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理工作室的APN模式用于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居家康复护理指导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5
/ 3

基于护理工作室的APN模式用于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居家康复护理指导中的实践

刘丁侨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湖北武汉430064

摘要:目的 探究在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应用基于护理工作室的高级实践护士(APN)模式指导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研究对象均为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2)与观察组(32),分别予以常规康复护理指导、基于护理工作室的APN模式指导,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出院1、3、6个月NIHSS评分、HAMD评分、Barthel指数及SS-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 将基于护理工作室的APN模式应用于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可有效提高居家康复护理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工作室;缺血性脑梗死;高级实践护士;居家康复护理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均常年居于较高水平。其中缺血性脑梗死居多,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严重情况下,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通常脑梗死会给患者留下多种后遗症,使患者语言、肢体及吞咽等功能受到影响,使患者难以自理,身心承受巨大痛苦。通常缺血性脑卒中在医院治疗后,多以居家康复为主。从目前研究来看,患者居家康复护理过程中,缺乏正确有效的康复指导,使患者预后较差。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作为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多以延续性护理模式为主导,实现促进患者健康管理的目标,有助于节省医疗资源及成本[1-2]。护理工作室通常为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科学化护理服务的工作场所。常规护理多以病情为主,很少关注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变化,护理效果并不突出。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手段,探索更多新型护理方法,使患者得到良好护理效果。但是从目前研究来看,针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基于工作室的APN模式指导的护理研究不多,所以,本文重点研究此方面内容,旨在为实践研究提供更多重要参考依据。基于此,本次研究对64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6-2023.6期间的64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规则下,分成两个组别,分别包括32例。对照组:男性/女性:18/14,年龄45~72岁,平均值为(58.50±4.50)岁;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6~71岁,平均(58.50±4.1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比较。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过专业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梗死[3]。②患者均意识清醒。③临床资料完整且真实。排除标准:①无法有效配合情况。②中途退出者。③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④存在免疫缺陷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指导,在患者出院当天,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并详细告知家属居家康复需要注意的内容,发放健康彩页,指导患者或家属加入科室微信群,关注科室公众号,护理人员定期随访,指导患者康复护理的重点,并记录随访内容。

观察组:基于工作室的APN模式,内容如下:(1)组建APN护理团队,组员均为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工作10年以上。经过康复医生考核,合格后方可留在团队中。(2)制定康复计划:患者入院3d后,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出院计划,同时设定出院康复目标。在患者出院当天,依照患者病情及康复状况,为患者设定康复方案,包括1、3、6个月的康复目标,形成康复清单。指导患者及家属在居家康复中,认真完成每一项康复计划,完成后,在相应项目下做好标识。每周一前,将清单拍照后,上传至指定小程序。APN护士对清单进行认真审核,并根据不同完成结果,进行相应评价,并实施个性化指导。(3)患者管理:患者出院当天,护理专家工作室将运营的微信小程序推送给家属,指导家属可通过小程序完成随访、视频以及上传清单等操作,同时还可以在线解答问题模块,有效解答患者存在的问题。要求患者在出院3d内,第一次完成视频随访。并在出院1、3、6个月,完成视频随访。患者可根据自身康复状况,选择增加视频次数,方便得到护理人员的相应指导。在患者出院后,为其建立档案,对患者访视时间、恢复及康复效果进行实时记录。(4)环境评估:患者出院1周内,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提供的居住环境照片,评估患者环境,筛查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评估患者出入是否方便轮椅行走,物品摆放是否方便患者索取,被褥材质及类型是否适合患者使用,卫生间是否有防滑装置,环境是否适合患者康复。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有效改造环境,提高患者康复效果。(5)家庭随访:根据患者康复效果、距离、时间等因素,对患者进行上门访视。先指导患者或者家属在平台完成预约,将患者资料及问题进行上传,签署同意书,通过护理工作室审核后,预约具体时间。护理团队派出APN护士、康复师等,对患者上门随访。携带评估表、测量工具等内容,在预约号的时间内随访,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指导患者按照康复清单,认真完成每项康复锻炼,并解答每项康复内容的锻炼目标,对患者认真锻炼的行为表示赞许,使患者保持良好依从性。运用语言技巧,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并指导家属做好陪伴,可多陪患者聊天,帮助患者解开心结。指导家属可适当给患者播放舒缓音乐,指导患者保持身心放松,减轻心理压力。完成上门随访后,指导家属签字,并将资料归档。

1.3 观察指标

(1)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4]评估患者神经损伤程度,分值共计42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2)根据抑郁症状评估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5]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轻度抑郁为1-7分,中度抑郁为8-16分,较重度为17-23分,重度为24分以上,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绪越明显。

(3)根据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包括10个维度,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6]

(4)根据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7]评估,包括12个项目,49个条目,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经(±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

出院时,两组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出院1、3、6个月评分均较出院时更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1 比较NIHSS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出院时

出院1个月

出院3个月

出院6个月

F

P

对照组

32

10.75±2.66

8.67±2.14

6.85±1.63

4.67±1.18

54.722

<0.001

观察组

32

10.63±2.41

6.82±2.62

4.41±1.25

3.72±1.02

81.593

<0.001

t

-

0.189

3.094

6.720

3.445

-

-

P

-

0.851

0.003

<0.001

0.001

-

-

2.2两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

出院时,两组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出院1、3、6个月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2 比较HAMD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出院时

出院1个月

出院3个月

出院6个月

F

P

对照组

32

17.86±2.47

14.33±2.53

11.41±3.01

8.62±2.17

76.478

<0.001

观察组

32

17.67±2.82

11.75±2.51

8.72±2.05

6.25±1.68

145.931

<0.001

t

-

0.287

4.095

4.178

4.885

-

-

P

-

0.775

<0.001

<0.001

<0.001

-

-

2.3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对比

出院时,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出院1、3、6个月Barthel指数均较出院时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3 比较Barthel指数(±s,分)

组别

例数

出院时

出院1个月

出院3个月

出院6个月

F

P

对照组

32

56.65±8.24

63.41±3.28

67.33±3.63

73.48±5.81

50.756

<0.001

观察组

32

56.48±8.35

66.42±3.73

76.25±3.17

81.68±4.33

140.758

<0.001

t

-

0.082

3.428

10.470

6.402

-

-

P

-

0.935

0.001

<0.001

<0.001

-

-

2.4两组患者SS-QOL评分对比

出院时,两组SS-QOL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1、3、6个月SS-QOL评分均较出院时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4。

4 比较SS-QOL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出院时

出院1个月

出院3个月

出院6个月

F

P

对照组

32

52.16±3.22

64.33±2.19

66.37±2.06

76.19±5.61

245.015

<0.001

观察组

32

53.01±3.64

68.52±2.07

75.12±2.64

84.32±5.41

414.106

<0.001

t

-

0.989

7.865

14.781

5.901

-

-

P

-

0.326

<0.001

<0.001

<0.001

-

-

3 讨论

缺血性脑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病症的一种,预后较差,很多患者会出现肢体受限、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通常脑梗死发病速度非常快,短短几小时就能使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致残率较高[8-9]。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如果出现脑梗死,则可能引发患者神经元细胞大面积死亡,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通常在患者出院后,多以居家康复为主,由于条件受限,加上患者康复依从性不高,可能导致患者恢复效果欠佳,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良好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常规护理很难满足患者实际护理需求,所以,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基于护理工作室的APN模式的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1、3、6个月的NIHSS评分分别为(6.82±2.62、4.41±1.25、3.72±1.02)分,均较对照组更低,说明在基于护理工作室的APN模式应用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患者预后改善积极影响。分析原因:基于护理工作室的APN模式,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更强,更符合患者实际。通过护理团队对患者评估,并为患者量身打造康复方案,可有效保证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10-11]。观察组出院后1、3、6个月的HAMD评分分别为(11.75±2.51、8.72±2.05、6.25±1.68)分,均较对照组更低,说明基于护理工作室的APN模式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减轻患者抑郁情绪。分析原因:通过护理人员采取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及维度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满足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的情感需求,给予患者有力的精神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有效调整身心状态,对患者康复依从性的提升有显著作用。观察组出院后1、3、6个月的Barthel指数分别为(66.42±3.73、76.25±3.17、81.68±4.33)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基于护理工作室的APN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对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影响。分析原因:通过指导患者按照康复计划锻炼,能够使患者保持循序渐进,逐步恢复自理能力[12]。通过评估患者居住环境,并指出改进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而温馨的环境,可为患者日常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减少安全隐患,充分保证患者康复安全性。观察组出院后1、3、6个月的SS-QOL评分分别为(68.52±2.07、75.12±2.64、84.32±5.41),均较对照组更高,表明应用基于护理工作室的APN模式,对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重要影响。分析原因:通过护理人员视频方式,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指导,对患者病情恢复有很大助益。通过护患沟通,能够减少矛盾,增强彼此信任感,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基于护理工作室的APN模式的应用,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居家康复有显著作用,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负性情绪,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改善意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璇,石莹,吕文静.链式亲情护理模式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适应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1):1649-1653.

[2]张文芸,王园园,孙岳.APN延续性护理模式下再生性社区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7):34-37.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02):146-146.

[4]申蓬春,黄萍,于俊杰,基于NIHSS评分分级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04):724-728. 

[5]孔令明,牛威,朱晓丽,等. 老年人晚发性抑郁症预后与外周血lncRNA表达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03):267-271. 

[6]张兰,周佳英,脑卒中偏瘫患者Barthel指数分级联合Orem自理模式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02):345-347.

[7]王娟,王艳,张海娇,等. 焦点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31):4399-4403. 

[8]谭淼,邢超君,刘莹芳.持续性心理疏导及早期康复护理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3):141-143.

[9]马金风,张秀花,李瑞.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7):80-83.

[10]马亚菲,王岩岩.家庭健康教育及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44(6):471-473.

[11]胥婧,罗秀玲,江雪莲等.CARF理念下脑梗死患者全过程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22,41(4):409-413.

[12]潘婷婷,穆雪.奥马哈系统下延续性照护服务对急性脑梗死居家康复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7):1238-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