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

薛晓艳  戴婷婷

张家港市杨舍实验学校  2156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探究方式,能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果。文章从多方面方面入手,进行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科学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

前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分组实验是最精彩的环节,也是学生最感兴趣、参与积极性最高的活动内容。但是我们在以往的实验课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包括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课上分组不合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导致分组学习的效果不理想;亦或课堂上看似非常热闹,但是学生没有深层次的思考,也缺少个性化的体验,这就造成合作分享学习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改变传统机械式教学方法的弊端。基于此,为了实现“做中学,学中思”的目的,本文探讨如何实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分享学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1不重视科学学科的教学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学生考试的科目上,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就是为了最后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小学科学的教学。个别老师不是很重视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  甚至有的语数外文化课老师占用科学课的时间来进行自己的教学,让学生进行语数外的学习,影响了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也没有发挥出这门课程设置的作用。

1.2忽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虽然老师有意识地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习惯性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无法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去,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除此之外,老师没有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只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学生们只要能够记住相应的知识就可以了,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很多老师都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以及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忽略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

2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分享学习的方法

2.1合理分工、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合作学习模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的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并进行积极的反馈是合作学习的基础路径。然而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之中,教师在未给予学生一定知识基础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的展开讨论或者是进行实验,往往会出现形式化的讨论过程。在仔细观察后发现,各个小组之间的热烈讨论情况,仅仅是混乱美化的表现形式,有的小组以某一位学生为核心进行主宰性实验;有的小组积极汇报但是未充分考虑到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有的小组成员整体较为沉默,心不在焉。所以教师需要在一定的前提下,确保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充分的效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制定合理的规则,首先要确保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工明确,为了使小组各个成员能够积极的进行学习与交流,小组中应设置统一管理的小组长、积极记录实验情况的记录员一名,为了防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流于形式,记录员可以适当的根据一定的周期进行更换。在确定小组长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统一安排能力进行考虑,确保小组组长能够根据本组成员合理地进行分工,并且组织小组内成员积极地展开讨论等活动。而记录员一直是对本次实验不同人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内容记录。一般来说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小组内成员在5~8人之间。比如说在观察液体在水中的浮和沉中,我们以一组5人小组为例进行介绍。小组长确定小组成员中两人为一小组分别观察蜂蜜和油倒进水中的反应,在观察了相应的实验现象之后,让记录员记录两组成员观察到的不同现象,然后两组分别更换实验观察对象,再次观察,记录员根据更换后两组观察的现象再次记录,使观察结果更加全面。

2.2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驱动疑问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于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探究活动,以发挥出每个学生的长处,提高其交流互助的有效性。同时还要使学生形成问题探索的意识,树立探究质疑的科学精神。因此教师在构建学生小组合作的教学情境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面对新课程内容时,往往会产生许多疑问,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疑问进行及时记录,充分调动学生自学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要引导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能够用更加清晰、简洁的语言描述科学知识要点。所列举的问题也要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要能够利用问题答疑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掌握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进行生命科学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探究某个动物或植物有哪些外部特征?动植物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人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要能够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解决的证据,从而加深对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生命的伟大,明确科学知识课程学习的要点。

2.3多样方法,增添合作趣味性

小学科学课程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果教师总是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失去了探究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创新多样化的实验方法,让学生能保持新鲜感和求知欲望,接触更多的新事物,开阔视野。另外有些科学实验存在危险,学生不能动手操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多媒体实验方案,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通过观察实验展开讨论,做深入探究。例如学习《电和我们的生活》时,“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实验操作的过程却非常危险。于是我将学生分成小组后,让他们自己课下查找资料,了解与“电”有关的知识,课堂上再分享给其他同学,展示各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这样也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再如学习《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形成影子的原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站在阳光下实际感受“影子”的存在,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影子的成因。这样在生活中感知科学,不仅增添了合作探究的趣味性,也体现了科学课程的实用性。

2.4建立课堂科学评价制度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激励性的评价来保持学生合作热情,对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暗示、肯定等不同的手段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保持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如对一个组织有序、分工明确的小组予以肯定和鼓励,其他小组会积极效仿,甚至创造出更有效的合作方式。在对小组合作的评价中,教师应当将合作过程和合作结果结合起来评价,并有侧重地对学习过程进行重点评价。在对小组评价和个人成绩评价时,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侧重对集体的评价,从而增强小组凝聚力,强化组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进步。另外,为了保护学困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小组内的努力情况和进步程度,给全组适当肯定和鼓励,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3 结语

新时期我们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其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学习能力是必备的素养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学习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雷和玲. 刍议小学科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20(7):80.

[2]远新蕾.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J].黑龙江科学,2019,10(11):44-45.

[3]马睿.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措施研究[J].考试周刊,2021(68):4-6.

[4]李蕾.小组合作学习 凸显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生(下旬刊),2021(07):41.

张家港市2023年度微型课题:小组合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研究,课题编号:202302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