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满足于只做读者——由2023年新课标Ⅰ卷第5题想到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1
/ 2

不要满足于只做读者——由2023年新课标Ⅰ卷第5题想到的

王琦琦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 063000

在最近一次月考中,我校同学做了一道仿题。题干与2023年新课标Ⅰ卷第5题极为相似,但答案却陈旧老套。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论证演化的特征?请根据文本概括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引述名家观点。如第一段引出史蒂芬·古尔德的论断证明偶然性可能会影响到自然选择的各个阶段。

②举例论证。比如举出关于猴子尾巴的事例证明自然选择的不完美性;举出鸟翅膀接近最佳翅长的事例论证自然选择向着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

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比如最后一段以炖汤放洋葱与使用抗生素治疗肺炎进行类比,证明每一个演化中保留下来的有益的遗传变化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样的题,被我批评为“假药”。真题好比原研药,不仅具有原创性与质量保证,更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合理的用药决策;质量尚可的模拟题虽然亦步亦趋,但好在疗效不错,相当于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而拙劣的模仿题仅是表面相似,内核完全不同,若盲目服用,其危害堪比“假药”!

我向来很少对考场试题“吹毛求疵”,毕竟题目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完成为先;但这道题让我非常诧异:它的答案,即使包裹了“糖衣”,本质依然是强调论证方法的“知识先行”。在“无思维,不命题”的当下,这样重推知识于思维之上的试题,对学生的指导价值何在?知识和思维同等重要,但是知识是凝固的,而思维随文流动;知识是可以过时的,而思维会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生成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所以,模拟题的命制者真的需要把准方向。

还是从“原研药”说起吧。

  1. 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参考答案:①引用经济学家的调查数据及观点;②针对媒体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③进行实地调研,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

这道题答论证方法的孩子,颗粒无收。的确,题干的“方法”二字很有迷惑性,非常容易让我们轻敌,走上罗列论证方法的老路。

为什么不能回答“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呢?我让学生想象一个情境:

你是一名青年学者,你发现了某位教授的论文中一个实验结论有误,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呢?这时候如果你说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来证明教授的结论错误,是不是感觉不太对劲?你可能会“重新开展实验,采集一手数据”,可能会“选定对象,投放并回收调查问卷”,还可能会“改变实验参数,观察结果是否一致”,或者“查阅同一领域其他专家的论文”等等,但一定不会是“引用论证”“举例论证”,这样就从反面证明了回答论证方法是错误的。

“论证方法”不等于“方法”。论证方法针对的是写作过程,而本题针对的是内容(论点)。针对写作过程作答,答题者的身份就仅仅是读者,以读者视角分析文章是如何出来的;而针对内容,答题者就需要站在作者的立场、循着作者的思路,寻找可靠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或反驳他人。所以,这道题其实是在问作者怎么寻找证据的。

《后真相时代》(节选)是一篇运用批判性思维反驳媒体观点,进而得出新结论的典例,构建了一个简洁而严密的图尔敏模型。

96ca6e81e7eaf8ec2a83f0b10e38931

文章开篇首先呈现由媒体制造,混合了事实与情绪的结论: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了伤害。这一结论因为有数据支持(“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等),看起来格外权威、确切。安东尼·韦斯顿在《论证是一种方法》中说,数字和其他任何类型的证据一样,都需要批判性地看待。[1]或许这些数字是客观真实的,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却可以人为制造。所以,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应该对媒体的结论以及证据保持怀疑。

第二段,作者援引了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的跟踪调查结果。来自他人的证据确凿的发现可以视为“先前已建立的主张”,也成为了作者“主张(Claim)”的“保证(Warrant)”。

第三段,作者亲自来到秘鲁科尔卡山谷,采集最直接的“根据(Ground)”。他听到了种植藜麦者的声音,看到了藜麦资金给当地带来的新的投资,由此对媒体列举的“数字证据”作出了更合理的解释——藜麦价格上涨和消费量下降没有直接关联,对当地人造成伤害的不是高需求,而是对真相的错误解读。

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了“竞争性真相”,告诉读者即使证据具有一定真实性,也要冷静审慎地看待某个观点或结论,从而避免被卷入情绪化浪潮。

批判性思维是高考评价体系“四层”中的关键能力之一。《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4版)》指出,高考试题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表现为独立提出问题、评估证据与理由、揭示隐含前提、开放与竞争性结论、构造替代论证、阐释或评估可能的后果等。概括来讲,批判性思维以质疑和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获取证据、进行分析推理为过程,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为结果。[2]《后真相时代》(节选)正是沿着这条路径,展现了批判性思维的魅力。

论述类文本是学生的难点、痛点,它的专业性,确实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但它作为语文试卷的第一板块,体现出的正是教育家们对青年学子过渡到高阶思维的期待。不妨请同学们把它当成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营地,试着去成为“作者”,试着去设想成为“未来学者”,把自己代入到文章语境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质疑、求证,不要满足于只做一名考场上的读者。


[1] 安东尼·韦斯顿,《论证是一门学问》,天地出版社,2019年,P26;

[2] 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4版)》,现代教育出版社,2023年,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