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4
/ 4

“三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刘国平

中共富源县委党校  云南省 曲靖市 655500

伟大的时代进行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新时代十三个方面的发展成就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十个明确”,“五个必由之路”中,第一条都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邃,闪烁着马克思政党学说的真理光芒。本质论、核心论、极限论是贯穿其中的三个主要观点。

一、本质论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党的领导、以民为本、市场经济、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政治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个重要论断,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属性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抓住“本质论”,从根本上清楚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系统回顾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奋进历程,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其中之一的重大论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一个论断具体指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帮助我们理清二者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一)回答了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谁领导?”的问题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成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答案是唯一的,是单选题不是多选题。否则,就不是人间正道,甚至是邪路、歪路。

从历史逻辑看,中国为什么会产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始终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革命运动接连而起: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各种救国主张轮番出台:辛亥革命之后,政党政治在中国兴起。20世纪初,曾出现过两次建党高潮。政党、政治团体以及各种群众组织最多时达到680多个,具有政党性质的组织也有300个左右。围绕“救亡”二字,多少次旗竖旗倒,多少次人聚人散,多少英雄饮恨苍天,多少豪杰壮志难酬......但都以失败而告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历史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社会主义中国?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这句话,从句式上来分析,是因果关系。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因,社会主义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果。党的领导不仅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领导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历史证明并继续证明: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能。

(二)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走什么路的问题。答案同样是唯一的,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它什么路,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都在寻找“走什么路”能够救中国,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也进行了尝试。北洋政府期间,总统和内阁总理的更换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了一个又一个,都没有解决“中国道路”的问题。最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挽救了中华民族。从1921年——1949年——1978年——党的十八大的召开至今,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富起来、强起来。

(三)回答了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问题。二者相互成就,中国共产党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从概念上看是一分为二,从内涵上看是合二为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美好愿景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存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党的领导,也不存在坚持党的领导而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个问题”从学理方面充分揭示了“本质论”的丰富内涵,于是,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和党章,从法理方面得到进一步确认。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反映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党的领导地位,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都是错误的、有害的,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也是从根本上违反宪法的。”党的十九大审议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将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相关内容载入宪法。这些修改,进一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中强化了党的领导意识,使党的领导在国家运行机制和各项制度中具有更强的制度约束力和更高的法律效力,为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提供了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无论我们吸收了什么有益的东西,最后都要本土化。十月革命的风吹进来了,但我们党最终也没有成为一个苏联式的党。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我们仍然走自己路,才有今天的发展成果

二、极限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这些论断,其中有一个“最”字,是程度副词,它修饰任何一个词都让其达到了上限和下限。习近平总书记关党的全面领导的表述,充分阐释了党的全面领导的极限范畴

(一)从范围上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政军民学”泛指领域,“东西南北中”泛指地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坚持党领导一切。“党领导一切”这一概念在党内最早出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应对残酷的战争环境,同时也为了克服这一时期党内出现的山头主义和分散主义倾向。为此,中共中央在1942年9月1日通过《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党是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根据地领导的统一与一元化,应当表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这是党的正式文件中最早出现关于“党领导一切”的规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进一步阐发了“党领导一切”的思想。1954年9月15日,他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讲话中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扩大会议上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 1973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说:“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二)从方式上看,“党领导一切”并不是“党管一切”。毛泽东同志指出,所谓“党领导一切”,是指大政方针的领导,不是具体事务上的包揽一切。周恩来同志精辟地说:“我们所说的一切是说党要管大政方针、政策、计划,是说党对各部门都可以领导,不是说一切事情都要党去管。至于具体业务,党不要干涉。”在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政治环境下,党实行对一切工作的统一领导,为集中一切资源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党领导一切”逐渐演变为“党管一切”,出现了一系列弊端。这一时期,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指出党的一元化领导实施过程中的弊端:“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鉴于这些经验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在政治报告和党章中不再提“党领导一切”,并对“党的领导”作出限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1987年9月召开的党“十三大”在政治报告中对党的领导进一步作出新概括:“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和向国家权力机关推荐重要干部。”正是基于这种判断,邓小平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问题是党要善于领导;要不断地改善领导,才能加强领导。”随着执政环境和党内形势的新变化,2000年1月,江泽民同志再次重申了“工农兵学商,党是领导一切的”的思想

(三)新时代加强和改善党对一切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届七次全会再次强调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党领导各项工作的体制机制,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作出了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比如党中央制定或修订了系列党内法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善决策协调机制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性安排等。

“极限论”从理论上正本清源深刻阐述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和科学内涵,澄清了重大理论是非,为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南制度上立柱架梁党中央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立健全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具体制度,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制度保障;从实践上扎实推进党中央完善推动重大决策落实机制,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视,严厉查处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问题这些重大举措,有力推动了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落实落地。

(三)“核心论”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星红旗图案设计者曾联松说:每一颗小五角星的中心点都通过自己的一个星尖同大五角星的中心点连成一线,显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是风雨来袭时的主心骨,是指引方向的指南针,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2.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立足点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维护’的内涵是特定的、统一的,全党看齐只能向党中央看齐,不能在部门打着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旗号损害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只有一个权威,就是党中央的权威。党中央权威是党领导一切的权威来源。一些地方领导人打着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旗号树立自己个人威信,这是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的严重扭曲。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逻辑不能随意理解、随意发挥,“不能层层推下去。层层提权威、要看齐,这在政治上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有权威,但“一定要认识到地方和部门的权威都来自于党中央权威”,“层层都喊维护自己的权威,层层都喊向自己看齐,党中央权威、向党中央看齐就会被虚化、弱化”“两个维护”在本质上是一体的。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对象是习近平总书记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象是党中央而不是其他任何组织。要管理好这支庞大的共产党队伍,就是要维护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才能维护好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统一全党思想,才能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什么时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做到“两个维护”,党和人民事业就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弱化甚至放弃党的全面领导,放弃“两个维护”,党和人民事业就受到挫折甚至失败。“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既要体现高度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又要有坚决的维护定力和能力”

3.“两个维护”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原有之义。“两个维护”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的思想1850年3月,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共产主义者同盟组织涣散的现象指出:工人阶级政党如果不与中央委员会加强联系,就会丧失 “自己唯一巩固的支柱”。1920年,列宁在给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文件中指出,“党的中央机关成为拥有广泛的权力、得到党员普遍信任的权威性机构,只有这样,党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两个维护”是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经验总结。“古往今来,世界上的大国崩溃或者衰败,其中一个普遍的原因就是中央权威丧失、国家无法集中统一”。1871年轰轰烈烈的巴黎公社仅存在2个多月就不幸失败了。恩格斯总结其中的历史教训,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同样有过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大革命时期,由于我们党处于幼年、力量有限,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没有保持党的独立性更丧失了领导权,当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时,不能组织人民进行有效抵抗,导致大革命失败。长征路上,张国焘搞分裂,公然另立“中央”。延安时期,王明从苏联回国后在党内拉帮结派,后来在长江局工作我行我素、不听中央指挥。这些都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大损失和危害。邓小平曾回顾说:“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遵义会议之后,有了毛泽东同志这个核心、全党公认的领袖,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改革开放后,有了邓小平同志这个核心,我们党才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是形成了习近平同志这个核心,才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要论述,使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形势环境变化之快,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对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无数历史事实充分表明,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作者简介:刘国平(1973.11),男,汉族,云南富源人,本科,高级讲师,中共富源县委党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建、农村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