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RMA模式的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体验及社会支持需求的质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4

基于PERMA模式的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体验及社会支持需求的质性研究

何平平1 周莹1 罗祎2 伍一媛1 杨娜1 林露2 邱思慧2 邱晓慧2

1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2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护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0

摘要:目的 了解湖南省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体验及社会支持需求,为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具体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0例农村留守妇女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体验及支持需求提炼出3个主题:留守妇女的心理和情感状态、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的主要问题、留守妇女对多元社会支持的需求。结论 农村留守妇女的主观幸福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重视农村留守妇女生理及心理变化,给予多途径的专业化指导,满足农村留守妇女多方位的需求。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PERMA理论;质性研究

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丈夫外出务工达到或超过半年时间而其本人仍驻留在农村的已婚妇女[1]。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其中,女性仅占34.8%,驻留在农村的留守妇女已多达10206万人[2]。作为留守大军的“顶梁柱”,留守妇女将独自肩负起农业生产、家庭照料、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的任务[3-4]。由于农村留守妇女承受着更多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压力,她们的幸福指数普遍较低,更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和其他精神疾病,心理健康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5]。主观幸福感是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6]。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获得社会网络群体所提供的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等[7]。有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水平普遍较低,而对多元社会支持需求较高[8]。目前国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多为量性研究,缺乏中华文化背景下对主观幸福感的深度挖掘,而质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量化研究的不足。PERMA模式由Seligman提出,他归纳出影响幸福的5要素分别为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s,P)、投入(engagement,E)、积极关系(positive relationships,R)、意义(meaning,M)和成就(accomplishment,A),使人们达到欣欣向荣的持续幸福状态[9]。PERMA模式在临床上已被应用到多种疾病当中,并取得了较好的心理干预效果[10]。本研究从PERMA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留守妇女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主观幸福感的内心体验,对量性研究做了补充,为提高留守妇女社会幸福感的干预研究提供了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0例湖南省岳阳市某村参与问卷调查的农村留守妇女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农村户籍或非农户籍常驻农村的已婚妇女;②年龄在18-55 岁之间;③丈夫外出务工时间累积达半年或以上;④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包括焦虑、抑郁在内的精神疾病;②沟通障碍;③患有重大疾病影响生活质量(如癌症、尿毒症、心衰等)。研究以资料信息“饱和”为原则确定样本量,最终纳入10名农村留守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为保护患者隐私,以编码方式(W)代替患者姓名,受访者详细资料见表1。

1 受访者一般资料(n=10

受访者

年龄 (岁)

婚龄 (年)

文化程度

留守年限  (年)

职业

家庭结构

W1

43

24

初中

5

个体

二代同堂

W2

47

25

小学

11

家庭主妇

三代同堂

W3

31

6

高中肄业

2

家庭主妇

三代同堂

W4

38

13

高中

10

幼师

二代同堂

W5

35

14

高中

8

家庭主妇

二代同堂

W6

22

4

初中

4

家庭主妇

三代同堂

W7

40

14

本科在读

5

村委会

三代同堂

W8

36

7

本科

7

家庭主妇

三代同堂

W9

45

21

小学

10

家庭主妇

二代同堂

W10

39

13

小学

9

家庭主妇

三代同堂

1.2研究方法

1.2.1确定访谈提纲

根据文献回顾、基于PERMA理论拟定访谈提纲,在正式访谈前先对2名农村留守妇女进行预访谈,经研究小组讨论对提纲做出适当的修改,最终确定访谈提纲(表 2)。

2访谈提纲

内容

访谈提纲

情绪

丈夫外出后,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投入

您平时是怎样保持好心情、使自己感到幸福呢?

积极关系

丈夫外出后,您认为对婆媳/公媳/子女关系有什么影响?您认为丈夫外出对夫妻关系有什么影响?

意义

丈夫外出后,您认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丈夫外出后,您所获帮助的最主要来源是什么?

成就

丈夫外出后,做什么事情会让您有成就感?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方法进行深度访谈。①访谈前:经访谈对象允许入户访谈,与访谈对象预约访谈时间及地点。②访谈中:首先向访谈对象解释本研究目的、意义及配合需求,征得同意后选择安静场所(如房间等)进行访谈,访谈时间为20~30分钟,访谈中着重观察并记录访谈对象的表情、动作和眼神等非语言表达,不引导、暗示、否定、评论访谈对象的话语,以保证资料更全面、具体、可靠。③访谈后:访谈结束24小时内由2人同时将访谈录音过程中的访谈音频转录成文字形式,并逐一对照。将个人信息及访谈过程中访谈对象的非语言表达进行整理并与转录文字一一对应。

1.2.3 资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11]分析资料:①反复聆听访谈录音并仔细阅读转录文本;②摘录出符合研究现象、有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且有意义的陈述进行编码;④将编码后的观点进行归类,形成主题、主题群、范畴;⑤将主题与研究现象进行联系,并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⑥陈述该现象形成的本质结构;⑦将最终的分析结果返回研究对象处,求证内容的真实性。

1.2.4 质量控制

本课题组成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4名为在读研究生,均接受过质性研究相关培训,熟练掌握质性研究知识与方法。访谈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建立友好关系。访谈中,研究者保持中立态度,鼓励受访的留守妇女表达内心感受。访谈后,2名研究者核对并确认访谈内容,并将其返回给受访对象,以提高资料的可信度。

2 结果

2.1主题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2.1.1 出现负向情绪

主要受夫妻关系状态变化、生活压力、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妇女独自承担巨大的生活压力,随之心理压力也会增大[12]。W1:“我觉得我的家庭不完美、不完整,让我没有归属感。” W4:“对我老公不是很了解,感情基础也不是很好,会有情感方面的担心。”W3:“会缺乏依赖感,情感上不能满足,有很多事情必须自己一个人去面对。”W3:“遇到压力一般是自己一个人偷偷哭泣,不会告诉别人,免得把压力带给别人。”W6:“经常烦恼,很少有开心的事情,没有人帮忙带小孩,经济压力很大,又累又没钱。”

2.1.2缺少情感关怀

受传统“家事不可外传”和中国的“人情与面子”等思想的影响,留守妇女遇到困难不会向外人倾诉,以至于使自己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她们的负面情绪与心理压力无法疏解,对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13]。W2:“和周围邻居关系一般,与他们沟通不多,也没有什么真心的朋友,有婆媳矛盾了也找不到人倾诉。”W7:“我是从外地过来的,身边也没什么朋友,也没有交际圈,就是自己一个人。”W5:“和周围邻居的关系都比较好,遇到困难会主动找他们帮忙,但是遇到情感方面的问题会自己消化,不会找人倾诉。”W4:“希望他少打点牌,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

2.2主题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的主要问题

2.2.1婆媳矛盾突出

由于农村留守妇女自身很难有效的处理与公婆之间的长辈关系,且大有逐渐恶化的发展趋势,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妇女自身在心灵上受到一定的伤害,并且长此以往会降低其个人的主观幸福感[14]。W2:“有婆媳矛盾我会选择忍下来,丈夫不在身边,婆婆是对的就听,不对的就沉默。”W7:“和公公关系一般,平常没什么交流,与公公出现矛盾,他也只会怪我。” W8:“和周围邻居关系不好,感觉生活的很单调,没有可以聊天的朋友。”

2.2.2 子女教育无力

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再加上繁重的劳动负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使得留守妇女感觉到在教育子女中力不从心[15]。W1:“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没办法给孩子好的教育,力不从心。” W5:“与丈夫的教育理念不一样,有时甚至会因为这个问题吵架。” W7:“丈夫不重视孩子的教育,自己一个人会很累,孩子没有双亲的陪伴,对孩子的性格塑造还是会有点影响。”

2.2.3夫妻关系疏离

农村留守妇女不仅需要承担着日常家务劳动和赡养老人及教育子女等重任,同时由于丈夫常年外出务工,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农村留守妇女给予情感上的慰藉[16]。W1:“丈夫外出后感情有所下降,分开后联系渐渐变少,在感情方面不是很满足,丈夫对自己比较冷淡。”W4:“我的重心主要在孩子身上,对他没有什么感情上的需要。” W8:“对他不是很了解,感情基础也不是很好,会有情感方面的担心。”

2.2.4 经济基础偏弱

从目前农村留守妇女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这极大削弱了留守妇女的主观幸福感[15]。W1:“现在没钱压力很大,他赚钱又少,娃的开支也大,我也没出去赚钱。”W4:“现在的生活主要还是希望经济方面还能好一点。”W7:“10年没有买一件棉袄了,还是我自己的弟弟给他买了一件,每次回来都是一件就棉袄,他对自己太节俭了,压力也比较大。”

2.3主题农村留守妇女多元社会支持的需求

丈夫外出务工后,留下来的农村留守妇女要处理所有的家庭事务,她们肩负着责任和压力。但是,这些农村留守妇女却很少能获得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关心、政府和社会的支持[17-18]。W2:“希望丈夫对自己好一点、关心一点。” W5:“朋友都不在身边,有时候想找她们说说话。”W7:“希望村委会等多帮帮我,老公又没在家里,没人管我。”W9:“村委会对我们的支持蛮多的,过节啊会送些东西,也会经常慰问,反映的困难也能及时帮我们解决。” W6:“我现在是村委会的义工,有时间经常去村委会帮忙,也是有偿的,他们知道我一个人带着两个娃儿,还有一个老人,还是比较照顾我。” W10:“如果政府能多多关注我们这一群体,多给我们福利,那我们就很开心了。” W7:“希望村委会看能不能帮忙解决就业的问题,我很想有一份工作。”

3 讨论

3.1 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情感支持,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由于农村留守妇女普遍受教育水平有限,因此其抗挫折能力、逆境生存能力均存在较大的劣势,其在面临多元化的压力时,往往很难同时间积极有效的进行处理[19]。长此以往,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被极大的削弱,农村留守妇女因此产生极端的心理情绪和烦躁情绪,进而使其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不断的削弱[20]。本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妇女的心理和情感状态受到夫妻关系状态变化、生活压力、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多种负向情绪。在对西方女性幸福感的研究中发现,积极的情绪以及对婚姻和家庭的满意度会提升女性的主观幸福感。家庭和睦、家庭成员关系融洽是影响妇女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有利于妇女的心理健康[21]。综上所述,改变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她们的幸福感,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减轻她们的负担,更需要留守妇女自身积极面对困难,学会调节情绪,实现自我减压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3.2 多因素作用导致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水平偏低

本研究显示,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水平偏低是家庭关系紧张、孩子教育压力大、夫妻感情变化、经济条件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22],由于留守妇女自身不仅需要承担农业劳动任务而且还需要赡养老人,导致这类人群很难有充沛的时间来有效平衡农业劳动和赡养老人之间的关系。另外,留守妇女还担负着教育子女的责任,教育子女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长期工程,不仅需要家长言传身教来进行教育,而且还需要投入的一定的教育经费[23]。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有限,因此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较大压力,进而极大制约了该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社会可以向这部分人群提供足够的社会服务和福利,解除她们在子女教育、老人照料上的后顾之忧。并采取切实到位的措施维护农民工的劳动经济权益的提高他们的工资,帮助他们改善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夫妻关系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有显著性影响[13]。因此,要提高该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建立夫妻之间的良性沟通机制尤为重要。相关政府部门应为农村留守妇女与丈夫沟通创造机会、提供平台。

3.3 提供多元化社会支持以提升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

本研究显示,留守妇女对多元化社会支持需求较大,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关爱应当来自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多个层面。从政府层面,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考虑留守妇女人群的需求,加快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福利等关系到该人群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改善留守妇女的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政府可以主动作为,开展农村留守妇女相关的健康常识讲座和心理服务工作等,进而提高其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水平。从社会层面,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相关安全知识的技能培训、积极构建有关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等服务[24]。农村留守妇女应该充分依托村委会的社会工作者,组建一对一的社会帮扶对子,并充分的发挥社会工作者在心理咨询,情感咨询、工作咨询、养老咨询、子女教育咨询等方面的突出比较优势,来重点解决农村留守妇女所普遍面临的赡养老人、教育子女、家庭收入等突出的矛盾[25]。从家庭层面,家庭成员可以加强互相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给予其鼓励、理解和关爱,提供情感支持[26]

4小结

本研究从PERMA理论视角探讨了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体验及多元化社会支持需求,提炼出有留守妇女的心理和情感状态、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的主要问题、留守妇女对多元社会支持需求3个主题及7个亚主题。了解到留守妇女的主观幸福感受到心理和情感状态、夫妻关系状态、婆媳关系状态、子女教育压力以及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示政府部门应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台各项利好的政策制度,一方面切实保障广大农民进城务工之后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涵盖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定制化和专业化的帮扶服务。本研究仅从留守妇女的角度探讨了其心理状态以及社会支持的需求,未来可从留守妇女的丈夫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出发,深入挖掘影响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据此为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最终有效提高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罗丞.婚姻关系、生计策略对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南方人口, 2017, 32(1):13.

[2]魏鑫.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22.

[3]李玖菊,齐音,马清上,等.农村留守妇女生命质量与情绪表达、睡眠质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07):989-993.

[4]Wang Y , Cui C , Zhang Y ,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leep quality among "left-behind women" in rural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J].Sleep & breathing = Schlaf & Atmung, 2021, 25(3):1603-1611.

[5]黎黎,彭丽丽,汪丰,等.积极心理干预对90后护士心理弹性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21, 36(14):4.

[6]焦璨."老漂族"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37(5):9.

[7]Juan Y Y , Biao T F , H W Y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Left-behind Children[J].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0.

[8]JIN Y, QIN Q, ZHAN S, 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Were Prevalent Among Left-Behind Women in Ma'anshan, China [J]. J Nerv Ment Dis, 2016, 204(3): 226-32.

[9]于洋,张静,信博,等.幸福PERMA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21, 36(15):4.

[10]Kern M L , Waters L E , Adler A ,et al.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measuring well-being in students: Application of the PERMA framework[J].[2024-05-25].

[11]刘明.Colaizzi七个步骤在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9, 34(11):3.

[12]马慧芳,郭培.近十年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综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2):6.

[13]李丽娜,孟维英,周晓伟,等.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 25(4):4.

[14]薛继婷,张殿君,张馨楠,等.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21.

[15]马慧芳.农村留守妇女发展困境之思考——以陕北地区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0(4):4.

[16]罗丞.婚姻关系、生计策略对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南方人口, 2017, 32(1):13.

[17]沈菊,龚娜.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2):3.

[18]刘雨时.农村留守妇女的情感需求及其社会支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9]钟斌,姚树桥.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质量的认知心理应激模型: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6):4.

[20]陆玉洁,包先康.性别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困境留守妇女的策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2):6.

[21]陈丽,吴建军,窦世强,等.甘肃省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 2015(8):98-100.DOI:10.13723/j.yxysh.2015.08.033.

[22]季丹丹,曹格.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5(2):5.

[23]宋嘉豪.中国农村留守群体多维相对贫困研究[J].[2024-05-25].

[24]杨昌英,武徐梅.乡村振兴视阈下社会工作参与探究[J].黑河学刊,2023(03):101-107

[25]李孟原.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22.

[26]赵雪莲.增能视角下农村留守妇女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个案干预[D].江西财经大学,2023.


[1] 基金项目:2021 年度湖南省妇女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项目(21ZDB03)

作者简介:何平平,女,博士,教授,E-mail:7935728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