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长期康复护理需求的评估及社区护理服务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5
/ 2

心衰患者长期康复护理需求的评估及社区护理服务机制研究

杨霞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617067

摘要目的:评估心衰患者的长期康复护理需求,并探讨构建有效的社区护理服务机制,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09月至2023年10月间进行,共纳入94例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47例)接受针对性的长期社区康复护理服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临床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评估干预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更好,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心衰患者对长期康复护理有着显著的需求,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心衰;康复护理;社区护理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1]。心衰患者由于心功能不全,往往需要长期的医疗和护理支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单纯依靠住院治疗难以满足心衰患者的全面护理需求。社区护理服务是一种基于社区资源、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旨在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再入院率[2]。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心衰患者长期康复护理需求评估及社区护理服务机制的研究仍然相对不足。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对94例心衰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评估其长期康复护理需求,并探讨社区护理服务机制的有效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4例心衰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22年09月至2023年10月间参与研究。患者被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男:女=25:22,年龄(67.32±8.25)岁,病程(5.64±2.13)年;实验组男:女=24:23,年龄(66.97±7.84)岁,病程(5.37±1.94)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定期随访、药物指导和生活方式建议。实验组予以针对性社区长期康复护理服务,具体如下:(1)初始评估与计划制定:在患者入组之初,护理团队进行详细的初始评估,包括心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等多个方面。基于这些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一份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具体措施。(2)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护理团队会定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包括心衰的基本知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同时,还会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助其保持良好态度。(3)心功能监测与调整:在实验期间,护理团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药物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4)家访与电话随访:为确保患者能够在家中严格执行康复计划,护理团队会进行定期的家访和电话随访。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团队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还能及时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康复小组活动:为增强患者的社交支持和康复动力,护理团队还会定期组织康复小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患者可以与其他病友交流康复经验,共同学习新的康复技巧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心衰带来的挑战。

1.3观察指标

(1)心功能改善情况;(2)生活自理能力;(3)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采用t/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心功能改善情况

干预后,实验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对比(n,±s)

组别

例数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功能分级(NYHA)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

47

41.23±6.16

61.37±7.12

3.43±0.86

1.97±0.56

对照组

47

40.54±5.85

49.89±6.21

3.54±0.75

2.84±0.65

t

0.557

8.330

0.562

7.193

P

0.579

<0.001

0.483

<0.001

2.2比较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

47

63.24±5.74

81.35±2.69

65.37±8.23

85.24±5.72

对照组

47

63.07±6.12

74.22±3.06

68.48±7.92

76.15±6.56

t

0.449

6.298

0.664

7.016

P

0.638

<0.001

0.402

<0.001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存活率显著提高。然而,存活后的患者往往面临心功能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等问题。康复护理服务作为一种综合性干预手段,旨在通过专业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本研究中,较之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更好,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发现长期康复护理服务对患者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分析原因在于:首先,长期康复护理服务注重个体化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服务团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的康复方案。这种个体化的服务方式能够更精准地解决患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康复效果

[3]。其次,康复护理服务的内容丰富多样,不仅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康复训练,还涉及心理支持和营养指导等多方面。这种全方位的服务模式能够全面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进而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再者,长期康复护理服务强调持续性和系统性。服务团队会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持续性的关注和支持有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康复习惯,促进身体功能的逐步恢复。此外,康复护理服务还注重患者与家属的参与和沟通。通过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自护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性社区长期康复护理服务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小彤,徐翠荣,王静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区疾病管理模式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0):890-893.

[2]赵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4):134-135.

[3]张碧莲.社区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及社区护理干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