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患者的全程护理管理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4
/ 2

慢性肾病患者的全程护理管理与实践

侯俊芳

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肾内科

摘要:慢性肾病(CKD)是一种常见的、进展性的肾脏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全程护理管理对CKD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慢性肾病患者的全程护理管理与实践,包括护理理念、护理策略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慢性肾病;全程护理;护理管理;实践经验

引言

慢性肾病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给个人健康和社会医疗资源造成了严重负担。全程护理管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护理模式,通过全程性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进展。因此,深入研究慢性肾病患者的全程护理管理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护理理念的重要性

1.1 客观全面的评估

在慢性肾病(CKD)患者的全程护理中,客观全面的评估是确保护理有效性和个性化的关键。这一评估不仅限于病理学上的数据,还包括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对患者病情的客观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指标,包括肾功能指标、尿液分析、血液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对患者生活方式的评估也是十分重要的。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习惯、运动水平、吸烟饮酒等对慢性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其生活方式的具体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减缓疾病的进展。心理状态的评估也是客观全面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慢性肾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各种评估工具和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心理支持和干预,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更好地应对疾病。

1.2 患者中心的护理模式

慢性肾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面对复杂的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改变。护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价值观、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因素,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尊重其个人选择,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尊严和自主权。患者中心的护理模式鼓励积极参与护理决策。慢性肾病治疗通常涉及到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个角色。在制定治疗方案和管理计划时,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讨论,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适合患者个体特点和偏好的治疗方案。这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护理人员应该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抱怨,给予及时的回应和支持,建立起一种亲密、信任的关系,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通过采用患者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认同感,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二、护理策略的实践应用

2.1 营养支持与膳食管理

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营养评估,包括了解其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病史、肾功能的具体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等)及食物偏好等信息。基于这些信息,护理人员与营养师合作,制定一个符合患者个体需求的营养方案。例如,对于蛋白质的摄入,普通成人的推荐量约为每天0.8克/公斤体重,而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具体量则需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程度来调整。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是营养管理的关键。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记录患者的食物摄入情况,包括类型、数量及频率,并监控其体重、营养状况的变化。通过定期的营养评估,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营养不良或过量摄入的问题,及时调整膳食计划。此外,鉴于许多慢性肾病患者可能需要限制钠、钾、磷和液体的摄入,护理人员应教育患者识别食物标签,选择低钠、低钾和低磷的食品,同时控制液体摄入,以防止水肿和高血压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定期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慢性肾病和营养管理的教育,包括解释哪些食物适宜或应避免,如何读懂食品标签,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健康的饮食习惯。患者教育还应包括对疾病本身的理解,让患者认识到合适的饮食习惯是如何帮助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的。

2.2 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

在实践中,护理人员应当全程参与药物治疗的管理与实践,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及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避免药物的滥用和不当用药。药物治疗是慢性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调节血糖、降低血脂、减轻贫血、抑制蛋白尿等,从而减缓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延缓病情的发展。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药物教育,包括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服用时间、注意事项等。针对不同的药物,可能存在特殊的服用要求,例如需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需要配合特定的饮食等,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确保其正确使用药物。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检查指标以及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例如,对于降压药物,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确保其在稳定的范围内;对于降糖药物,应监测血糖水平,避免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慢性肾病患者由于肾功能受损,药物代谢能力可能降低,容易发生药物的滥用和不当用药。因此,护理人员应审慎选择药物,并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剂量调整,避免药物的过度积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2.3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慢性肾病是一种长期发展的疾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和监护,这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护理人员应当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应对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以及应对疾病带来的生活变化和不确定性。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的沟通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倾诉,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为他们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减轻其心理负担,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健康教育是慢性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其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有关慢性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教授患者正确的饮食原则和饮食调控方法,指导其合理控制饮食,减轻肾脏负担;教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掌握用药常识,避免药物的滥用和不当用药等。

三、结语

慢性肾病患者的全程护理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策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程性的护理服务。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护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促进慢性肾病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郝婷婷,张宁,石娟,等.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30):142-145.

[2]郭兰英,李秀梅,郑燕,等.阶段式护理结合改良肾病食物交换份法对慢性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15):2877-2880.

[3]王菠.线上组合式健康教育方案在社区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1):1965-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