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4
/ 2

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邢雪松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窟窿山中心校  068300

摘要: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受家庭因素与生活环境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堪忧。另外,伴随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致使农村学校生源大幅度减少,多数学生以留守儿童为主,再加上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有效渗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鉴于此,本文依据现阶段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现状,进而阐述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旨在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较过去有了“质”的转变,其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较差,致使大多数家庭皆奔赴城市发展,这也直接为部分农村家庭埋下重重隐患。近年来,受农村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因素影响,再加上农村学校规模较小,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困难重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对此,应提升社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开展家校共育及学科渗透等活动来改善留守儿童不良心理,以此提升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现状

(一)综合素质较差,价值观扭曲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树立健全人格及正确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会对其日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考虑到留守儿童缺乏父亲、母亲的关心、陪伴,皆是由隔辈亲属或其他监护人代管,以至于留守儿童的价值观、道德观无法得到正确引导。再加上一些隔辈亲属教育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过于溺爱孩子,甚至不管不顾,长此以往,留守儿童极容易出现价值观扭曲、道德品质败坏问题,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孤僻

考虑到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其心理极容易产生“亲情饥渴”现象,这也直接会僵化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父母。而且,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建议,一般只能根据自身主观意识来判断,如若判断处理方式不当,产生不良后果时,极容易与他人形成隔阂,长此以往,会形成性格孤僻、人格扭曲的不良心理。

(三)厌学心理严重

据相关资料表明,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皆存在严重的厌学心理现象。产生该问题的直接原因便是父母长期无法陪在身边,无法有效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督促;再加上隔辈亲属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既缺乏教育意识,又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疏忽对于孩子的学习监管,以至于留守儿童长期在此环境中成长处于一种被动学习局面。随之父母期望值过高,留守儿童虽然能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但也极容易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一旦遇到挫折时,便会一蹶不振,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

为充分掌握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情况,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以便学校和教师深入了解儿童的基本信息与家庭情况,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做好归类,并展开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举例而言,在学期开学之际,班主任可开展家访活动,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家庭情况,并记录存档,以便教师能够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在日后教学中也有利于开展教育工作。

(二)注重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考虑到每一学科皆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对此,教师完全可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之一。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意志力、良好品格及情感支撑。举例而言,在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开展开相应竞猜、游戏活动来锻炼学生们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并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增强学生们的合作共赢意识,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和肯定自我,以此建立自信心。

(三)开展家校共育

开展家校共育活动有助于提升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使学生能够感知自身是被关爱的。对此,学校可针对校园留守儿童情况建立家长委员会,并定期组织家长或代理监护人展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此让他们清晰认识到和谐、温暖、快乐的生活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要增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频率,倡导夫妻双方尽量留下一位来照顾学生,让他们不缺失父母的关爱,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如若家庭条件较差,父母无法陪在孩子身边时,教师也应建议父母妥善选择合理的代理监护人,并在日常生活中提升于学生的沟通联系频率,如采用视频、电话等途径,以此良好掌握孩子日常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四)提升社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度

为有效提升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社会应提升对于农村教育重视度,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举例而言,在落实大学生下乡支教政策时,需对大学生展开相关培训工作,让他们充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在支教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拓展教学途径,还应注培养留守儿童的思维能力、智力,并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集体环境中,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另外,考虑到留守儿童主观意识不坚定,心智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对此,社会还应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同时,还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来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对一些违法经营的电子游戏场所和网吧等予以关停,以此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身心健康发展外部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其身心健康发展情况不仅关系到自身,还与社会和谐发展密切相关。对此,农村学校应采用多种途径来提升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古寇旭,牟昱睿,雷紫珺,田肖宜,刘星池,周丽琴,郑凤琼.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提升的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01):221-223.

[2]赖小琴. 习近平关于留守儿童工作精神指引下的广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研究综述[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06):174-178.

[3]徐立彬,章旭东,张卡尔. 后扶贫时代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贫困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路径选择[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2(04):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