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育德,以德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9
/ 2

以文育德,以德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探究

张琳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双新小学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作为我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凝聚着众多先贤的智慧结晶,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拓展德育内容,涤荡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德育;融入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行塑造的关键阶段,其德育工作的质量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立足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融入现状及其深远意义。以此来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小学德育的策略途径,旨在更好地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意义

(一)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文化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更关乎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其衍生的爱国情怀及文化认同。有意识地推进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的融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推进优秀文化的传承。

(二)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质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经典: 如忠诚、爱国、节俭的故事,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相融合,有利于丰富教育资源,扩宽活动平台,在春风化雨中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现状

随着小学德育的不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的程度越来越深入。笔者立足本校实际,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理解

班主任缺乏将德育工作系统化地进行,学生并没有在德育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的责任感和独立的品格,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价值认识较浅薄,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

(二)应用模式单一,教育形式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多以讲授形式呈现,应用模式的单一化,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缺乏有效的评价

没有健全完善有效的评价机制,无法真正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情况,也无法真正发挥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从上述不足可以看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学德育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但即便困难重重,传统文化仍像一盏指路明灯,给教育探索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主要形式

(一)扩宽多种教育途径

学生的活动形式多样,充分利用校内外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等各种形式展开。

(二)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小学阶段,道德认知正处于关键塑造期,学生正在经历从直观感知到深入理解的转变。因此,我们需要创设文化环境,树立优秀榜样,渲染文化氛围,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为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坚实基础。

(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为了真正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可以将他们置于特定的情境中,鼓励他们亲身实践,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道德行为的美好,内化自己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具体策略和实践

(一)加强教师道德意识,发挥示范作用

古语云:“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教师在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质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应成为教师自身德育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要熟记于心,以便更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优化其道德行为,提升其道德品质。

(二)打造校园文化氛围,注重环境育人

学校可以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装点校园,打造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当地的著名历史人物、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曲艺等元素都可以被合理地融入到校园环境之中,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播放如《经典咏流传》等富有文化内涵的创意节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化对道德价值的理解与认同。

组织各种形式的研学活动,依托本地优良的传统文化资源,带领学生“逛一逛”唐山工业博物馆,了解唐山百年工业历史;听听评剧、乐亭大鼓、皮影戏,感受非遗的精彩。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和情境体验,旨在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深厚情感,培育他们坚定的文化价值观和爱国情怀。

(三)加强课程融合,渗透传统文化

在优化小学德育课程中,我们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学校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借助“诵经典,品美文”诗词导读活动,激发学生们对中华古诗词的热爱,从而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喜欢写作。还可以鼓励学生们自己创作诗词歌赋,学校精选优秀篇目,统一收录、整理,作为学校的文化创作作品。

依托本校的校本教材,创作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作品也是亮点之一。以笔者为例,我校的校本课程是集邮。学生们可以将家乡的历史人物、带有家乡传统文化的非遗作品或地域特色的建筑等绘画在邮票上。如笔者所在的河北唐山,这里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还有风光旖旎的南湖公园、流光溢彩的河头老街等山水风光,更有中国第一条自建现代铁路——唐胥铁路、近代工业摇篮——开滦煤矿、作证沧桑的历史遗址——滦州古城等等,将这些元素进行分类、整合,融入校本教材的创作,既让学生体验了创作的乐趣,又增进了他们对家乡、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开展多彩活动,夯实德育成效

学校可以依托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德育工作细化到日常生活。充分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活动:春节的除旧迎新、清明节的祭奠先烈、重阳节的孝老敬亲等,学生在有氛围的文化活动中,更加深入地体验民族文化,感受爱国情怀,践行中华美德。

(五)聚焦家校协作,共建和谐德育

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有利于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体系。通过这一环境,期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 学校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依托劳动实践课程,组织了《蔬菜拼盘——24节气食材创意画》的活动。学生和家长一起查资料,讲故事,深入探寻传统文化之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心画文化,用情话传统。家校合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了学生们的精神内涵。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青少年的责任。将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课堂有效融合,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恒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参考文献

[1]黄彩玲.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求知导刊,2020(52):79-80.

[2]李佳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分析[J].新课程,2020(51):22-23.

[3]程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策略[J].华夏教师, 2023-06-15

[4]赵雪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J].天津教育,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