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本体下提升学校德育实效的探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基于生命本体下提升学校德育实效的探寻探讨

沈乐意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晓塘乡中心小学  315736   

教育的核心对象是人类个体,特别是那些处于特定成长阶段的学生群体。作为具有独立思想、情感丰富且充满活力的个体,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精神与个性发展的关键主体。因此,教育的本质在于其对人类潜能的培养与塑造,正如德国哲学家及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灵魂的培养,而非仅仅是理性知识与认识的累积。”他进一步强调,“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这一观点与爱因斯坦的见解不谋而合,爱因斯坦曾指出:“当学校所教授的知识被遗忘后,所遗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一理念在诺贝尔奖得主的一次聚会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当一位老科学家被问及最重要的知识来源时,他出人意料地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学到的。这些知识包括分享、尊重他人财产、整洁、卫生以及勇于承认错误等基本行为准则。这些故事反映出教育的共同认知,即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心智的成熟以及精神的成长。基于此,德育教育的焦点应集中在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关注其精神健康的成长。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精神和个性上的成长,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想、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的个体。在当前德育管理领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源于管理实践本身,也与我们对德育本质的理解以及管理理念的更新息息相关。

一、德育管理现状与问题

1. 德育管理理念的误区

在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互动中,当前学校德育管理往往遵循一种自上而下的执行模式,将学校视作上级指令的机械执行者。然而,在信息化时代和公共行政改革的大背景下,这种机械性思维需要被淡化,取而代之的应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综合渗透的工作模式。德育工作不仅要依赖上级机关的指导和政策支持,更需要学校层面和微观教育活动层面的积极探索、改革与发展。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目标和计划的执行,更要关注过程中的变化和整体状态的发展。此外,教育行政部门的思想与价值取向应创造性地融入学校德育管理之中,而非仅仅遵循上下级的管理关系。

在对学校内部各年级、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上,当前德育管理倾向于追求一致性和统一性,强调通过统一的安排、计划、落实、检查、奖惩等手段来实现德育工作的规范和目标达成。这种管理思路忽视了学校内部各年级和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以及可能的发展空间,导致学校德育状态呈现出规范过多、个性不足、创意缺乏、活力不足的特点。

2. 学校德育工作方式的反思

整体性与系列性的缺失:首先,学校在德育改革方面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系统性思考,虽然每月、每学期都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是孤立的,缺乏系统性连接。其次,管理过程显得零散,缺乏对管理手段、方法、策略与目标相关性的系统研究。再次,不同年级和阶段之间的教育活动缺乏连贯性,未能形成针对不同年级的系列化教育体系。

研究性的缺位:在班级建设的管理过程中,学校往往过分强调行政性的检查和评比,而忽视了对本校学生发展工作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班主任独立、创造性地开展相关研究的支持与推动。

教育性的缺失:尽管学校活动多样、形式规范,但学生发展工作的实效性不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有限,对学校改革的推进效应不明显。

管理理念的更新:面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更新管理理念,从形式主义走向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实现从“务虚”到“务实”的转变,将德育管理与效益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这种深入的反思和理念更新,我们可以期待德育管理工作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构建一个更加人性化、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教育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德育管理价值取向的选择

1. 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现实的当下需要

人的生命需求是其生存状态的直接体现,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传统学校道德教育往往侧重于理想性需求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现实生活的即时需求。虽然理想性需求的教育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理想应根植于现实,理想性需求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现实的当下需求,本质上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日常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充实地度过每一天。生活不是过去式,也不是将来式,而是正在进行的现在时。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直面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压力和恐惧,并帮助他们妥善应对,从而培养和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关注学生基本道德观的培养

过去,对学生的教育过于强调英雄和伟人的典范,这可能导致学生感到难以企及。然而,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首先需要具备基本的社会道德。因此,我们的教育定位应首先着眼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人。例如,学校可以选择以下几个道德主题进行教育:

安于平凡,不甘平庸:接受自己的平凡是重要的,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平凡的。然而,人生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即使没有显赫的成就,也不能没有目标和追求,要在平凡中寻求卓越。

富有社会责任感:正视自己的价值,将责任融入生活。当每个人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时,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德不是英雄行为,而是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只有当学生在无人监督时也能自觉遵守规则,他们的心智才真正成熟。

学会感恩:对父母、生命和社会的感激之情是基本的道德情感。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恩赐,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3. 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不是标准化生产的统一产品,而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正如夜空中的流星和萤火虫,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应当致力于挖掘每位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无论是演讲、表演、绘画、体育还是其他领域,都应鼓励他们展示才华,提供展示自我和个性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这样的教育实践,我们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还能够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三、德育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一个显著误区:过分强调普遍道德原则和规范,而采用的教育方式往往局限于灌输和填鸭式教学。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生命经历、经验和感受,未能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现代脑科学研究揭示,只有将学生的生命经验纳入考量,德育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基于上述反思,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德育教育活动,旨在构建一种更加人性化、生活化和生命化的教育模式。

1. 生命叙事: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生命叙事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探索过程,它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对生命经历的回忆,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通过生命叙事,学生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存在,感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从而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转变。此外,生命叙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尊重和宽容品质,使他们能够从多元的生命故事中认识到个体差异性、多样性和共生性。更重要的是,生命叙事能够促进学生道德判断、选择和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 触发生命感动的活动

有效的道德教育应当能够触动学生的生命感受。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生命体验。

真实性:活动设计需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因为道德行为是在与外界和自我关系的互动中形成的。

贴近生活:只有当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相连时,才能产生深远的教育影响。

互动性:道德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是学生德性成长的关键。

创造性:道德社会化不仅是个体适应社会规范的过程,更是个体与社会双向互动、共同创造新规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作为积极的创造者,有选择性、创造性地接受和构建道德规范。

3. 关注学生生命本体

德育教育应当真正关注学生生命本体的发展,将学生生命本身的成长过程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意味着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回归到生活化、生命化的轨道,关注学生的日常需求、情感体验和生命成长,从而实现教育的本真目的。

通过这些创新的教育模式,我们期望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关注个体、尊重生命、激发创造力的德育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