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翻译中的修辞手法与翻译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4
/ 2

《伤寒论》翻译中的修辞手法与翻译策略

丁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伤寒论》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经典著作,其翻译对于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伤寒论》原文的修辞特点,结合英译本考察其修辞处理方式,总结翻译策略,为中医药经典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助力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

关键词:《伤寒论》;中医药;翻译;修辞;策略

引言:《伤寒论》是中医药典籍中的瑰宝,集结了中医药理论精髓和临床经验。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伤寒论》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部古代医学巨著,《伤寒论》文辞古奥,修辞丰富,如何在翻译中传递古文的语言艺术,并准确表达中医药理论内涵,是摆在译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伤寒论》翻译的意义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中占据重要地位。将其翻译介绍到海外,让更多读者了解《伤寒论》的思想精髓,对于促进中西医学交流、弘扬中医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伤寒论》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理论,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读物。通过翻译,能让西方医学界深入了解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思想,认识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独特优势,《伤寒论》记载了大量临床实践经验和有效方剂,对当代医学仍有借鉴意义。通过翻译,能推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贡献智慧。

二、《伤寒论》原文中的修辞手法

(一) 比喻修辞

《伤寒论》善用比喻,形象生动地阐述医理,如“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以自然景物比拟三焦气化的特点,寥寥数语勾勒出三焦生理功能图景,给读者深刻印象。如“譬如炉火,从下烧炭,其面先热”,以烧炭比喻邪气从里到外传变的过程,通俗易懂,“迫血妄行,如溃溃然”,以奔流不息的水势喻血液妄行的状态,跃然纸上,译者需要深入领会原文比喻所蕴含的中医理论内涵,灵活运用译入语比喻修辞,形象地再现原文意蕴。

(二) 排比修辞

《伤寒论》的语言简炼凝练,时常使用排比手法,集中表达对偶的词组和并列的句式,言简意赅,节奏鲜明。如“头痛项强,脊强痛,恶寒”,三个症状并列,一语中的。如“风湿相搏,身疼痛,不能自转侧,不嘿者,防己黄芪汤主之”,紧凑的排比推进了语势,突出强调了临床表现。译者要辨识排比修辞格式,用相应的英语表达方式再现原文的简洁有力。

(三) 对偶修辞

对偶是《伤寒论》的显著特点,工整的字数、相对的意思使文章庄重和谐。如“阳微结,无阳则恶寒;阴微结,无阴则发热”,阴阳对举,语意相反,一分为二,辨证无误。如“得辛走气,得苦走血,得酸走筋,得甘走肉”,滔滔不绝,节奏铿锵。译者要在译文中保留对偶的形式特征,传达原文的音韵之美,注意对偶蕴含的中医阴阳学说内涵,做到形神兼备。

三、《伤寒论》英译本中的修辞手法

(一) 直译

直译是最大程度保留原文形式和内容的翻译方法。译者遵循原文语序、句法结构,忠实再现原文面貌。如“大抵发汗多,亡阳,谵语;下之多,亡阴,利不止。”可直译为“Generally speaking, excessive diaphoresis consumes yang, resulting in delirium; excessive purgation depletes yin, leading to unceasing diarrhea.”再如“大青龙汤,云门冬七升”,可译为“Major Blue Dragon Decoction with seven sheng of Radix Ophiopogonis.”直译保留了原文用药剂量的表达方式和方剂命名,传达中医特色,但可能影响目标读者理解,需酌情处理。

(二) 意译

意译是为传达原文意义而对形式做变通的翻译方法。译者抓住原文的主旨,用地道的译入语表达原文内容,追求“神似”。如“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可意译为“In greater yang disease, there is fever without sweating, but instead an aversion to cold. This is known as Spastic Tension.”译文调整了病机、症状、病名的先后顺序,更符合英语逻辑。再如“得辛散之,以酸收之”,可译为“Administer acrid medicinals to disperse pathogenic factors and sour agents to astringe and consolidate.”译文巧妙地将药味归类总结,突出了中药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可谓化繁为简、意在言外。

(三) 增译

增译是在直译、意译的基础上,为解释原文而增加必要信息的翻译方法。译者权衡读者需求,适当添加有助于理解的内容。如“诸暴强直”一词,可增译为“all diseases involving sudden onset of strong spasm and rigidity of the body”,明确指出“强直”的部位。再如“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译为“In diagnosing Minor Bupleurum Syndrome, the manifestation of just one of its signs is sufficient to confirm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is syndrome, without the necessity of all signs manifesting.”,增加syndrome一词,点明“证”的医学内涵。译者在增译时既要秉持“信”的原则,又要兼顾“达”的需要,恰如其分,不过犹不及。

四、《伤寒论》翻译中的主要策略

(一) 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

《伤寒论》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凝结着先人的智慧结晶,翻译既要“化形”还要“传神”,既要忠实原文,还要表达隽永,准确传递中医药文化内涵。译者需全面把握中医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以免理解偏差,误译误传。如“肾气丸”不能按字面直译为“Kidney Qi Pill”,而要考虑方中补益精气的药物组成,可译为“Pill for Enriching Kidney Essence”。巧妙传递古代文化意蕴。《伤寒论》常引用易学、阴阳家等思想,如“损其肺者,益其秋,佐以苦辛甘”一句化用《周易》“损上益下”之意,论述肺气亏损的调理宜遵五行生克原理,译者需要在译文中传达潜藏的文化信息,让译文饶有古典韵味。

(二) 追求语义信息的等值

语义对等是翻译的基本要求,即译文要在意义上忠实于原文,在《伤寒论》翻译中,要力求译文与原文传递的医学信息价值相当。在词汇选择上力求精准,中医术语博大精深,如“邪”“毒”“火”等都有别于日常词义,译者需在词典和语料中考证词义,择取恰切的对应词。在句子翻译中要把握逻辑关系,《伤寒论》行文严谨缜密,如“未满三日,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不可下之”一句,译者要辨清时间、脉象、证候三者间的转折递进关系,切勿译序颠倒。对整篇文章要通盘考虑,照应全篇,译文要前后统一,避免同一概念采用多个译名而造成歧义,如“奔豚”“有时 奔豚”均指同一证候,不可混用 Galloping Pi 和 Periodic Galloping Pi 等译法。译者要潜心领悟原文,力求译文语义忠于原著、行文前后一致。

(三) 兼顾文本风格的再现

《伤寒论》文辞古朴凝练,书写严谨,具有独特的文体风格,翻译不仅要传神达意,还要力求在文本风貌上与原著贴近。译文在语言上要简洁明了,少用或不用冗长的从句,多用祈使句式传递指令性。如“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可译为“In greater yang disease, if after administering purgatives, the pulse is rapid and the chest is fullness, prescribe Guizhi Decoction without Shaoyao.”译文在结构上要工整对偶,模仿原文整齐划一的语言节奏。如“阳气竭,阴气盛”可译为“Yang qi is exhausted, yin qi dominates.”译者要在中英语言表达方式差异中寻求契合点,尽量让译文在简洁、工整等风格上与原文相似。

(四) 借助修辞手法达到与原文相似的效果

修辞是语言的点睛之笔,赋予文本神采。《伤寒论》用比兴寄托情致,用对偶营造韵律,译文也应适度运用修辞,传达相似的艺术感受,译文模拟原文的修辞格局。如“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仿照原文对举格式,译为“Where the pathogenic factors gather, there qi must be deficient.”再如“阳加于阴谓之汗,阴加于阳谓之湿”,在译文中复现排比,“Yang added into yin is called sweating; yin added into yang is called dampness.”,译文要在得其神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英语修辞手法,表达原文言外之意。

结语

对《伤寒论》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和翻译策略的探讨,为中医药经典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翻译策略,能够准确传递《伤寒论》的医学信息,还能让更多海外读者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应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翻译方法,以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舒情,邓云华.《伤寒论》罗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思考[J].海外文摘, 2022(21):0126-0128.

[2] 阎亦舒.《内经》和《伤寒论》“痹病”翻译分析[D].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

[3] 雷筱.曲与直——《伤寒论》文化负载词翻译及补偿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 2019(23):2.

[4] 朱成成.零翻译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探究——以《伤寒论》为例[J].校园英语, 2021(21):255-256.

[5] 张景珊,穆海博.《伤寒论》中医方剂名称英译策略与方法探析——以Nigel Wiseman译本和罗希文译本为例[J].教育现代化, 2020(30):191-193.

作者简介:丁兰(1983年11月14日),女,汉,湖南长沙,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