻的各类原因中,影响最严重的就是病毒性腹泻。这种类型的腹泻不仅会造成猪的生长速度变慢,还可能提升猪的死亡率。为此,本文简要概述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常见种类,重点研究相关病症的防治措施以供行业人士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种类;防治

前言:在生猪养殖业,猪腹泻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猪腹泻,其中病毒性腹泻是最为严重的一种。目前能够引发病毒性腹泻的常见致病原包括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等,对仔猪的危害尤为严重,会导致大量死亡。此外,仔猪感染病毒性腹泻后还会影响其生产表现,从而对经济效益造成不利影响。作为养殖管理人员,应该对病毒性腹泻造成的危害有清晰认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防范,避免病毒性腹泻大范围传播流行,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不良影响。

1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常见种类

1.11.3猪轮状病毒

猪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病毒粒子在电镜下呈车轮状,因此得名。病毒基因组由11个双链RNA片段组成,根据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轮状病毒可分为10种基因型(与RVA-RVJ对应),其中ABCEH群可感染猪。A群轮状病毒,也称为典型轮状病毒,是引起仔猪腹泻最主要的血清群。轮状病毒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pH3-9中长期保持稳定。病毒可耐受常用消毒剂,但对70%酒精、1%的次氯酸敏感,加热条件下,病毒可在60℃下存活30分钟,此外,轮状病毒在18-20℃的粪便和乳汁中能存活7-9个月。从理化特征来看轮状病毒对乙醚、氯仿不敏感,但对1%福尔马林、1%碳酸钠、碘酊、来苏尔、高锰酸钾等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差,70%酒精和1%次氯酸盐消毒效果较好。

1.2猪瘟型腹泻

猪瘟型腹泻主要来源于猪瘟病原体,其本身具备极强的传播能力。但是在临床上,大多为烈性或隐性。如果猪感染该病毒,便会不间断的出现便秘和腹泻现象,并在这一过程中,本体还会存在出血情况,猪的体温也会不断升高。进入繁殖期的母体会出现妊娠困难,生殖部位还会发生出血等问题。种类和生长周期有所区别的猪都可能罹患上述疾病,拥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一般情况下,猪瘟性腹泻大多借助呼吸系统、生殖系统、表层皮肤破裂处等部位传播。

1.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引起猪腹泻的一种重要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约为80-90nm,外包有一层脂质双层膜,外膜上还有许多刺突蛋白。病毒内部包含一个大型RNA分子和一些蛋白质分子,如衣壳蛋白、核心蛋白、囊膜蛋白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对酸碱度、温度、干燥湿度等理化因素有一定的耐受性。它能够在pH值为2.0-7.0之间的环境中生存,温度范围较广,可在2-45℃的环境中繁殖。此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对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等消毒措施也有一定的抵抗力。

1.4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成员,在电子显微镜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呈球形、椭圆形和多边形,直径约为80-120纳米。病毒表面具有冠状突起,内部含有单股正链RNA。在电子显微镜下,病毒呈现出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病毒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在猪场的各种条件下存活和传播。病毒在猪舍、饲料、人和其他动物身上都能找到。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具有较长的存活时间,对紫外线和酸碱度变化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然而,高温、高湿和阳光直射对病毒的生存有一定影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化学试剂和物理因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病毒在56℃加热45分钟内可被全部杀死,对紫外线敏感,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导致其失活,在pH值为4.0-9.0的范围内病毒可存活,但在极端酸碱条件下(如pH=1.012.0)易失活。另外该类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感,暴露后可导致失活,同时,在有机溶剂(如70%乙醇、丙酮等)中也容易失活。

2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防治措施

2.1消毒杀菌

养殖户还要结合猪舍的现状,制订有效的消毒杀菌方案,按时对猪舍内猪群的排泄物和其他物质开展清扫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应用足量的消毒药剂对猪舍开展消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选的药剂毒性不能过量。针对无法开展消杀处置的设备和装置,养殖户可以将其移动到室外,开展紫外线消杀,借助高温更有利于病毒的防治。当猪进入出栏阶段后,养殖户必须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相关操作也能实现猪病毒的有效防治,更能为日后入驻的猪群提供更加优质的饲喂环境。因为病毒性腹泻常常会借助呼吸系统进行传播,病原体还会借助猪的排泄物流入猪舍中。因此,养殖户必须及时完成排泄物的清理工作。在完成日常的清扫后,将相关的物质填埋进土壤中,借助生物手段进行腐熟。此外,还可以在排泄物表层施加大量的消毒药剂,这样也有助于消除残存在排泄物中的病原体,降低其对生存在周围的猪群的影响,最大限度地避免病毒的二次传播。

2.2药物治疗

猪病毒性腹泻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猪在感染猪病毒性腹泻后,由于肠道受损和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的腹泻和体力消耗。因此,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包括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等。其中,抗生素的治疗可以预防继发感染,而营养支持则可以帮助猪恢复体力和肠道功能。例如对于脱水严重的患病猪口服补液盐,每头仔猪每次使用20-30mL,连续使用3-5天,症状严重时静脉注射5%的葡萄氯化钠注射液200mL,并搭配使用30%的安钠咖注射液10mL、维生素C注射液40mL,增强身体抵抗力。为了预防继发感染,可以使用硫酸庆大霉素进行肌肉注射治疗,使用剂量为4mg/kg每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三天,具有很好的协同治疗效果。

2.3综合防治

一方面,关于种猪的选种。在引种的过程中,要重点针对腹泻性猪病开展检测工作。借助引进的猪群中携带腹泻病毒,入场后必须完成疫苗的接种处理,观察一段时间后不存在异常情况后,再进行混养。另一方面,关于初期阻隔阶段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在于当母体正式进入分娩周期前,借助常规手段,为其注射免疫疫苗。确保新生的幼猪完成初乳的进食后,采取常规的方法开展相关的疫苗注射。完成上述操作三周左右对幼猪进行戒断处理,最佳的断奶期应在两至三星期左右。在满足阻隔条件后,针对幼猪进行保育饲喂。此时优质的猪舍应与母体猪舍、成猪养殖区分离,采取三段式养殖模式,即配种、生产、饲喂。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两点式生产手段,当幼猪猪体的主要病症完成消失前,为其进行戒断处理。幼猪猪舍和饲喂舍要应用同进同出的手段,完成全面的消杀工作后,两星期左右再引进下一批猪群。

对出现情况较为严重的腹泻和虚脱的染病猪体,养殖户在第一时间为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为其喂送生理盐水。假如患病的猪体出现不进食的情况时,可以为其注射一定浓度的盐分补充液,亦或是借助静脉注射法为其补水补盐。如果想要快速帮助病猪祛除体内毒素,可借助一定浓度的胃肠黏膜保护药水、免疫球蛋白等,利用药物包裹病猪的肠道黏膜,并在过程中吸附残存在猪体的病毒和病原体,致使其失去活性,避免对肠道黏膜产生影响,确保病猪顺利恢复健康。

结束语:

概而言之,通过上文的详细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知道,猪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病将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因此,需要结合猪病毒性腹泻的特点和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应加强对猪群的饲养管理,避免猪只出现应激反应,提高其抵抗力和免疫力。

参考文献:

[1]胡家昌.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特点及其防治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8,39(1):22-23.

[2]王英斌,李云伟.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18,39(7):16-17.

[3]张永慧.试论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诊断与防治[J].饲料博览,2020(04):59-60.

[4]李蕾.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分类与诊断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22(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