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6
/ 2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

邢英

天津武清杨村第五中学, 天津 301700

摘要:美术课程具有非常强的人文性,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平台,美术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美术学科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中学美术教师要勇于创新,遵循课标精神,多方面引入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美术课程内容,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意识,从而使学生的文化修养得到大幅度提升。本文对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美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美术教学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素养培养,以推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增强美术课堂容量,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创造美术高效课堂。所以,美术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将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既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探索和实践,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1美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思想、风俗、精神的总括,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逐步形成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美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局部”和“整体”“一本”和“万殊”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简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是美术发展的基石,在此基石上,衍生出形式多样、门类丰富的美术文化,而诸多形式的美术作品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情感等人文因素,获得不断地充盈。

2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1欣赏美术作品,丰富传统文化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的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方式。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欣赏美术作品的契机,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寻找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艺术元素,将传统文化植根于当代学生的生活,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光彩。欣赏美术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细胞,教师要加强对欣赏技巧的指导,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表达,形成个性化的见解,另一方面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国画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是进行美术欣赏的最佳素材。美术教师可以灵活设计国画欣赏环节,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国画文化和艺术更好地传递下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艺术的内涵。在欣赏国画时,教师不仅要介绍其中蕴含的绘画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国画当中涉及的社会风貌、人文景观等,做到内在和外在的共同欣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将国画清晰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形象、人文等多个角度去鉴赏,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类型的美的形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坚定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欣赏国画的网络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专业的国画网站进行浏览,与更多的国画爱好者进行交流,打破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欣赏方式。

2.2在实践创作与展示中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创作实践是检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真正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活动,尝试将所学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作品创作中。通过创作实践,学生能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此外,教师还要通过组织展览、比赛等活动,积极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激发其学习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以其所了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美术作品创作。例如,画一幅山水画轮廓,学生要了解所画山川的特色,先储形于心,再赋形于手,不以“肖形”为则,而以“通意”为美。山水树木、气势轮廓,都要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进而赋予其独特的意境。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魅力,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教师也可以组织书法比赛、国画创作比赛、艺术辩论赛、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实践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传统绘画技法、图案纹样等,创作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美术作品。

2.3讲好美术故事和文化,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效率

有的美术教师认为开展美术教学需要和学生进行更多的心灵沟通和互动,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引导和语言引导来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提高美术教学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导入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来达到既定目标。学生在进行美术鉴赏活动时,需要鉴赏一系列美术作品。教师可以以作者的生平事迹为范本开展故事加工活动,向学生讲述更多和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如张僧繇画龙点睛,吴道子吴带当风,张择端梦游清明上河图,不务正业宋徽宗等等。如此既能够吸引学生对于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在了解这些趣闻异事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逐渐打开,会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相关的表达载体抱有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而便于教师探索适合初中生的美术教学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策略。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选择活动和导入活动,让学生各展所长,选择适宜的案例和故事,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展示,这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

2.4基于创新,引导传统文化内涵的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创造,才能使其根深蒂固、枝叶繁茂,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也需要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现代与古典的碰撞。创意实践在美术核心素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学生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们有着个性化的理解,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他们总是能迸发出奇思妙想,这是促进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有利契机。因此,在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以创意实践为载体,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鉴赏活动与创意实践结合起来实施,比如,在学生赏析传统美术作品之后,初步了解作品在造型、色彩、比例等方面的形式特征,教师可以根据传统作品的创作技法,设计有趣有味的创意实践任务,提供现代和传统的工具、材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通过联想、想象、变通等方式,运用美术的形式和语言,表达内在的想法和情感,生成具有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使学生改变机械模仿的学习模式,在感悟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学会创造美。

结语

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传统文化元素正以其独有的韵味和魅力,与现代的美术教育理念和实践不断融合。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叠加或拼凑,而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理解和挖掘的基础上,将其有机地融入美术课程中。这种融合不仅让美术课程变得更丰富多彩,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魏淑红.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J].新课程教学,2023(10).

[2]宋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学美术教学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4).

[3]吴宏红.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融合与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9).