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1
/ 3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临床观察

彭荣华

于都县罗坳镇卫生院 妇产科 江西于都 342300

摘要:目的:分析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行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本文对2021年6月-2022年6月入院的产后女性进行分析,选取存在盆底功能障碍且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出的患者分别置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治疗环节,引导患者开展盆底肌锻炼。观察组治疗环节,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疗法的利用,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盆底肌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水平,且观察组的膀胱尿道后角相对较低,膀胱颈移动度减小幅度较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较低,尿动力学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女性产后,若其存在盆底肌功能障碍,应引导患者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并辅以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加快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速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产妇生活质量。

关键词: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盆底肌锻炼;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影响

女性生产后,若其出现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所涉及的病因相对较多,可能是由盆底支持结构受损等因素引起,引发盆腔脏器脱垂等现象,导致产后大便失禁等问题,对女性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2]。女性怀孕与分娩过程中,盆底肌会受到一定的损伤,若恢复及时性不足,会提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进行治疗时,常采用的治疗方案相对较多,如肌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等。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将开展常规盆底肌锻炼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联合运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为治疗方案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医院收治的产妇进行分析,选取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出的患者分别置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观察组患者年龄介于24-40之间,平均年龄为31.89±1.32岁,体重指数介于21-24kg/m2,平均体重指数为21.25±0.82kg/m2,平均孕次为1.12±0.25次,对照组年龄介于23-41之间,平均年龄为32.01±1.28岁,体重指数介于21-25kg/m2之间,平均体重指数为21.32±0.78kg/m2,平均孕次为1.14±0.26次。

纳入标准:纳入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且足月妊娠的患者。排除标准:剔除存在长期负压增高慢性病或存在生殖系统炎症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控制方法

对照组治疗环节,引导患者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在让患者吸气的同时,保持肛门收缩,将时间控制在3-5s呼气时,自然放松,多次重复这个动作,每日锻炼的频率为2-3次,每次持续时间为15-20min。疗程为6周[3]

1.2.2观察组控制方法

观察组治疗环节,以对照组盆底肌功能锻炼措施为基础,联合运用生物反馈疗法。在此过程中,借助电刺激生物反馈技术,对刺激电流强度加以控制,协助患者调整自身体位,使患者处于仰卧位状态中,以相对缓慢的速度将电极片置于患者阴道,逐渐增加电流强度,直到患者未感觉不适时停止,结合反馈结果,对产妇进行引导,让产妇主动收缩盆底肌[4-5]

1.3指标观察

对盆底肌电指标进行测量,如混合肌平均肌电值等。

采用二维超声检查技术,对患者膀胱颈下移状况进行检测,确认患者膀胱尿道后角变化状况。

分析患者生活质量时,对SF-36加以应用,确认患者各维度评分获得状况。

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评估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变化状况,如1小时尿垫试验,确认患者最大尿道闭合压,确定患者Valsalva漏尿点压。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借助SPSS23.0对获得数据进行处理,结合数据类型,采用不同的检验方式,促进研究结果的明确。若数据为计数资料,对χ2检验加以应用,并借助n(%)对数据加以表示。若数据为计量资料,对t 检验予以运用,并通过±s对数据加以表示,结合数据分析后的P值,若其<0.05,说明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盆底肌相关指标

由表2可知,即使采用不同疗法,也会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且观察组疗法的应用效果显著,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相关指标变化状况(±s)

组别

时间

混合肌平均肌电值

慢肌平均肌电值

前静息平均肌电值

后静息平均肌电值

快肌最大肌电值

观察组(n=40)

治疗前

16.27±5.21

13.29±4.47

4.54±1.03

4.61±1.28

26.82±2.53

治疗后

29.53±2.12

21.72±2.47

8.30±4.07

9.45±1.52

41.55±6.14

对照组(n=40)

治疗前

16.30±5.14

13.26±4.50

4.58±1.01

4.55±1.26

26.89±2.47

治疗后

24.05±3.28

17.31±2.43

6.21±3.96

7.32±1.68

32.38±5.88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11.264/<0.05

10.985/<0.05

11.167/<0.05

10.247/<0.05

9.984/<0.05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10.852/<0.05

10.649/<0.05

11.068/<0.05

9.852/<0.05

9.237/<0.05

t/P组间值(治疗后)

10.567/<0.05

8.436/<0.05

11.162/<0.05

10.401/<0.05

10.423/<0.05

2.2 膀胱尿道后角与膀胱颈移动度

由表3可知,观察组治疗措施的落实,可有效降低患者膀胱尿道后角,使得膀胱颈移动度下降,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尿道后角与膀胱颈移动度变化状况(±s)

组别

时间

膀胱尿道后角(°)

膀胱颈移动度(mm)

观察组(n=40)

治疗前

162.18±12.28

36.32±4.71

治疗后

144.52±12.16

31.21±4.18

对照组(n=40)

治疗前

162.23±12.21

36.91±4.10

治疗后

153.01±11.68

33.34±4.13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8.234/<0.05

8.142/<0.05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6.264/<0.05

7.159/<0.05

t/P组间值(治疗后)

5.297/<0.05

4.365/<0.05

2.3 生活质量

由表4可知,观察组疗法的利用,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水平,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状况(±s)

组别

时间

情感职能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观察组(n=40)

治疗前

63.51±5.39

62.83±5.41

64.01±5.29

62.74±4.47

治疗后

92.11±1.87

91.84±5.23

92.41±1.57

92.48±1.49

对照组(n=40)

治疗前

63.48±5.40

62.78±5.42

63.61±5.34

62.62±4.65

治疗后

78.59±3.61

79.11±3.09

80.02±2.85

83.15±3.14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9.631/<0.05

9.528/<0.05

10.248<0.05

9.853/<0.05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9.782/<0.05

7.537/<0.05

9.136/<0.05

6.548/<0.05

t/P组间值(治疗后)

6.345/<0.05

6.806/<0.05

8.167/<0.05

5.429/<0.05

2.4 不良反应

由表5可知,观察组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较低,P<0.0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产生状况[n(%)]

组别

例数

子宫脱垂

阴道壁膨出

尿失禁

腰骶疼痛

总计

观察组

40

1(2.50)

1(2.50)

0(0.00)

2(5.00)

4(10.00)

对照组

40

3(7.50)

2(5.00)

3(7.50)

4(10.00)

12(30.00)

χ2

--

--

--

--

--

12.267

P

--

--

--

--

--

0.001

2.5 尿动力学指标

由表6可知,观察组疗法的利用,会提升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改善水平,使得患者盆底肌功能尽快恢复正常,P<0.05。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动力学指标变化水平(±s)

组别

时间

1HPrV(g)

PMUC(kPa)

PVLP(kPa)

观察组(n=40)

治疗前

24.08±9.46

26.01±5.27

6.06±1.09

治疗后

8.72±1.82

30.74±4.24

7.84±0.94

对照组(n=40)

治疗前

24.13±9.57

26.05±5.29

6.09±1.06

治疗后

16.91±4.61

27.72±4.98

6.71±0.99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4.864/<0.05

5.498/<0.05

6.157/<0.05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4.624/<0.05

5.537/<0.05

5.897/<0.05

t/P组间值(治疗后)

6.254/<0.05

6.167/<0.05

5.924/<0.05

3 讨论

女性怀孕与分娩环节,受诸多因素影响,如胎儿压迫等,其盆底肌肉可能会出现损伤,对产后康复治疗的开展提出更高要求,加快盆底肌功能恢复速率,提升盆底肌功能障碍防治水平。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所涉及的治疗方法相对较多,如盆底肌功能锻炼、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等[6]。其中,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的联合运用,可有效提升盆底肌肉力量,对患者尿失禁等症状加以改善,提升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等疾病治疗成效[7]。传统疗法中,对盆底肌功能障碍进行治疗时,常采用盆底肌锻炼疗法,引导患者开展多次的拉肛肌动作,加快患者骨盆肌力恢复速率。与此同时,锻炼的开展并不会受时间与体位等的限制,操作相对灵活,治疗成本相对较低。但若仅是应用该疗法,受产妇身体虚弱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对较低,治疗效果大打折扣[8]

通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疗法的利用,可提升患者盆底肌相关指标改善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化患者尿动力学指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电刺激疗法,会通过置于阴道中的电极,对盆底肌肉加以刺激,让其被动收缩,刺激神经细胞本体感受器,结合生物反馈法,提高患者对盆底运动方式的掌握程度,进而提升盆底肌力收缩能力。与此同时,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的运用,可对患者肌力与肌腱损伤状况进行评估,保障评估的全面性与客观性,结合评估结果,对患者康复训练计划进行调整,保证训练方案的针对性,调整脉冲宽度与频率,给予患者不同程度的刺激,提高患者神经敏感度,增强患者肌肉张力,进而实现对尿液等的有效控制

[9-10]

综上,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在引导患者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同时,对患者施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完善训练方案,提升患者康复速率。

参考文献:

[1] 邓祖群,李茂谊,吴玉花,等.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疗效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2):3.

[2] 韩法霞.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 2022, 34(11):3.

[3] 卢逸静.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的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 2021(14):37.

[4] 师艳,毛玉慧,马存丽.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 2021(13):24.

[5] 方巧婵,姜艳艳,李桂红.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 2021, 19(13):3.

[6] 柴淑霞,罗建红.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14):2.

[7] 徐玉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初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医药界, 2020(8):2.

[8] 王晓艳、应仙华、吴淑英.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20, 35(24):5.

[9] 宋秀莲.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价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5):77-78.

[10] 彭凡平,陈华,宗轶,等.个体化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 2020, 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