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化教学提升小学德育课程效果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4
/ 2

运用生活化教学提升小学德育课程效果的策略研究

吴凯丽

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逐渐显示出不足,需要更加生活化和学生中心的教学策略来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研究发现,将日常生活经验与德育教学相结合,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德育认知,提高其道德实践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德育;学生中心

一、引言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德育教学往往采用直接讲授的方法,内容多基于理论和道德规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距甚远。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感觉枯燥无味,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从而影响德育教学的实际效果。随着教育模式的持续革新,尤其是在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提出为解决传统德育教学的局限性提供了新的思路。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形式,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学习和体验道德规范。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其教育价值,尤其关注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动机和效果。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以及具体教学案例的研究,本文将提供针对小学德育教学的具体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未来德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生活化教学理论基础与特点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现实感和实用性。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能够直观理解和体验的实际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1.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实用性强:生活化教学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学习内容更具有现实应用价值。学生能够直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通过实际购物来学习数学中的加减法。

情境化:教学活动通常设计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如模拟餐厅点餐来教学语言交流技巧,或通过模拟市场环境来教授金钱的使用和计算,使得学习过程更加自然和有意义。

互动性强: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习的动态性和互动性。

情感融入:生活化教学注重情感的引入,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讨论家庭、朋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认同和价值理解。

创新性: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使其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这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德育、语文、科学等教学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运用生活化教学提升小学德育课程效果的策略

1.情境模拟:创建接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如模拟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如何行为和做决策。通过创建接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如模拟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环境,学生可以在控制的模拟社会环境中学习正确的行为和决策方式。这种方法能够让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直接相关联,提高道德规范的实际应用性。例如在一次模拟“市场购物”活动中,学生被分配不同的角色,如买家、卖家、和管理员。在活动中,学生需要使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并解决如找零错误、商品质量争议等常见问题。通过这种模拟,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诚实和公正的商业道德,还提高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观察和记录学生在不同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反馈。例如,某小学在进行“校园小卫士”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通过扮演老师、环卫工人等角色,体验了维护校园环境的重要性,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故事讲述:使用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将道德规范具体化,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德育内容。在“诚实的木匠”故事会中,老师讲述了一位木匠因为始终坚持诚实和勤奋而获得镇上所有人尊敬的故事。学生通过讨论木匠的选择和行为,学习到诚实的价值,并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加深理解。

4.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主动思考和解决道德问题。在一个关于“是否应该在考试中帮助朋友作弊”的辩论活动中,学生被分成赞成和反对两组。通过这次辩论,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关于诚实与友情的不同观点,也锻炼了自己的论证和公共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策略和案例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使道德教育更加生动、实际且易于学生接受

四、结论与建议

本论文探讨了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来提升小学德育课程效果的有效性。通过将德育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研究指出了传统德育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生活化教学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角色扮演、故事讲述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等多种方式,促进了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研究显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接受度,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建议

教师培训与发展: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培训,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生活化教学活动。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情境创设能力,以便更好地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课程设计与评估:学校应开发更多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的德育课程,并建立一个包含教师观察、学生反馈和实际表现的多元评估体系,以持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家庭与学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广生活化教学策略。家长可以在家中继续支持和扩展学校的德育教学,例如通过家庭讨论、社区服务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技术与资源的整合:利用现代技术,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创造更多生动、互动的教学情境。同时,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支持,以丰富教学资源,增强生活化教学的效果。持续研究与反馈:建议对生活化教学的长期效果进行跟踪研究,并定期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以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通过上述建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使德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陈伶伶,张新蕾,康妍,等.中小学德育教学的开展策略[J].科研,2022(5):01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