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训练指导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4
/ 2

综合康复训练指导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

张晨君

荆州市中心医院 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目的:评估全面康复训练指导对心脏瓣膜替换手术后患者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心血管外科二科接受心脏瓣膜置换的104例患者的医疗记录。将患者随机分配至常规康复指导组(对照组)和全面康复指导组(包括呼吸、心理和运动训练),每组52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心电监护持续时间、首次站立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测量并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最大通气量(MVV)、肺功能指标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T)、Fugl-Meyer量表(FMA)运动耐力指标。结果:全面康复指导组在术后心电监护时间、首次站立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少于常规组,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前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干预3个月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提升,且全面康复指导组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手术前后实施全面康复训练指导,能有效改善术后临床表现,降低心肺并发症风险,同时还能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关键词:综合康复训练;心脏瓣膜置换术;早期康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06—2022-06于医院心血管外二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共纳入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104例,根据不同康复训练指导方法分为常规康复训练指导组(对照组)和呼吸、心理、运动综合康复训练指导组(研究组),每组52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1)在手术前,要求吸烟的患者停止吸烟,并教授其深度呼吸的技巧。强调术后按照医生指示使用抗凝药物的必要性。术后,鼓励患者适时进行床上的四肢被动及主动伸展运动,并在坐姿时参与洗脸、刷牙、进食等基本生活活动。随着恢复,逐渐引导患者进行床边的自我护理活动,如自主洗漱、使用卫生间以及缓步行走。(2)教授患者进行深度呼吸和雾化吸入的训练。同时,教育患者家属如何帮助患者翻身和轻拍背部,以助于痰液排出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从而减少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可能性。

研究组实施综合康复训练指导:(1)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干预至关重要。由于患者往往对心脏瓣膜疾病和手术理解不足,对治疗效果和手术风险抱有疑虑,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这可能影响他们的治疗信心和遵医行为。护理团队应积极与患者交流,聆听他们的担忧,准确评估他们的心理状况和触发因素,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可以通过分享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成功的康复案例,用激励的语言鼓舞患者,增强他们康复的信心。同时,耐心解释术后可能的不适,并及时与医生合作处理。引导患者参与喜欢的音频或视频活动,有助于缓解术后不适,提升心理舒适度,缓解负面情绪。鼓励家人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细致的照顾,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2)术前呼吸功能的全面锻炼计划。首先,进行横膈肌力量训练,让患者仰卧,头部微抬,腹部放置1.0kg沙袋,要求在保持上胸部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延长呼吸时间。接着,进行腹式呼吸,平躺,膝部弯曲,双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部,确保吸气和呼气时腹部有明显起伏,每天练习10分钟,六次。然后是缩唇呼吸,用鼻子吸气,嘴唇紧闭像吹口哨一样呼气,保持呼气和吸气的比例在1:2至1:3,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最后,通过呼吸器或吹气球训练,指导患者控制呼吸,让白色活塞按预期节奏上升和下降,每天25次。

(3)术后阶段性的康复运动指导不可或缺。即使戴着呼吸机,也要协助患者做手指和手腕的伸展运动,每天两次,每次三到五分钟。开始时,被动地帮助他们活动四肢,随着病情稳定,逐渐过渡到主动的四肢运动和基本生活技能训练,如洗脸、擦手。之后,逐渐增加在床上坐立、自行完成洗脸、洗手、吃饭等活动,以及室内、走廊缓慢步行和如厕。根据康复进展,逐步挑战上下楼梯。出院后,根据患者的耐受度,逐步增加运动的距离和强度。

(4)出院后的持续性康复教育强调药物管理与生活习惯。提醒患者按照医嘱正确服用利尿剂、强心剂和抗凝药物。如发现皮肤出血、牙龈出血或鼻出血,务必立即复查凝血时间,并根据医嘱调整抗凝药物剂量,预防脑血管意外。此外,强调规律作息、情绪稳定、戒烟限酒,推荐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类,多吃新鲜蔬果,以预防便秘,促进身体全面恢复。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线资料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指标

研究团队在术后心电监测、初次离床活动以及整体住院周期上均展现出显著优势,这些缩短的时间点均经过了严格的统计学检验,显示出显著差异性(P<0.05)。

2.3术后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遭遇心肺并发症的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发现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凸显出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2.4心肺功能指标变化

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并无显著区别(P>0.05)。然而,经过一个月的干预后,所有患者的心肺功能都有显著提升,尤其是研究组的进步更为显著,其改善效果相较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

2.5运动能力评估

在干预开始前,两组在6MWT和FMA测试上的表现无明显差别(P>0.05)。然而,经过干预后,两组在这两项指标上都显示出了明显的提升,而且研究组在提升幅度上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

3讨论

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面临着一系列的康复挑战,包括心肺功能的恢复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康复指导在手术期间和术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对于确保手术效果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至关重要。虽然传统的康复指导在增强患者体力、改善心肺功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其主要侧重于肢体运动和咳嗽排痰,缺乏全面性和连贯性,无法充分提升患者的心肺功能,并可能影响康复训练的执行率,从而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综合康复指导针对这一局限,针对手术后心肺适应性下降和运动训练的不足,通过系统的呼吸训练和分阶段的运动康复,旨在优化心肌血流和肺部的适应性,增强运动协调性,进而提升心脏储备能力,减少心肌氧耗,提高潮气量、肺活量和呼吸肌的力量,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此外,通过在术前进行个性化心理康复辅导,并在出院后持续进行药物使用和饮食方面的延续性康复教育,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烦躁和不安情绪,提高他们在膳食选择和遵医嘱方面的依从性,从而增强康复干预的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围术期开展综合康复训练指导,有利于优化术后临床指标,降低心肺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完善、充实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海媛,杨金保,陈文生,等.基于知信行评估的循环健康教育结合阶段性心脏康复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及治疗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11):123-126.

[2]司六弟.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安徽医专学报,2024,23(01):63-65.

[3]吕晓.4R理论视域下的危机管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03):458-463.

[4]王晓博,周俊辉,钟巍,等.西维来司他钠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J].西部医学,2024,36(01):108-113+119.

[5]李芳,王娟,邢丽娜,等.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四级早期活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预防[J].中国医药导报,2024,21(02):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