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8
/ 2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范文婷

故城县军屯中学    河北省衡水市    2538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给教育部门和教师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和审视初中语文教学的机会。国家实施“双减”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但是这不能以牺牲教学效率为代价。因此,如何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落实“双减”政策,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课余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对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本文将探究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以及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帮助学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语文成绩。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双减”政策的实施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方面,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面对中考的压力,语文教学有时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使得语文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重新审视语文教学,把握“双减”政策带来的机遇,积极探索让语文教学“活”起来的方法和策略,实现教学减负提质的目的[1]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意义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减负并非仅仅是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更主要的是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不仅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更是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通过减少繁重的作业量和不必要的课外辅导,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教师可以利用更宽松的时间安排,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其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的意义还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繁重的学业负担往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和探索空间。减负政策的实施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时间,使他们能够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经典名著和文化素材[2]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不仅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在思考中创造。这样的语文教学理念将引领着学生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进行课堂导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就会对学生讲授知识,不考虑学生是否有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思路是不对的,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入课堂导入的教学方法,以构建语文效课堂。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对学生开展导入教学。导入是为了使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的导入,应该控制在三分钟之内,导入的时间太长,就变成了讲授,就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去听讲。

例如,教师在讲授《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之前,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导入教学。白求恩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人,在没有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很多人就听说过他的名字。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介绍一下白求恩的生平事迹,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白求恩是一个加拿大人,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最终牺牲在了中国。白求恩的时代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是白求恩的精神却是永恒的,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感受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教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导入,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学习氛围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学习氛围并不浓厚,这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教师要争取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这样才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因此,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技术主要是多媒体,所以,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使语文课堂的色彩更加丰富,内容也更加丰富,这样将非常有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授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的时候,就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一篇生动的文章,如何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是这篇课文的教学关键。如果教师仅仅让学生通过文字理解春天的美丽,可能学生的感受并不直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春天。在课文中,作者描写了很多的花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观看这些花草,让学生直观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观看春天的花草树木,就可以理解作者的比喻和拟人的生动之处,也可以使课堂中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三)利用分层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效率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正确认知学生的个体差异,成长环境的差异造就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差异,及时引入分层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确保各学习层次学生均可高效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为例,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结合现代教学理念,提升各层次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尽可能优化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可以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百草园中的景物有哪些?作者在文章开头描写了什么?采用的开头方法是什么?”设计面向中等生和优等生的问题:“‘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的含义是什么?百草园中详写了哪些景物?作者详写这些景物的原因是什么?”设计面向优等生的问题:“作者借助哪些修辞手法刻画百草园景色?作者为什么亲切感人、绘声绘色地描写百草园?”教师采用此类分层设计法,可以有效提升各层次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

(四)创新作业形式,减少学习压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存在的压力主要来自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教学进度以及课程要求等方面。其中语文课堂作业压力与课堂学习压力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教师要重点解决这两大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布置更少的课堂作业,或者不布置课堂作业,但是一定要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一定不能只追求减轻学生课堂作业负担,还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确保学生学习质量不会因作业减少而降低的前提下,再思考如何减少学生的课堂作业压力。比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可以制定个性化的作业。在布置作业时,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的不同,提供多样化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一文时,可以布置以下课堂作业:让擅长朗诵的学生课前进行诗歌朗诵;让喜欢绘画的学生根据诗歌意境创作一幅画作,再在学习诗歌之后再画一幅,将两幅画进行对比,展示不同学习情况后对诗歌意境的不同理解,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成果。这样个性化的作业布置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初中阶段过多的作业也会徒增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教师需要优化作业设计,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背影》一文后,可以布置一个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父母的背影,并记录感受。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减少学生的作业压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结束语

“双减”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是给教师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和审视初中语文教学的机会。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探索更有效、更有趣、更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让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语文,享受学习语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侯继国.“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提质增效”教学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2,(31):9-11.

[2]刘广宁.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J].知识文库,2022,(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