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青铜器夔龙纹符号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4
/ 3

商周青铜器夔龙纹符号解析

朱淑姣

(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文章讲述了何为夔龙纹,通过符号学解析,认为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夔龙纹具有权力意志和审美意志两个属性。并总结出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夔龙纹的演变的三个原因。

关键词:夔龙纹;符号学;权力意志;审美意志

一、何为夔龙纹

夔龙纹是商代主要装饰纹样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兽面纹。多用于器物的颈部和口部,以及装饰兽面纹的空间部位,也有用对称夔纹组合成兽面纹的。春秋战国时代的蟠螭纹即由夔纹演变而来。夔纹的记载见于《山海经》:“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初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庄子·秋水》:“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说文》:“夔,即魖也,如龙一足,从文,象有角手人面之行”等。有说夔是龙类,《尚书》则夔龙通称。总之,它是一种龙类的怪兽。我们可以认为,夔可能是古代曾经有过的两足龙类的一种遗留形象的艺术加工和抽象化。它以表现身躯为主,张口,两唇上卷或一上卷一内卷。其一足应是两足的侧面表现,当侧面描写时,四足则表现为两足,两足表现为一足。(如图1-2)夔纹在商代,其体躯变化不大,有稚拙感,并多填以云雷文。到了周代,则变化为回首形,呈S状。其形态为龙形的,成为夔龙纹;其形态为凤纹的,称为夔凤纹。(如图3-4)不论何种变化,夔纹在商代均做陪衬使用。

夔龙1

图1:商代夔龙纹

夔龙2

图2:商代夔龙纹

李学英 舒彤编著 夔凤纹38《中国传统图案赏析》   李学英 舒彤编著 夔凤纹38《中国传统图案赏析》

图3:夔凤纹图4:夔凤纹

夔龙纹虽然是商周青铜器上的主要纹样,但是均作为陪衬使用,青铜器纹样的主角还是饕餮纹,夔龙纹一般用于青铜器物的颈部和口部,起到装饰空间的作用。从商代开始到西周时期青铜器上夔龙纹的风格经历了变化,慢慢的由诡异变化到浪漫风格,它的风格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段时期它在青铜器的演变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作用?文章采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层层深入分析物象的能指层面,来进一步探讨更深一层的所指含义。通过对商周时期夔龙纹的形态、数量的变化,分析商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方面的变化,来探讨引起这些变化的最终原因,提出一些假设,为研究商周时期夔龙纹的所指意义打下基础。

二、符号学相关理论

符号学(Semiotics 或 Semiology)产生于20世纪初,是一门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发展到至今已经成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科学。符号学目前已经受到了国内外文化界的重视,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符号学的研究观点可以用于分析文化、政治、经济、艺术等各种领域发生的某些现象和问题,在处理理论和实际问题上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小节将会主要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青铜器夔龙纹纹饰装饰语言的艺术形式进行分析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找寻某种形象出现的根源,更重要的是,可以探索这种形象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从而更加方便的找到具有代表性的装饰语言,分析总结其艺术形式的典型性特征。

三、探寻商周青铜器上的夔龙纹

商周时期雕刻有夔龙纹的青铜器装饰非常华丽,这些装饰华丽的青铜器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从殷商到周代时期夔龙纹在青铜器上面的发展受到了图腾崇拜、宗教信仰、青铜器功能的变化和制作者制作自主权的扩大等一系列的影响。假设在3000多年前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生产作坊,当工匠们制作出一件令上层阶级满意的青铜器的时候,不知道上层阶级的贵族会怎样评价,是称赞工匠们高超的技艺?还是会称赞青铜器上面的华丽的纹样?还是在暗自想象这些纹样符合了他们的审美意志或者代表了他们的权力意志?还是……,我们无法回到当时的年代,更无法回到青铜器制作现场,所以我们只有通过目前发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青铜器进行分析和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青铜器纹饰的研究形成了两种相对立的观点,“隐喻学派”和“风格学派”其实都只是片面的阐述了青铜器的纹饰功能。本文在结合“隐喻学派”和“风格学派”的基础上,认为青铜器的纹饰应该同时具备信仰功能和审美功能,因此,对于青铜器上夔龙纹的符号所指意义,认为应该从权力意志和审美意识出发进行分析。

3.1权力意志

纹饰作为青铜器的主体部分,它最集中、最鲜明的反映了青铜时代的精神面貌,商代早期到西周中期,幻想动物纹样在青铜器上占据了主体地位,如:饕餮纹、夔龙纹、凤纹等。可以说,青铜器作为社会的产物,作为划分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夔龙纹出现在青铜器商是必然的结果。其实,在商周时期,夔龙纹也同样出现在玉器和陶器上面,应该说,从渊源上讲,青铜器纹饰应该是陶器的继承和发展,可是,为什么后人看到的大都是青铜器上面的夔龙纹呢?比较一下青铜器和其他器物的材质,可以发现材质效应是引起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与青铜器相比较,玉器和瓷器更易碎,不易保存。商代早期的陶器是以泥质陶为主,主要的器形有炊器类的鼎、鬲、罐等。商中期的陶器口沿以卷沿为主,底部为圜底,圈足器较少。到了商代晚期,日用陶器品种比商中期有所减少,并且一般的灰陶器食物制作工艺也不及商代中期,白陶和原始瓷器有了较大发展。夏商周三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大变革时期,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制陶工艺有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各种类型陶器的烧制,为先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器形和纹饰的不断翻新提高了他们了审美意识,直接为青铜器的冶炼和装饰提供了完善又可借鉴的技术储备和艺术模板,这为青铜器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和条件。

等级制度引起纹饰的变迁是社会的必然现象。商代的陶器纹饰变迁大概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早期的陶器纹饰是以印迹较深的绳纹为主,但是受到青铜器纹饰的影响日趋明显,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带有时代特征的纹饰图案。商代中期的陶器纹饰主要有饕餮纹、夔龙纹、方格纹、人字纹、花瓣纹等纹样,其中以典型的青铜纹饰饕餮纹组成的带条最多,一般以三组饕餮纹组成一个条带。在商代晚期的纹饰中,绳纹依然占据重要角色,白陶纹饰与同时期的青铜器基本雷同,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曲折纹等纹样制作十分精美,甚至出现了装饰豪华具有立体感的浮雕画面。在商代陶器的纹饰中,可以看出,陶器纹饰已经渐渐失去了彩陶商代那种轻松、自由、天真、活泼的风格,出现了大量的饕餮纹、回纹、云雷纹、夔龙纹等肃穆、严整、规范甚至狞厉的纹饰。在等级森严的商代,彩陶这种秀丽纤细、质朴文雅、工整细腻的纹饰已经不能反映上层阶级的意志,也不能代表上层阶级,它只能退而求其次,因此当时独断跋扈的王权需要的是豪放粗犷、狰狞跋扈的新的艺术风格,来夸耀他们的野性和霸气。而神秘威严的夔龙纹能拨风降雨、呲牙咧嘴,因此它具备了王权所需要的条件。“青铜时代”的陶器自然也成为这种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具象表现,陶器时代纹饰的美学风格由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却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

3.2审美意识

青铜器是夏、商、周审美意识的重要代表,青铜去无论是在形制还是在纹饰上面,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学思想。从殷商到西周,青铜器是政治的、实用的、宗教的、审美的四种因素的组合。这和后来的器皿是不完全相同的,以后的器皿一般不带有或者很少带有政治因素。但是从殷商到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基本上是作为奴隶主贵族权力的象征,特别是鼎,更是成为王权的标志。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直接和政治相联系。奴隶主和贵族为了表示本身的政治目的就铸造出某些器皿作为威严和权力的象征。例如饕餮纹和夔龙纹在殷商时期就作为奴隶主和贵族的权力象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君主集权生杀予夺的权力象征。那么,青铜器和它的所属纹样到底有没有审美意识,特别是夔龙纹,它的审美意识何在?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但是在殷商时期,这些青铜器和他们所属的纹样的审美意识还不能被肯定为单独存在,他们往往是和政治、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这里毕竟有审美意识,而且是比原始时期成熟得多,当时很多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更多的给人以崇高感,这就是它的美学意义所在。当然,这种审美意识自然会随着政治意识、宗教意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①神秘之美:两条夔龙相对组合成饕餮纹,或者饕餮纹把夔龙纹和夔凤纹相对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非龙非凤的怪兽形态,会带给后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而这样的组合纹饰很明显的反应了当时时代的宗教意识,而这种宗教意识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从意识形态上看,这是宗教观念的产物,它的直接目的就是用宗教观念把世界变为用宗教观念统治世界。这写纹样就是宗教的产物,只有利用这种目的,才可能把这些呲牙咧嘴的纹样刻画成我们后来看到的神秘之美。

②狞厉之美:我们经常看到的由一对夔龙纹组成的饕餮纹,看着张开的血盆大口,怒目、呲牙,会给人一种强烈的恐怖感觉。而这种纹饰所带来的恐怖感,经常会被人称之为“狞厉之美”,从狞厉分析,我们又会看到其实还是奴隶主贵族从政治角度出发,创造了世界上一个所没有的恐怖现象。那么,狞厉到底是美还是不美,在现在看来,大多数的狰狞、恐怖现象是丑陋的,是邪恶的。但是在殷商的青铜器上,我们看到两条对称的夔龙纹所组合的狰狞的饕餮纹,排除政治、宗教因素,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对称审美的需要。它在青铜器上的主要形式特征体现在对称、均衡、节奏感和象征性等方面。青铜器纹饰即出于制模方便,客观上又满足了审美需求,或者单行从两侧展开,或者双行对称排列。尤其动物纹样常常在结构上是成双成对,左右对称的,商代人在造型艺术中自觉的运用大自然这种对称法则,使动物的形体都体现了对称的规律。反过来讲,为了表示王权的威严和神圣不可侵犯,当时政治意识的形象化、宗教意识的形象化,必须用这种恐怖的纹样来代表。

③崇高之美:夔龙纹既有神秘感又有恐怖感,在这样的基础上,它便同时产生了崇高感。这里说的夔龙纹所表现的崇高形象,它之所以给人以崇高感,并不能笼统的说它是狰狞之美,也不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反过来再欣赏它的狰狞之美。狰狞中的崇高形象,能给人以崇高感,具有审美价值和美学意义。

四、结语

夔龙纹具备权力和审美的双重属性。纹饰本身所带有的宗教信仰功能和王权意识是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必然结果,但是当时条件下,工匠们已经开始无意识的懂得审美,所以纹饰本身还应该具有审美功能,它所具有的神秘美、恐怖美和崇高美是无法被忽略掉的。通过符号学的研究方法,文章认为,商周时期夔龙纹的演变原因大概有三个:①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及宗教信仰所导致纹样的变化;②从商到西周,青铜器的功能引起夔龙纹的变化;③制作青铜器的工匠们的审美意识以及制作自主权的扩大引起青铜器夔龙纹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路永泽.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构成形式研究[J].装饰,2006,(11).

[2]陈伟.商代青铜器的装饰风格及其文化成因[J].美术观察,2007,(1).

[3]闫琰,陆军.浅谈龙纹的传承与发展[J].科学之友,2007,(9).

[4]陈春会.商代青铜器宗教思想探析[J].考古与文物,2004,(6).

[5]张常勇.商周青铜器饕餮纹样的狞厉美与和谐美[J].济南大学学报,2003,(3).

[6]段勇.“潜龙勿用”—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纹面貌[J].考古与文物,2000,(4).

作者简介:朱淑姣,讲师,女,河南长葛人,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

基金项目:

1、2024年度许昌学院科研项目《数字博物馆 APP 设计研究——以三国文物展品为例》,项目编号:2024YB029;

2、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BOPPPS模型下设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4SJGLX0457;

3、许昌学院202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包装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CU2022-YB-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