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耗氧量的监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3

心肌耗氧量的监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中的应用研究

格娜·卡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邮编830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心肌耗氧量的监测,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康复运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近1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CHF的患者,在正规使用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以6KM/H的速度进行最大运动量的跑台试验,观察并记录康复运动中有意义的运动时间及心肌耗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中当心肌耗氧量增加30%时,受试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当心肌耗氧量增加35%时,部分受试者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试验,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CHF患者在以6KM/H的速度进行康复运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至30%应及时停止活动或给予行为干预,此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运动提供了具体的安全范围。

关键词:心肌耗氧量 慢性心力衰竭 康复运动 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其治疗原则主要是去除基础病因及诱因,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从而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受、改善生活质量、阻止心室重塑,降低心衰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据临床研究证实,康复运动可增加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耐力,降低心肌缺血,降低病死率[1]。2013年加拿大心脏病学会更新的心衰管理指南[2]中指出: 强烈推荐所有纽约心脏病学会评定为心功能Ⅰ-Ⅲ级的患者均应接受心脏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和体能[3]。那么了解康复运动时心肌的代谢情况,有助于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运动风险评估。在临床上可以简便的以心肌耗氧量(心肌耗氧的多少主要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所决定,故临床上采常用“心率×收缩压”(即二量乘积)作为估计心肌耗氧的指标)来反映心肌的代谢水平[4]。此方法方便简单,又比心

率控制法或血压监测法更为准确可靠。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心肌耗氧量的监测,为CHF患者在康复运动中提供指导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近1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CH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51.4±7.4) 岁,其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平均身高(161.6 ± 7.2) cm,平均体重(66.7 ± 9.6) kg。其中心功能Ⅰ级16人,心功能Ⅱ级24人。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CHF的诊断标准;②射血分数〈40%,经治疗NYHY心功能分级Ⅰ-Ⅱ级的患者;③病人有自主遵医行为,并能坚持长期正规的药物治疗。④有自主行为能力,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 ①心力衰竭尚未控制者,或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②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高血压Ⅲ级、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严重肺部疾病、合并代谢性疾病)及胸部或腿部疾病不能运动者。③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⑴静息状态下心肌耗氧量的测定:40名受试者在试验前均正规使用抗心衰药物治疗,包括血管转换酶受体拮抗剂或血管转换酶抑制剂( ACEI or ARB) 、硝酸酯类、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等 。受试者在试验前24小时未进行高强度剧烈运动,保证休息充足。试验前安静坐位10 min后,采用灵敏度较高的顺泰OSCAR2动态血压计进行心率、血压的监测,并准确计算出心肌耗氧量。⑵动态时心肌耗氧量的监测:此康复运动实验的方式均选择为跑台试验。所有受试者在康林跑台上以6KM/H的速度进行最大运动量的慢跑。慢跑同时采用顺泰OSCAR2动态血压计每2 min一次进行实时监测,当患者出现疲乏,气促,大汗,胸闷,胸痛等不能耐受的情况立即终止活动。活动期间由专业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并记录运动开始到最大运动量中心率、血压的变化,从而计算出心肌耗氧量。所有活动及设备安排均在专业技术人员及医护的监护下实施。

1.3观察指标

选取跑台试验中对CHF患者康复运动评定有意义的运动时间及心肌耗氧量为观察指标。观察患者运动时间及试验中心肌耗氧量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同时观

察患者康复运动中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用x±s的形式表示计量数据,以P<0.05作为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实验中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所有受试者均以最大运动量完成试验。完成跑台试验用时最短者15min终止运动,最长者26min终止运动,平均时间20.35min。其中26min2人;25min3人;24,23min各2人;22min7人;21min 2人;20min6人;19 min5人;18、17min各3人;16min2人;15 min3人。见表1。

表1   本研究中受试者最大运动量时间的示意图    min

2.2  试验中最早出现临床症状时间为4min,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出汗、乏力、心慌、头晕等,但不包括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出现临床症状时间分别为20min4人; 21min3人;10、11、12、13、14、15、16、17、18、19 min各2人;4、5、6、7、8、9、22、23、25min各1人。见表2。

表2  本研究康复运动中心肌耗氧量与时间的相关性曲线图

注:表2中0,5,10,15,20,25,30分别表示受试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的时间。

2.3  实验前基础心肌耗氧量为(8092.37±1564.52);试验中当受试者心肌耗氧量增加30%时,心肌耗氧量为(11944.66±1946.25),所有受试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当心肌耗氧量增加35%时,心肌耗氧量为(12124.57±1249.47),有受试者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试验;当心肌耗氧量增加50%时,所有受试者全部退出试验。试验后心肌耗氧量较基础心肌耗氧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见表3。

表3    本研究中康复运动对心肌耗氧量的统计及比较

项目

例数(n)

HR(次/min)     

SBP(mmHg)

心肌耗氧量

基础心肌耗氧量

40

70.42±11.01

115.45±10.36

8092.37±1564.52

心肌耗氧量+10%

40

76.44±9.49

117.48±11.18

9309.19±1876.77

心肌耗氧量+20%

40

83.57±9.56

124.07±11.21

10506.25±1534.63

心肌耗氧量+30%

40

94.83±11.02

126.16±13.30

11944.66±1946.25

心肌耗氧量+35%

35

101.41±14.40

124.69±10.23

12124.57±1249.47

心肌耗氧量+40%

16

110.46±1372

125.52±11.14

13328.96±1574.71

心肌耗氧量+45%

5

113.19±13.71

129.76±10.25

14603.24±1209.93

心肌耗氧量+50%

0

实验终止

全部退出

0

注: 与基础心肌耗氧量比较,P0.01

3.讨论

在CHF患者治疗中,卧床休息仍作为心衰患者治疗的重要处理方法,大多数人认为休息可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使症状减轻。然而长期卧床不仅存在多种潜在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废用性肌萎缩、骨质疏松等,更使得CHF患者出现明显运动耐力下降,体力活动受限,从而生存质量下降。近年来心脏康复运动已广泛运用到心衰的治疗中,多项临床试验证明通过有效强度的康复运动,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康复运动被临床逐渐重视的同时,也伴随运动风险的增加,如何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运动处方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运动强度的大小对于心脏、血管功能、体能和预后的改善效果不同,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强度越大,心血管获益越大[5]。故在指导患者康复运动过程中,许多指导是以身体的警告信号,如出现胸痛、头昏目眩、过度疲劳、气短、出汗过多、恶心呕吐以及脉搏不规律等才停止运动,这样大大的增加了运动风险。

心肌耗氧量是机体呼吸、循环系统发挥最大功能水平时每分钟实际摄入并供给组织细胞氧化利用的氧气量,目前认为是评价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最好指标[6]。当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等收缩血管的物质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同时心脏也因神经和体液因素影响,出现心率加快,收缩力增强,使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降低,收缩压升高。然而收缩压会随着运动负荷增加而进行性增加,直到接近极量运动时达到高峰,然后会逐渐下降。且心率也会因体位、运动类型、体能、健康状况、血容量、窦房结功能、药物治疗和环境等差异较大。故心肌耗氧量的监测较单纯的主观感受或心率控制法或血压监测法更能全面客观的评价患者的运动能力。本研究中通过对CHF患者康复运动中时间的观察,发现患者康复运动的时间并不恒定,会因年龄、情绪、体质、基础疾病等存在个体差异。通过对CHF患者康复运动中心肌耗氧量的观察,发现当心肌耗氧量增加至30%时,CHF患者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当心肌耗氧量增加至35%时,CHF患者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出现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而终止试验的情况。故康复运动处方应根据患者的健康、体力和心血管功能等状态,结合工作、环境、喜好等个体化特点制定。并结合主观感受及心肌耗氧量设定安全范围。

综上所述,当CHF患者在以6KM/H的速度进行康复运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30%应及时停止活动或给予行为干预。此为CHF患者的康复运动提供了具体的安全范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Acar RD, Bulut M, Ergua  S,et al.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n left atrial an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hanges  in  arterial  stiffnes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Echocardiography,2021,32:443-447.

[2]Gordon W.M,MSc,FRoe,et al.The 2013 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 Heart Failure Management Guidelines Update: Focus on Rehabilitation and Exercise and Surgical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J].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9,30:249-263.

[3]靳宜静 王学磊 心脏康复对稳定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2019,16(1):2370-2371.

[4]张海利.心力衰竭病人临床行为对心悸耗氧量及血压的影响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22,1(2):86-87.

[5]Leon AS,Franklin BA,Costa F,et al.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Council on Clinical,Cardiology (Subeommittee on Exercise,Cardiac Rehabilitation,and Prevention)and the Council on Nutrition,Physical Activity,and Metabolism (Subcommittee on Physical Activity),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Circulation,2023,111(3):369-376.

[6]Taylor RS,Unal B,Critchley JA,et al,Mortality reductions in patients receiving exercise-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how much can be attributed to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improvemcnts?[J].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21,13(3):36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