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减负提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1
/ 2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减负提质”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北辰学校 苏凤红

关键词:小学·数学·减负提质

摘要:“双减”政策出台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创造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加强作业设计研究,通过分层作业、特色作业以及实践性作业,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减负提质。

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负提质”的核心

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双减”工作,核心和关键在课堂。只有切实把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小学是数学教育的一个关键阶段,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

创设情境,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数学课堂中的情景创设主要是指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包含数学信息和与本节课有关的一些情景有效地引入课堂,努力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带着思考投入学习。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设计符合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充分依托这一优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发挥好自身的辅助作用。

提高课堂问题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高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思考价值不强、指向不明确的低效问题,就会影响课堂气氛和效果,长此以往,一定会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有效性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

在设计课堂问提的方式上,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提出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对立统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当发扬教学民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思维形式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开展合理想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内容。思维活动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加、智力的开发、艺术的创造,科学的发明就都难以进行。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多种多样。

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

笔者常常思考:怎样的学习才是更有效的呢?经过不断的课堂实践与研究笔者发现:只有让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他们才会真正地理解知识,自身的创造力也才能得到真正地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教育就是行动的教育,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有创造才有热烈的兴趣。”可见,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桥梁,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大量的思维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因此,教学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因材施教,发展学生数学个性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的差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善用积极评价,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信心

课堂评价也是发展学生素养、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式无疑是片面的。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评价语言也往往表现出单一特征。恰当运用评价形式与手段,不仅能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还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保护学习信心。这就要求在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每一次评价都能成为对学生思维的指引。即使是面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应当给予“再想想,我想你可能是因为紧张而回答错了”或者是“如果我们这样想……可能就离答案更接近了”的鼓励。让每一学生都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观点,才能真正实现“不抛弃、不放弃”,使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都得到提升。

二、优化单元作业设计是“减负提质”的后盾

除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布置作业、巩固练习本也是强化记忆、提升学习成效的主要途径。“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压力同样成为了教师们思考的问题。

作业分层,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传统的数学作业布置上,教师通常会给全体学生布置同一内容、统一要求的作业,以便于方便批阅和讲解。然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水平、学习方式均有差异。如果布置的作业过于简单,虽然照顾到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需求,但对于优等生来说则有些“吃不饱”;如果布置的作业难度过大,那么对于优等生来说,思维得到了训练,但是无疑会增加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会打击他们的学习自信。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在数学的作业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践行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等进行分层,给他们布置不同难度、不同内容和不同要求的作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吃到苹果”,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满足,学习能力都得到发展。

特色作业,发挥学生的创造优势

为了增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还应注重特色作业的布置,不断丰富作业类型。

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布置不同类型的特色作业。低年级学生的作业可以是数学小报,中高年级学生的作业可以是简单的思维导图。丰富的课外知识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成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帮手。因此,适当布置阅读作业,可以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

实践作业,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以往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多以书面作业布置为主,这是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数学的学习重在应用,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再多的书面作业也只是“纸上谈兵”,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并没有得到发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成为了空谈。因此,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还应结合知识的内容和性质恰当设计实践类作业。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们对素质教育本质的深入理解,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同时还要通过多样且针对性强的作业设计,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减负提质”。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通过有益的学习活动,全面发展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欢《北京教育杂志社》 2022-05-10

[2]朱晓燕.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的选择和运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101-102.

注:本文系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为:《"减负"模式下小学高年级作业优化设计与创新研究》课题立项编号:PL[2023]GH3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