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命制中的素养导向原则与实践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9
/ 2

小学语文试题命制中的素养导向原则与实践应用研究

张莉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

邮编:841000

摘要:探讨小学语文试题命制中的素养导向原则与实践应用。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首先系统阐述了素养导向原则在小学语文试题设计中的理论基础,其次探讨了素养导向原则在试题命制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策略。研究发现,采用素养导向原则的试题设计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提出了一些推动素养导向试题命制实践的建议,以期为小学语文试题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试题命制、素养导向、实践应用、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的试题命制往往偏重知识考察,缺乏对学生素养的全面培养。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试题设计中融入素养导向原则,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探索素养导向试题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本文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一、素养导向原则在小学语文试题设计中的理论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试题设计的目的不仅在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素养导向原则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在试题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理解素养导向试题设计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素养导向试题设计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展现出来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情感态度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试题设计者在制定试题时需要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运用。

素养导向试题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学派和情感学派的理论支撑。从认知学派的角度来看,试题设计应当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归纳、总结等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从情感学派的角度来看,试题设计应当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情感类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或者生活实践,感受美好情感,培养其审美情操和情感表达能力。

素养导向试题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素养的内涵和外延。语文学科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学素养、文化意识等方面。试题设计者在制定试题时应当根据学科素养的要求,合理设置试题内容和题型,注重考查学生在语言运用、文学欣赏、文化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在阅读理解题中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思考,深化对生活、社会和文化的认识,提高其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素养导向原则在小学语文试题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试题设计者应当充分理解素养导向试题设计的基本概念,结合认知学派和情感学派的理论支撑,合理设置试题内容和题型,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实践探索:素养导向原则在小学语文试题命制中的应用策略

小学语文试题的命制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试题设计中贯彻素养导向原则,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是当前语文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试题的命制中,要注重提高试题的质量。素养导向试题设计要求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试题设计者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素养的要求,合理设置试题的难度和深度,确保试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能力发展。例如,在阅读理解题中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其认知边界,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试题的命制中,要合理设置试题内容和题型。素养导向试题设计要求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科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试题设计者应当根据学科素养的要求,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材料,合理设置试题的题型和数量,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文学欣赏、文化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写作题中可以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命题,让学生通过自由发挥,展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试题的命制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素养导向试题设计要求试题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表达,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者应当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他们通过思考、讨论、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口语交际题中可以设置一些情境交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演绎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语言交流活动中,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素养导向原则在小学语文试题命制中的应用策略涉及到提高试题的质量、合理设置试题内容和题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试题设计者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素养的要求,合理设计试题,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推动素养导向试题命制实践的建议

素养导向试题设计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推动素养导向试题命制实践,提高语文教育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策略。

加强教师培训与教育,提高教师素养导向试题设计的能力和水平。教师是语文教育中的主体力量,其素养导向试题设计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与教育,提供系统的素养导向试题设计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掌握素养导向试题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其试题设计的水平和质量。还可以组织教研活动和教学观摩,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享,激发其教学创新的活力。

加强教材编写与评价,优化素养导向试题的教材资源。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部门和出版社应加强对教材编写的指导与管理,确保教材内容与素养导向试题设计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还应建立健全的教材评价机制,对教材中的试题进行质量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材内容和试题设计,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与监督机制,促进素养导向试题命制实践的落地和推广。评价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素养导向试题命制实践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试题评价体系,包括试题质量评估、试题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情况,提高试题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还应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试题命制实践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和弥补不足,推动素养导向试题命制实践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推动素养导向试题命制实践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与教育、优化教材编写与评价、建立评价体系与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只有通过多方合力的努力,才能够推动素养导向试题命制实践落地生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语:

素养导向试题命制实践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探索,它不仅关乎试题质量,更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通过教师培训、教材优化和评价监督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促进素养导向试题命制实践的推广与应用,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肖云霖.依标扣本,学评一致: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试题例析[J].语文建设,2023(22):16-20.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23.22.021.

[2]许月玲.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情境化命题探析——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8):67-69.

[3]施燕红.构建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学业考试命题系统[J].小学语文教师,2022(1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