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7
/ 2

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陈淼桂

广东省罗定市围底镇陀埇小学

摘要数学学科的出现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生活问题或者生产问题的解决,即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尤为密切。文章归纳总结了生活教育理念的内容,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例,从生活元素激发学习兴趣、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共鸣、生活应用强化学习感知三个维度探索了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方案(2022版)》明确指出,数学学科属于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有着广泛联系的基础课程,以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日常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度思考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而带着生活感知、生活思考、生活应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最为关键的是,生活教育理念强调了“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思想,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拓展、教学延伸奠定了基础。故而,探索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升的关键举措,更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

一、生活元素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生活教育理念最早源自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教育理念,即要求教育教学过程关注学生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为导向,让学生能够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1]。生活教育理念的应用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大量与学生日常生活和日常学习相关的生活元素,将数学知识赋予生活特征,进而让学生专注于思考数学和生活的关系,进而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因此,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全面梳理小学数学教材知识脉络和教学要点,将其中具有生活特征的知识筛选出来,进而将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生活元素呈现。同时,借助于生活元素的呈现,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生活元素和数学知识进行“拆分重组”,进而构建一套符合自身学习情况的数学学习思维和数学知识体系[2]

比如,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中与“混合运算”相关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加”“减”“乘”“除”相关的数据计算,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不同计算方式,并能够借助不同计算法则进行综合计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这部分知识的计算性、逻辑性、数据性较强,学习畏惧感和学习乏味感较强。基于此,教师可以全面梳理“混合运算”中极具生活特征的元素,确定“酸奶数量计算”“面包房烤面包”“超市购买面包”“篮球比赛”等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活元素。随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在“酸奶梳理计算”“面包房烤面包”的学习过程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列式计算方法”“竖式计算要点”等内容,让学生逐步对“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算产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并带着这种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完成“面包房烤面包”“超市购买面包”“篮球比赛”等极具生活特征的数学问题计算。“混合运算”和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日常一旦产生了链接,他们通过“混合运算”就能感知到生活日常和数据计算的关系,进而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并潜移默化掌握“混合运算”的知识要点。

二、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共鸣,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

生活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要求教师结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达成“教学做合一”的效果,即让学生能够沉浸到整个教学流程中进行深度思维、深度思考、拓展学习和延伸学习[3]。生活情境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共情共鸣,让学生在一种贴近学习需求、学习能力、课程特点的生活化情境中进行学习,进而以生活情境感知数学知识的存在价值、呈现方式等。

比如,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内容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极具生活性的教学情境,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摸排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认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喜欢的动漫、动画等作为切入,通过动漫视频、动画图片、3D模型等将“长方形的特点”“正方形的特点”等内容引出。同时,教师可以将“王奶奶绕公园走路”和“计算周长”的内容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这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生活教学情境得以构建,学生就能通过视觉感知、听觉感知等沉浸到生活情境产生学习共情共鸣,进而实现高质量学习。

三、生活应用强化学习感知赋能学生创新化理解

究其本质而言,数学学科的产生是基于日常生活和日常生产中一些数据问题、图形问题、空间问题的解决,这也是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生活教育理念的优势条件[4]。故而,小学数学教师借助生活教育理念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数学知识的生活应用和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知识应用和数学实践过程强化对知识的感知,进而实现创新学习、创造理解,并完成自身数学思维拓展、数学知识体系构建。

比如,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公顷和平方千米”相关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转换”“公顷的概念”“平方千米的概念”“面积计算公式”等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以“学校操场面积的计算”作为主题开展数学知识实践应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小组交流”“小组探究”等方式进行“操场边长测量”“操场面积计算”“操场面积单位换算”等。这样,借助于“学校操场面积的计算”的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借助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关联,更能借助生活实践过程强化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相关知识的感知,进而在创新学习、创造学习的过程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融会贯通。

结束语:

尽管小学数学课程知识属于基础数学内容,但是其中大量的数据计算、图形问题、数学理论以及数学概念等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学习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故而,小学数学教师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开展数学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进行生活化学习、生活化应用、生活化感悟,还能让学生明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进而在创新学习、创造学习的过程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推动自己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学习整体质量强化。

参考文献:

[1]许相菊,董洪樟.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教育理论的渗透研究[J].华夏教师,2019,(25):47-48.

[2]许荣良.陶行知教育思想影响下的核心素养培养——以小学数学教育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3):136-138.

[3]张天玲.找寻生活中的数学,探寻数学中的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135-136.

[4]王培丽.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